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04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0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灯,包括光源板、光反射件和驱动件,所述光源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发光单元,所述光反射件为环形且设置于光源板上,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环形的光反射件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环形的光反射件外,所述驱动件分别独立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启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LED灯可实现发光角度的调节,进而可满足多种发光效果切换的应用环境的需求。

An LED lamp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ED lamp, which comprises a light source, light reflection plate and a driving element, the light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emitting unit at least two of the light reflection ring and is arranged on the light plate, the light emitting unit comprises a first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at least one of the at least one of the second light emitting unit, light reflection of the first luminous unit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ring, the second light emitting light reflection unit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ring, the driver respectively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light-emitting units. The LED lamp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adjustment of the luminous angle, and can satisfy the demand of a plurality of luminous effect switching environ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技术,特别涉及一种LED灯
技术介绍
现有的LED灯中,其发光角度单一且发光效果单一,同时发光角度不可改变。专利号为201320212893.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大角度LED灯,包括灯板与内、外表面均可反光的反光杯,反光杯的下端设置在灯板上,且在反光杯下端内部和外部的灯板上均设有LED光源。反光杯内部的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反光杯内表面进行反射、扩散以向泡壳前部空间提供照明,反光杯外部的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反光杯外表面反射、扩散向泡壳周围的空间提供照明,而有一部分光经泡壳反射到灯座侧部,这部分光再经过反光罩反射出去,进一步提高了发光角度,防止漏光现象的发生。由此,上述整个大角度LED灯的发光角度为300度左右,实现大角度发光,防止漏光现象的发生。专利号为201110219962.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LED发光组件,由LED发光组件和灯头构成,其中该LED发光组件具有承载LED芯片的印刷电路板,散热器与印刷电路板导热连接,并且灯头固定连接在散热器的另一端上,泡壳设计成的导光体,具有内表面、作为光出射面的外表面以及作为来自LED芯片的光的光输入耦合面的端面。该端面支承在印刷电路板上,并且在端面中开设有容纳槽,LED芯片容纳在容纳槽中。泡壳的内表面被结构化,以形成朝向外表面的反射面,该反射面将来自端面的至少部分光线反射后经过外表面射出。此外,紧邻内表面在泡壳的内侧布置有一反射罩,该反射罩将来自端面的剩余光线反射后经过外表面射出。上述专利公开的LED发光组件可获得较好的光强分布性能。上述专利公开的LED灯,虽然均可以一定程度扩大发光角度,但是,上述公开的两种方案的发光角度均为单一的一种角度且不可改变,其正常工作时仅能获得一种发光效果,不能满足有多种发光效果需求的应用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光角度可调、能适用于多种发光效果的需求的LED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ED灯,包括光源板、光反射件和驱动件,所述光源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发光单元,所述光反射件为环形且设置于光源板上,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环形的光反射件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环形的光反射件外,所述驱动件分别独立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启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光反射件的环形内外分别设计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并通过驱动件分别独立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启闭,当控制第二发光单元点亮时,光线主要由整灯的侧面方向发出,侧面为主要发光区域,整灯的顶部方向上的光线极少,整灯呈现顶部微光的发光效果,此时发光角度大;当控制第一发光单元点亮时,光线主要由整灯的顶部方向(即靠近中心方向)发出,顶部为主要发光区域,整灯的侧面方向上的光线极少,整灯呈现顶部边缘微光(侧面微光)点缀的发光效果,此时发光角度变小;当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同时点亮时,此时,整灯呈现顶部和侧面同时发光的的发光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LED灯通过上述三种工作模式的控制,实现发光角度的调节,进而可满足多种发光效果切换的应用环境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LED灯的整体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LED灯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光源板;11、第一发光单元;12、第二发光单元;2、光反射件;3、驱动件;4、罩体;41、侧罩;411、混光结构;42、顶罩;5、散热壳体;6、灯头。