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622913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配方,所述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铁83.5%‑85.5%、硅2.5%‑3.5%、钴1.0%‑4.0%、镍0.5%‑1.5%、铜1.5%‑2%、钛0.1%‑0.3%、铬0.1%‑0.3%、钒0.5%‑0.7%、碳化钨0.3%‑0.5%、金刚石0.5%‑1%、石墨1%‑1.5%、聚氯乙烯0.7%‑1%、氯化聚氯乙烯0.5%‑3.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熔炼、孕育处理、浇注处理、静置、搅拌、回火、出炉冷却、抛光去毛刺处理、清洗以及防锈处理、封装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磁滞控制器在运转过程磁滞损耗大大降低,磁滞损耗表现为在磁化过程中,部分电磁能量转化为热能,因此为运转中降低磁滞温升提供可靠保证,并且同等条件下输出的扭矩更大,生产成本更低。

Hysteresis brake rotor formula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ysteresis brake rotor formula, the formula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by weight ratio: 85.5%, 83.5% iron silicon 2.5% 3.5%, 4%, 1% cobalt nickel 0.5% 1.5%, 1.5% 2%, 0.1% copper titanium 0.3%, Cr 0.1% 0.3%, 0.7%, 0.5% V 0.3% 0.5% tungsten carbide and diamond 0.5% 1%, 1.5%, 1% graphite PVC 0.7% 1% chlorinated polyvinyl chloride 0.5% 3.5%;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hysteresis brake rotor,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melting, pouring, inoculation treatment, static, stirring and tempering baked, cooling, polishing and deburring processing, cleaning, storage, packaging and anti rust treatm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makes the hysteresis controller greatly reduce the running process of the hysteresis loss, hysteresis loss is manifested in the magnetization process, transforming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energy into heat, thus provide reliable guarantee for the operation of hysteresis reduce temperature rise, an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output torque is larger, the production cost is l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磁滞制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磁滞制动器由转子和定子磁极两大部分组成。转子由特殊的磁滞材料制成,定子磁极中有一定的间隙,转子在间隙中转动。当线圈通电时,间隙中产生磁场,使转子产生磁滞效应。当磁滞转子在外力作用下克服磁滞力转动时,产生额定的扭矩。扭矩仅与激磁电流大小有关,与转速无关,实现非接触的扭矩传输。传统的磁滞制动器转子由于材料问题,使得磁滞控制器在运转过程磁滞损耗过大,扭矩较小,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磁滞制动器转子损耗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配方,所述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铁83.5%-85.5%、硅2.5%-3.5%、钴1.0%-4.0%、镍0.5%-1.5%、铜1.5%-2%、钛0.1%-0.3%、铬0.1%-0.3%、钒0.5%-0.7%、碳化钨0.3%-0.5%、金刚石0.5%-1%、石墨1%-1.5%、聚氯乙烯0.7%-1%、氯化聚氯乙烯0.5%-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上述成分组成将原料分别混合投入到熔炼炉中进行熔炼;S2:当熔炼温度达到1500℃时,加入75硅铁进行孕育处理;S3:当熔炼温度达到1350~1400℃时进行浇注处理;S4:将铸件散装在各个炉中,控制环境温度在900~950℃之间,10~15小时后出炉;S5:铸件出炉后在空气中静置30min,放入搅拌均匀的淬火液中压缩空气并进行充分搅拌,搅拌3小时后取出;S6:将铸件取出后在空气中静置至常温,然后放入炉中进行回火,回火温度为250~500℃,时间控制在2~5小时;S7:回火时间达到后,出炉冷却至常温;S8:将铸件的轮廓线进行倒角以及抛光去毛刺处理;S9:将处理后的铸件进行清洗以及防锈处理并封装入库。进一步地,所述S1中熔炼炉中的温度控制在1600-1650℃。进一步地,所述S2中75硅铁的加入量为0.2~0.3%。