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育苗防控杂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210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容器育苗防控杂草的方法,属于林木培育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1)防草材料;(2)制作;(3)浸泡;(4)覆盖等步骤,使用本方法防控容器苗杂草率达95%以上。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weeds by container seedling rais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weeds by container seedling raising,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orest tree cultivation.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venting grass material; (2) making; (3) soaking; and (4) covering; and using the metho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weed rate of container seedlings to more than 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器育苗防控杂草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本植物培育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容器育苗防控杂草的方法。
技术介绍
容器育苗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苗木生产技术,它采用各种容器装入配制好的营养土进行育苗,具有不受季节限制、造林成活率高、造林后缓苗期短、生长快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培育移植成活率低的树种,容器苗在干旱、瘠薄等立地条件较差地区造林得以广泛地应用。草害是苗木培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杂草不仅与苗木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还是滋生病虫害的根源,阻碍苗木的正常生长。容器育苗因其空间局限,无法使用农具或机械除草,滋生的杂草只能通过人工拔出,平均1周~2周需要拨草1次,拔草时又带出容器中营养土(基质),还需要定期补充基质,费时又费力。申请人通过研究杂草的类型和生物学习性,筛选出果尔、盖草能作为适宜的除草、防草剂,配套使用黑色聚丙烯PP非织造布(无纺布),研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容器苗防控杂草的方法。果尔是二苯醚类活性极高的广谱触杀型除草剂,对种子繁殖的1年生双子叶阔叶杂草的萌发期和幼苗期触杀效果显著;盖草能是选择性极强的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除草对象是单子叶禾本科杂草,对双子叶杂草如灰菜、马齿苋等无效,在禾本科杂草4~8叶期施用效果最为明显。果尔的广谱触杀与盖草能的选择性内吸传导决定了它们的主要除草对象不同,两种除草剂混合应用可以达到互相弥补、取长补短的目的;黑色聚丙烯PP非织造布(无纺布)具有透水、透气但不透光的特性,无光条件下植物不能正常生长。本专利技术具体做法是对于林木大粒种子的播种育苗方面,在播种后出苗前覆盖经芽前除草剂果尔浸泡的无纺布,林木种子在种壳的保护下,尚处于吸水萌发阶段,果尔除草剂有效地防除快速出土的杂草而对苗木无害;二是对于容器中已种植的留床苗或移栽苗,通过覆盖含有一定浓度的果尔和盖草能混合剂浸泡的无纺布,及时触杀容器基质中遗留的幼嫩杂草。本专利技术将安全性高的化学除草剂与遮光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可有效地防止杂草的滋生,达到容器苗防草控草目的。经文献查新,有关容器育苗防除杂草的方法已有文献报道。王翔等(2010)开展4种药剂除治红叶石楠容器苗杂草药效试验;金久宏(2012)试验了2种除草剂及混用对红花檵木容器苗杂草的防除效果。上述方法均是采用喷雾器喷施除草剂,仍是一种传统使用化学除草剂的方法,且对生长的苗木产生药害。