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氏鱥繁殖场及繁殖拉氏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2122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氏鱥繁殖场及繁殖拉氏鱥方法,拉氏鱥繁殖场,包括:养殖池塘、产卵平台、平台注水口、深水井、养殖池塘放水口;所述的产卵平台由支架上固定在养殖池塘内;产卵平台上设有砾石层;繁殖拉氏鱥方法,包括:向养殖池塘注水;投放亲鱼;刺激拉氏鱥亲鱼产卵;用渔网拉出亲鱼;孵化仔鱼。该种方式不用注射人工催产药物,不用人工挤卵,鱼卵完全是在天然的状态下受精的,受精卵也未作人工处理,整个繁殖过程几乎都是在模仿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不伤亲鱼,繁殖后的亲鱼仍然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整个繁殖过程均是在仿照拉氏鱥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环境中进行的,繁殖出的鱼苗体质健壮,成活率高。

Lagrange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of Esox Lagrange Esox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agrange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of Esox Lagrange Esox method, Lagrange Esox breeding farms, including aquaculture ponds, spawning platform, platform water inlet, deep well water, pond water outlet; spawning platform which is fixed on a pond by the support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gravel spawning; reproduction; Lagrange method to include: Esox, pond water; put fish; stimulate Lagrange Esox broodstock spawning with nets; out of broodstock; hatching larvae. This way without injection of oxytocin drugs, do not squeeze artificial eggs, eggs are fertilized in the natural state, the fertilized egg is no artificial processing, almost the entire breeding process is carried out in imitation of natural state; not to hurt the parent fish, after breeding parent fish still have high economic value. The entire reproductive proces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breeding environment on Lagrange Esox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in the fish breed strong physique, high survival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氏鱥繁殖场及繁殖拉氏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经济动物养殖领域,具体涉及拉氏鱥繁殖场及繁殖拉氏鱥方法。
技术介绍
拉氏鱥(Phoxinuslagowskii)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鱥属,是一种小型的经济鱼类。拉氏鱥为冷水性鱼类,适益温度10-25℃,多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清澈的小河和山涧溪流中,喜集群活动。秋季结冰前,拉氏鱥从上游溪流顺水向大江或河川迁移,钻入江水支流或大江的石缝或乱石堆里越冬;初春,江河解冻后拉氏鱥由河川中游溯河到上游进行产卵繁殖。拉氏鱥2冬龄的鱼就可达到性成熟,在生殖季节成熟的拉氏鱥亲鱼会全身变得色泽鲜艳,出现“婚姻色”。每年5-6月份,水温20℃左右时,如果遇到气温忽然下降,拉氏鱥就会迅速成熟,集中发情产卵。拉氏鱥是分批产卵,受精卵为粘性,自然条件下受精卵粘附于砂石(尤其是鹅卵石)或水草上,3-5天可自然孵化出鱼苗。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及江河水体污染等种种原因,致使拉氏鱥的自然资源急剧下降,目前规格在50克/尾以上的鲜活拉氏鱥可卖到80元/公斤以上。由于该鱼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又加上该鱼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食性杂,既适合进行高密度大规模的池塘养殖,也适合作为池塘养殖的一个搭养品种。因而,拉氏鱥的养殖在北方地区开始逐渐兴起,养殖效益也非常不错,前景看好。但任何一种鱼类的养殖都要有充足的苗种供应做后盾,因而拉氏鱥的人工繁殖也就成了一个热点。目前关于拉氏鱥人工繁殖方面的研究较少。中国专利CN201610261449.2“一种拉氏鱥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公开了一种采用人工产卵场,使拉氏鱥在人工催产情况下,顺利产卵、受精、孵化的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催产率达到95%以上,受精率86.8%,孵化率84.6%;但该方法人工注射催产药物,费时费力,且容易伤害亲鱼。张永泉在《洛氏鱥的人工繁殖》中,提到用人工催产的方法催产洛氏鱥,催产率高达90%以上;但人工注射催产药物促使亲鱼产卵并人工挤卵,受精操作困难,容易伤害亲鱼,且不利于进行苗种规模化生产。骆小年在《拉氏鱥人工繁殖试验》中报道,采用小水体沙石底质池塘悬挂棕榈鱼巢的方法使亲鱼自然产卵;该方法无水流刺激,亲鱼性腺发育不好,产卵后亲鱼无法移出,吃卵现象严重,导致出苗率降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型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不伤亲鱼、不污染环境、产后亲鱼存活率高、鱼卵损失少的拉氏鱥繁殖场及繁殖拉氏鱥方法。拉氏鱥繁殖场,它包括:养殖池塘1、产卵平台2、平台注水口6、深水井、养殖池塘放水口;所述的产卵平台2由支架4上固定在养殖池塘1内;产卵平台2上设有砾石层3;平台注水口6设在产卵平台2一端的上方;所述的产卵平台2长20-30米、宽3-5米;所述的砾石层3厚度为15-20cm;所述的砾石层3粒径5-8cm;所述的产卵平台2与养殖池塘1的正常水位线5的距离45-55cm。