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造纸废液的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38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造纸废液的锅炉,包括炉体、锅筒、对流管束、对流管束下集箱Ⅰ、对流管束下集箱Ⅱ、节能器、空预器和支撑总成,所述炉体由燃烧室和烟气缓冲区组成,燃烧室与烟气缓冲区连通,多个对流管束并排设置在烟气缓冲区内;锅筒内设有汽水分离装置,燃烧室固定在支撑总成上,锅筒设置在燃烧室顶部,对流管束下集箱Ⅰ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均固定在燃烧室下部,对流管束下集箱Ⅰ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之间连通,所述燃烧室由前壁、后壁、左壁和右壁相互扣合围成的方框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造纸废液尽可能燃烧,从而对废液中有机物的热量进行回收,另外在烟气排放过程中不仅可降低烟气的温度,也可降低烟气流速,便于对烟气中纯碱的沉降捕集。

Boiler for treating waste liquid of paper mak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oiler for treatment of papermaking waste water, which comprises a furnace body, a boiler barrel, convection, convection tube header, a lower header of the convection tubes II, economizer, air preheater and support assembly, the furnace body comprises a combustion chamber and a flue gas buffer,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mbustion chamber with the flue gas buffer, a plurality of convection tubes arranged side by side in flue gas buffer; steam separation devic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boiler barrel, the combustion chamber is fixed on the support assembly, the drum set in the top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convection tube header and a lower header of the convection tubes II are fix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 convection tube bundle the next set of box I and II box set connected convection tube betwee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by the box body front wall, a rear wall, the left wall and the right wall buckled into each other. The invention can make the combustion of possible papermaking waste, recycling and heat of organic compounds in waste water, in addition to the flue gas emission process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f flue gas, but also reduce the flue gas velocity, to facilitate the settlement of flue gas in soda set tr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造纸废液的锅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具体是一种用于处理造纸废液的锅炉。
技术介绍
由于造纸产生的废液如直接排入江河会造成污染,应进行处理,黑液中含有纯碱及有机物,回收废液中的纯碱及有机物的热量,必须对废液进行燃烧。如果直接选用现有锅炉燃烧黑液,则存在如下不足:一是燃烧室较大,与废液热值低不易着火,燃烧不稳定的特性不匹配;二是节能环保性不好,排烟温度高,如果将其直接排入大气,既不安全也是一种能源浪费;三是烟气流速过高,纯碱被烟气携带,无法沉降捕集。因此急需一种既能适应黑液燃烧又能收集纯碱,且排烟温度低的专用节能锅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造纸废液的锅炉,能对造纸废液尽可能燃烧,从而对废液中有机物的热量进行回收,另外在燃烧时烟气排放过程中不仅可降低烟气的温度值,也可降低烟气流速,便于对烟气中纯碱的沉降捕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用于处理造纸废液的锅炉,包括炉体、锅筒、对流管束、对流管束下集箱Ⅰ、对流管束下集箱Ⅱ、节能器、空预器和支撑总成,所述炉体由燃烧室和烟气缓冲区组成,燃烧室与烟气缓冲区连通,多个对流管束并排设置在烟气缓冲区内;锅筒内设有汽水分离装置,燃烧室固定在支撑总成上,锅筒设置在燃烧室顶部,对流管束下集箱Ⅰ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均固定在燃烧室下部,对流管束下集箱Ⅰ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之间连通,所述燃烧室由前壁、后壁、左壁和右壁相互扣合围成,所述前壁、后壁、左壁和右壁均为膜式水冷壁,前壁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前壁上集箱和前壁下集箱,后壁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后壁上集箱和后壁下集箱,前壁的上下端管口分别与前壁上集箱和前壁下集箱相连,后壁的上下端管口分别与后壁上集箱和前壁下集箱相连,前壁上集箱和后壁上集箱均与锅筒相连,前壁下集箱和后壁下集箱均与对流管束下集箱Ⅰ相连,左壁的上下端管口和右壁的上下端管口分别与锅筒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Ⅰ连接;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多个出灰孔,每个出灰孔的下方均连有一个灰斗Ⅰ;所述对流管束由管束Ⅰ和管束Ⅱ组成,管束Ⅰ的上下端分别与锅筒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Ⅰ相连,管束Ⅱ的上下端分别与锅筒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相连;所述节能器包括管组和管箱,所述管箱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烟气缓冲区连通,所述管组由螺旋翅片蛇形管、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螺旋翅片蛇形管错列布置在管箱内,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分别设置在管箱的两端,所述螺旋翅片蛇形管的两端管口分别与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相连,出口集箱通过连接管与锅筒连接,进口集箱与给水箱连接;所述空预器包括热段管箱、冷段管箱、受热钢管组和空气连通箱,受热钢管组设置在热段管箱和冷段管箱内,受热钢管组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管箱的出气端连通,热段管箱的一端和冷段管箱的一端均与空气连通箱相连,所述冷段管箱的另一端设有冷风进口,热段管箱的另一端设有热风出口。