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光反射件的环形内外分别设计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并通过驱动件分别独立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启闭,实现发光角度的可调节。请参照图1-3,一种LED灯,包括光源板1、光反射件2和驱动件3,所述光源板1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发光单元,所述光反射件2为环形且设置于光源板1上,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单元11和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单元12,所述第一发光单元11设置于环形的光反射件2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12设置于环形的光反射件2外,所述驱动件3分别独立控制第一发光单元11和第二发光单元12的启闭。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光反射件的环形内外分别设计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并通过驱动件分别独立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启闭,当控制第二发光单元点亮时,光线主要由整灯的侧面方向发出,侧面为主要发光区域,整灯的顶部方向上的光线极少,整灯呈现顶部微光的发光效果,此时发光角度大;当控制第一发光单元点亮时,光线主要由整灯的顶部方向(即靠近中心方向)发出,顶部为主要发光区域,整灯的侧面方向上的光线极少,整灯呈现顶部边缘微光(侧面微光)点缀的发光效果,此时发光角度变小;当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同时点亮时,此时,整灯呈现顶部和侧面同时发光的的发光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LED灯通过上述三种工作模式的控制,实现发光角度的调节,进而可满足多种发光效果切换的应用环境的需求。进一步的,所述光反射件2的表面为镜面。由上述描述可知,作为一个具体的结构示例,光反射件的表面为镜面,即其表面具有镜面效果,可把光全部有规律的以特定方向反射出去。进一步的,环形的所述光反射件2的底部设置于光源板1上,所述光反射件2的顶部沿出光方向设置,所述光反射件2的底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光反射件2的顶部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述描述可知,作为一个具体的结构示例,光反射件的截面大小自其底部向顶部依次变大,优选的,光反射件为规则、对称的环形杯体结构。进一步的,还包括罩体4,所述罩体4包括环设于侧面的侧罩41和设于顶部的顶罩42,所述侧罩41和顶罩42围设形成一罩体空间,所述光源板1和光反射件2均罩设于所述罩体空间内,所述侧罩41的内表面设有混光结构411。由上述描述可知,作为一个具体的结构示例,罩体包括上述侧罩和顶罩,侧罩的内表面设有混光结构,可使光线发出时具有混光效果,不刺眼。进一步的,所述混光结构411为自侧罩41的内表面向罩体4外方向凹陷形成的凹陷部,或者自侧罩41的内表面向罩体4内方向凸起形成的凸起部,由上述描述可知,作为一个具体的结构示例,混光结构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可实现表面混光的微观结构,例如,可以是上述的凸起部或凹陷部。进一步的,所述混光结构411的形状为竖条形、圈形、菱形或螺旋状。由上述描述可知,作为一个具体的结构示例,混光结构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设置为竖条形(沿出光方向)、圈形、菱形或螺旋状等等。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壳体5,所述侧罩41的底部与散热壳体5的顶部连接,所述光源板1固定于散热壳体5上,所述驱动件3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5内。进一步的,还包括灯头6,所述散热壳体5的底部与灯头6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作为一个具体的结构示例,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获得一稳定、紧凑的整灯结构。进一步的,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11沿光源板1的周向分布形成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圈,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12沿光源板1的周向分布形成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发光圈和第二发光圈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LED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包括光源板、光反射件和驱动件,所述光源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发光单元,所述光反射件为环形且设置于光源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环形的光反射件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环形的光反射件外,所述驱动件分别独立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启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包括光源板、光反射件和驱动件,所述光源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发光单元,所述光反射件为环形且设置于光源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环形的光反射件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环形的光反射件外,所述驱动件分别独立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启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件的表面为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环形的所述光反射件的底部设置于光源板上,所述光反射件的顶部沿出光方向设置,所述光反射件的底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光反射件的顶部的横截面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包括环设于侧面的侧罩和设于顶部的顶罩,所述侧罩和顶罩围设形成一罩体空间,所述光源板和光反射件均罩设于所述罩体空间内,所述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明燕苏立擂林祥华梁德娟高延增郭逸帅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