本专利技术将浸蘸除草剂的黑色无纺布覆盖在容器表面上,无光照的环境抑制了杂草的生长,同时盖布中的除草剂触杀了空隙中萌发的杂草,兼具触杀杂草和遮光一致杂草生长的双重功能,且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是容器育苗防控草害的独特创新,本方法已在申请人培育的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触杀容器苗杂草的栽培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容器育苗防控杂草的方法,其特征是由下列步骤组成。一种容器育苗防控杂草的方法,其特征由以下步骤完成:(1)防草材料:选择规格为120g/m2~150g/m2聚丙烯PP材质的黑色非织造布为防草材料;(2)制作:根据育苗容器口径大小,将步骤(1)材料裁剪成直径较育苗容器口径小1cm左右的圆盘,在圆盘中心挖孔,孔径略大于苗木地径,再将圆心孔至圆盘边缘一处半径剪开,便于放置;(3)浸泡:将步骤(2)制作好的圆盘,浸泡在防草剂中1h~2h,备用;(4)覆盖:将步骤(3)的圆盘覆盖在播种覆土后或已种植苗木的容器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器育苗防控杂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防草剂为23.5%乙氧氟草醚(果尔)乳油5ml~15ml+10.8%高效氟吡甲禾灵(盖草能)5ml~10ml加水10L。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安全性高的化学除草剂与遮光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可有效地防止杂草的滋生,在苗木生长周期内无杂草,苗木生长健壮。对于林木大粒种子播种于容器中,在播种后出苗前覆盖经芽前除草剂果尔浸泡的无纺布(聚丙烯PP非织造布),果尔除草剂有效地防除快速出土的杂草,此时林木种子在种壳的保护下,尚处于吸水萌发阶段,对苗木无害,防控杂草的有效率达98%;对于容器中已种植的留床苗或移栽苗,通过覆盖含有一定浓度的果尔和盖草能混合剂浸泡的无纺布,及时触杀容器基质中遗留的幼嫩杂草,触杀防控杂草率达95%以上,使用本方法比人工拔草节省劳力97.6%,降低成本90%。附图说明图1防草盖图2容器防草控草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选择规格为150g/m2聚丙烯PP材质的黑色非织造布为防草材料;(2)根据育苗容器口径大小,将步骤(1)材料裁剪成直径较育苗容器口径小1cm左右的圆盘,在圆盘中心挖孔,孔径为2cm左右,再将圆心孔至圆盘边缘一处半径剪开,便于放置;(3)将步骤(2)制作好的圆盘,浸泡在23.5%乙氧氟草醚(果尔)乳油15ml+10.8%高效氟吡甲禾灵(盖草能)10ml加水10L的溶液中2h,备用;(4)将步骤(3)的圆盘覆盖在薄壳山核桃播种覆土后的容器表面上,薄壳山核桃约在30d~40d时出苗,容器内无杂草,防草效率达98%。实施例2(1)选择规格为120g/m2聚丙烯PP材质的黑色非织造布为防草材料;(2)根据育苗容器口径大小,将步骤(1)材料裁剪成直径较育苗容器口径小1cm左右的圆盘,在圆盘中心挖孔,孔径略大于苗木地径,再将圆心孔至圆盘边缘一处半径剪开,便于放置;(3)将步骤(2)制作好的圆盘,浸泡在23.5%乙氧氟草醚(果尔)乳油5ml+10.8%高效氟吡甲禾灵(盖草能)5ml加水10L溶液中1h,备用;(4)将步骤(3)的圆盘覆盖在萌发出土60d以上幼苗的容器表面上,防草效率为98%。实施例3(1)选择规格为150g/m2聚丙烯PP材质的黑色非织造布为防草材料;(2)根据育苗容器口径大小,将步骤(1)材料裁剪成直径较育苗容器口径小1cm左右的圆盘,在圆盘中心挖孔,孔径略大于苗木地径,再将圆心孔至圆盘边缘一处半径剪开,便于放置;(3)将步骤(2)制作好的圆盘,浸泡在23.5%乙氧氟草醚(果尔)乳油10ml+10.8%高效氟吡甲禾灵(盖草能)5ml加水10L溶液中2h,备用;(4)将步骤(3)的圆盘覆盖在留床苗的容器表面上,防草效率为95%。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优化的实施方式。对于本专业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容器育苗防控杂草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育苗防控杂草的方法,其特征由以下步骤完成:(1)防草材料:选择规格为120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育苗防控杂草的方法,其特征由以下步骤完成:(1)防草材料:选择规格为120g/m2~150g/m2聚丙烯PP材质的黑色非织造布为防草材料;(2)制作:根据育苗容器口径大小,将步骤(1)材料裁剪成直径较育苗容器口径小1cm左右的圆盘,在圆盘中心挖孔,孔径略大于苗木地径,再将圆心孔至圆盘边缘一处半径剪开,便于放置;(3)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