一种繁殖拉氏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池塘注水,水面在产卵平台下方,露出砾石层;每亩投放亲鱼10-15kg;2)当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再向养殖池塘补水,使水面高于砾石层25-35cm;用水泵抽养殖池塘内的水,经平台注水口向产卵平台上的砾石层注水,砾石层形成水流,向另一端流动;3)当养殖池塘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连续向养殖池塘内加注井水,使水温降到12℃水以下时,排掉养殖池塘内的低温水,加入温水,使水温稳定在18℃以上,保持1天;4)重复步骤3);至拉氏鱥的亲鱼产卵;5)拉氏鱥产完卵,用渔网拉出亲鱼;6)在稳定水温19-21℃,重复步骤2);所述的拉出亲鱼是放出养殖池塘内的水,使池水水位低于产卵平台,迫使拉氏鱥亲鱼离开产卵平台,然后用渔网迅速拉净养殖池塘内的亲鱼,再注水淹没产卵平台,重复前述步骤,拉净拉氏鱥亲鱼;所述的重复前述步骤为重复2-3次;所述的步骤2)水流流速0.05m/s-0.15m/s;所述的步骤3)加注井水时间1.5-3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拉氏鱥繁殖场及繁殖拉氏鱥方法。拉氏鱥繁殖场,包括:养殖池塘、产卵平台、平台注水口、深水井、养殖池塘放水口;所述的产卵平台由支架上固定在养殖池塘内;产卵平台上设有砾石层。繁殖拉氏鱥方法,包括:向养殖池塘注水;投放亲鱼;刺激拉氏鱥亲鱼产卵;用渔网拉出亲鱼;孵化仔鱼。该种方式不用注射人工催产药物,不用人工挤卵,鱼卵完全是在天然的状态下受精的,受精卵也未作人工处理,整个繁殖过程几乎都是在模仿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不伤亲鱼,繁殖后的亲鱼仍然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整个繁殖过程均是在仿照拉氏鱥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环境中进行的,繁殖出的鱼苗体质健壮,成活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繁殖拉氏鱥繁殖场剖视示意图;图2为繁殖拉氏鱥繁殖场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繁殖拉氏鱥繁殖场请参见图1、2,繁殖拉氏鱥繁殖场,它包括:养殖池塘1、产卵平台2、平台注水口6、深水井、养殖池塘放水口;所述的产卵平台2长20-30米、宽3-5米,由支架4上固定在养殖池塘1内,产卵平台2上设有砾石层3;所述的产卵平台2与养殖池塘1的正常水位线5的距离50cm;砾石层3厚度为15-20cm。实施例2繁殖拉氏鱥方法繁殖拉氏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产卵池:选择一口面积1-3亩的养殖池塘作为产卵池。池塘要求水源充足,保水性好,注排水方便,尤其要能随时加注井水和自然水域的水。池塘形状应整齐有规则,便于饲养管理和拉网等操作。春季开河后要使池塘水深10cm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00-150kg,化浆后全池泼洒,以杀死野杂鱼、水生昆虫、底栖生物和各种病原体。2)搭设产卵场:池塘消毒5天后,在池塘方便注水的地方用木板搭建一个长20-30米、宽3-5米的平台,平台在池塘正常水位5水深50cm处。然后在平台上铺上15-20cm厚的冲洗干净的鹅卵石作为产卵场。卵石粒径5-8cm。搭设好产卵场后,将池塘注水到产卵场底部,使鹅卵石露出水面。3)投放亲鱼:大约在4月末,每亩约投放亲鱼10-15kg。亲鱼要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色鲜亮、无病无伤,体长15厘米以上的发育良好的拉氏鱥作为亲鱼,雌雄比大约1:1。4)仿自然条件:5月上、中旬,池水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向池塘内注水以提高水位,使池水淹没孵化场上的卵石30厘米左右。然后用水泵抽原池的水沿产卵场的长向流经产卵场,使产卵场形成水流,水流流速0.05m/s-0.15m/s。模拟成自然条件下底质是鹅卵石的河川,形成为人工模拟产卵场,刺激拉氏鱥发育成熟并产卵。5月下旬,当池水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连续向池塘内加注井水使水温下降,经过两天左右时间,使水温降到12℃水以下时,迅速排掉池塘内的低温水,然后加注自然水域正常温度的水以提高水温。在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1天后,按照上述方法再催产一次。经过此种仿自然条件的刺激,拉氏鱥的亲鱼开始集中成熟产卵。受精卵粘性,卵粘着于产卵场的鹅卵石上。5)产卵后分离亲鱼:在拉氏鱥开始产卵的3d后,迅速(2-5h)抽出产卵池内的水,使池水水位低于产卵场,然后用渔网迅速拉净产卵池内的亲鱼,再赶快(2-5h)将池水注到淹没产卵场。隔一段时间(2-3h)再重复上面的工作,将产卵场石缝内的拉氏鱥亲鱼诱出,用网拉出来。如此反复2-3次,将产卵池内的拉氏鱥亲鱼拉干净。6)受精卵孵化:分离完拉氏鱥亲鱼后,将池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拉氏鱥繁殖场及繁殖拉氏鱥方法

【技术保护点】
拉氏鱥繁殖场,它包括,养殖池塘(1)、产卵平台(2)、平台注水口(6)、深水井、养殖池塘放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卵平台(2)由支架(4)上固定在养殖池塘(1)内;产卵平台(2)上设有砾石层(3);平台注水口(6)设在产卵平台(2)一端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拉氏鱥繁殖场,它包括,养殖池塘(1)、产卵平台(2)、平台注水口(6)、深水井、养殖池塘放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卵平台(2)由支架(4)上固定在养殖池塘(1)内;产卵平台(2)上设有砾石层(3);平台注水口(6)设在产卵平台(2)一端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氏鱥繁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卵平台(2)长20-30米、宽3-5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氏鱥繁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砾石层(3)厚度为15-20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氏鱥繁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砾石层(3)的粒径5-8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氏鱥繁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卵平台(2)与养殖池塘(1)的正常水位线(5)的距离45-55cm。6.一种繁殖拉氏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池塘注水,水面在产卵平台下方,露出砾石层;每亩投放亲鱼10-15kg;2)当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再向养殖池塘补水,使水面高于砾石层25-35cm;用水泵抽养殖池塘内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芹郭贵良王金成夏长革郑伟冯伟志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