进一步地,所述S6中回火分为一级回火和二级回火,所述一级回火温度为250~350℃,时间为1~3小时,所述二级回火温度为350~500℃,时间为3~5小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使得磁滞控制器在运转过程磁滞损耗大大降低,磁滞损耗表现为在磁化过程中,部分电磁能量转化为热能,因此为运转中降低磁滞温升提供可靠保证,并且同等条件下输出的扭矩更大,生产成本更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配方,所述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铁84%、硅3%、钴3%、镍1%、铜1.7%、钛0.2%、铬0.2%、钒0.6%、碳化钨0.4%、金刚石0.9%、石墨1.2%、聚氯乙烯0.8%、氯化聚氯乙烯3%。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上述成分组成将原料分别混合投入到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炉中的温度控制在1630℃;S2:当熔炼温度达到1500℃时,加入75硅铁进行孕育处理,75硅铁的加入量为0.25%;S3:当熔炼温度达到1370℃时进行浇注处理;S4:将铸件散装在各个炉中,控制环境温度在930℃之间,13小时后出炉;S5:铸件出炉后在空气中静置30min,放入搅拌均匀的淬火液中压缩空气并进行充分搅拌,搅拌3小时后取出;S6:将铸件取出后在空气中静置至常温,然后放入炉中进行回火,回火温度为300℃,时间控制在3小时,回火分为一级回火和二级回火,所述一级回火温度为300℃,时间为2小时,所述二级回火温度为400℃,时间为4小时;S7:回火时间达到后,出炉冷却至常温;S8:将铸件的轮廓线进行倒角以及抛光去毛刺处理;S9:将处理后的铸件进行清洗以及防锈处理并封装入库。实施例2: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配方,所述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铁83.5%%、硅2.5%%、钴1.0%%、镍0.5%%、铜1.5%%、钛0.1%%、铬0.1%%、钒0.5%%、碳化钨0.3%%、金刚石0.5%%、石墨1%%、聚氯乙烯0.7%%、氯化聚氯乙烯0.5%%。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上述成分组成将原料分别混合投入到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炉中的温度控制在1600℃;S2:当熔炼温度达到1500℃时,加入75硅铁进行孕育处理,75硅铁的加入量为0.2%;S3:当熔炼温度达到1350℃时进行浇注处理;S4:将铸件散装在各个炉中,控制环境温度在900℃之间,10小时后出炉;S5:铸件出炉后在空气中静置30min,放入搅拌均匀的淬火液中压缩空气并进行充分搅拌,搅拌3小时后取出;S6:将铸件取出后在空气中静置至常温,然后放入炉中进行回火,回火温度为250℃,时间控制在2小时,回火分为一级回火和二级回火,所述一级回火温度为250℃,时间为1小时,所述二级回火温度为350℃,时间为3小时;S7:回火时间达到后,出炉冷却至常温;S8:将铸件的轮廓线进行倒角以及抛光去毛刺处理;S9:将处理后的铸件进行清洗以及防锈处理并封装入库。实施例3: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配方,所述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铁85.5%、硅3.5%、钴4.0%、镍1.5%、铜2%、钛0.3%、铬0.3%、钒0.7%、碳化钨0.5%、金刚石1%、石墨1.5%、聚氯乙烯1%、氯化聚氯乙烯3.5%。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上述成分组成将原料分别混合投入到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炉中的温度控制在1650℃;S2:当熔炼温度达到1500℃时,加入75硅铁进行孕育处理,75硅铁的加入量为0.3%;S3:当熔炼温度达到1400℃时进行浇注处理;S4:将铸件散装在各个炉中,控制环境温度在950℃之间,15小时后出炉;S5:铸件出炉后在空气中静置30min,放入搅拌均匀的淬火液中压缩空气并进行充分搅拌,搅拌3小时后取出;S6:将铸件取出后在空气中静置至常温,然后放入炉中进行回火,回火温度为500℃,时间控制在5小时,回火分为一级回火和二级回火,所述一级回火温度为350℃,时间为3小时,所述二级回火温度为500℃,时间为5小时;S7:回火时间达到后,出炉冷却至常温;S8:将铸件的轮廓线进行倒角以及抛光去毛刺处理;S9:将处理后的铸件进行清洗以及防锈处理并封装入库。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铁83.5%‑85.5%、硅2.5%‑3.5%、钴1.0%‑4.0%、镍0.5%‑1.5%、铜1.5%‑2%、钛0.1%‑0.3%、铬0.1%‑0.3%、钒0.5%‑0.7%、碳化钨0.3%‑0.5%、金刚石0.5%‑1%、石墨1%‑1.5%、聚氯乙烯0.7%‑1%、氯化聚氯乙烯0.5%‑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铁83.5%-85.5%、硅2.5%-3.5%、钴1.0%-4.0%、镍0.5%-1.5%、铜1.5%-2%、钛0.1%-0.3%、铬0.1%-0.3%、钒0.5%-0.7%、碳化钨0.3%-0.5%、金刚石0.5%-1%、石墨1%-1.5%、聚氯乙烯0.7%-1%、氯化聚氯乙烯0.5%-3.5%。2.一种磁滞制动器转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上述成分组成将原料分别混合投入到熔炼炉中进行熔炼;S2:当熔炼温度达到1500℃时,加入75硅铁进行孕育处理;S3:当熔炼温度达到1350~1400℃时进行浇注处理;S4:将铸件散装在各个炉中,控制环境温度在900~950℃之间,10~15小时后出炉;S5:铸件出炉后在空气中静置30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祥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神马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