进一步,所述燃烧室、对流管束和空气连通箱均设有检修孔。进一步,所述对流管束的底部设有多个灰斗Ⅱ。进一步,所述管束Ⅰ和管束Ⅱ均有多个对流管并排设置组成。进一步,所述锅筒顶部设有压力表、安全阀、主汽阀、副汽阀和紧急放水阀。进一步,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面积可调的卫燃带。进一步,所述支撑总成由锅炉支撑、外包钢架、检修平台、护栏及扶梯,外包钢架固定在锅炉支撑上部,检修平台固定在锅炉支撑的一侧,扶梯固定在检修平台的侧部,所述护栏设置在扶梯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燃烧室、锅筒、对流管束、对流管束下集箱Ⅰ、对流管束下集箱Ⅱ、节能器、空预器和支撑总成相结合方式,在燃烧室内进行造纸废液燃烧时,膜式水冷壁内的水受热生成水蒸气,前壁及后壁产生的水蒸气分别经前壁上集箱和后壁上集箱进入锅筒,左壁及右壁产生的水蒸气直接进入锅筒,经过锅筒内的汽水分离装置,分离后的热水经对流管束中的管束Ⅰ或管束Ⅱ作为下降管,进入对流管束下集箱Ⅰ或对流管束下集箱Ⅱ,另一个作为上升管,将冷水输送到锅筒内,从而使锅筒、对流管束、对流管束下集箱Ⅰ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形成循环回路,另外对流管束下集箱Ⅰ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也与前壁下集箱和后壁下集箱相连,因此与前壁及后壁也形成循环回路;从而可有效利用烟气的温度,同时降低排出的烟气温度,排出的烟气经管道进入节能器,烟气在节能器内冲刷螺旋翅片蛇形管外部,水在螺旋翅片蛇形管内从进口集箱进入流至出口集箱,这个过程中完成与烟气的热交换,然后加热后的水经出口集箱进入锅筒内循环利用,而烟气经节能器后温度进一步降低并进入空预器,烟气在空预器内的受热钢管组内流动,常温空气经冷风进口进入冷段管箱,并依次经过空气连通箱和热段管箱从热风出口排出,在热段管箱和冷段管箱内外部空气与受热钢管组外部接触,进而完成与受热钢管组内流动烟气之间的热交换,使最终排出的烟气温度达到安全排放温度,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对造纸废液尽可能燃烧,从而对废液中有机物的热量进行回收,另外在燃烧时烟气排放过程中不仅可降低烟气的温度值,由于经过烟气缓冲区时对流管束之间的间距会使烟气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也可降低烟气流速,便于对烟气中纯碱的沉降捕集。另外燃烧室采用膜式水冷壁组成,其大大降低设备的整体重量,便于安装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炉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装上节能器及空预器的俯向剖视图;图3是图2左向旋转剖视图。图中:1、扶梯,2、护栏,3、检修平台,4、锅炉支撑,5、外包钢架,6、压力表,7、安全阀,8、主蒸汽阀,9、副汽阀,10、紧急放水阀,11、前壁下集箱,12、灰斗Ⅰ,13、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4、灰斗Ⅱ,15、对流管束下集箱Ⅱ,16、左壁,17、前壁上集箱,18、右壁,19、汽水分离装置,20、锅筒,21、管道,22、节能器,23、前壁,24、对流管束,25、后壁,26、出口集箱,27、螺旋翅片蛇形管,28、管组,29、管箱,30、进口集箱,31、热段管箱,32、空气连通箱,33、冷段管箱,34、热风出口,35、冷风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炉体、锅筒20、对流管束24、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对流管束下集箱Ⅱ15、节能器22、空预器和支撑总成,所述炉体由燃烧室和烟气缓冲区组成,燃烧室与烟气缓冲区连通,多个对流管束24并排设置在烟气缓冲区内;锅筒20内设有汽水分离装置19,燃烧室固定在支撑总成上,锅筒20设置在燃烧室顶部,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15均固定在燃烧室下部,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15之间连通,所述燃烧室由前壁23、后壁25、左壁16和右壁18相互扣合围成,所述前壁23、后壁25、左壁16和右壁18均为膜式水冷壁,前壁16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前壁上集箱17和前壁下集箱11,后壁25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后壁上集箱和后壁下集箱,前壁23的上下端管口分别与前壁上集箱17和前壁下集箱11相连,后壁25的上下端管口分别与后壁上集箱和前壁下集箱相连,前壁上集箱17和后壁上集箱均与锅筒20相连,前壁下集箱11和后壁下集箱均与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相连,左壁16的上下端管口和右壁18的上下端管口分别与锅筒20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连接;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多个出灰孔,每个出灰孔的下方均连有一个灰斗Ⅰ12;所述对流管束24由管束Ⅰ和管束Ⅱ组成,管束Ⅰ的上下端分别与锅筒20和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处理造纸废液的锅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处理造纸废液的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锅筒(20)、对流管束(24)、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对流管束下集箱Ⅱ(15)、节能器(22)、空预器和支撑总成,所述炉体由燃烧室和烟气缓冲区组成,燃烧室与烟气缓冲区连通,多个对流管束(24)并排设置在烟气缓冲区内;锅筒(20)内设有汽水分离装置(19),燃烧室固定在支撑总成上,锅筒(20)设置在燃烧室顶部,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15)均固定在燃烧室下部,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15)之间连通,所述燃烧室由前壁(23)、后壁(25)、左壁(16)和右壁(18)相互扣合围成,所述前壁(23)、后壁(25)、左壁(16)和右壁(18)均为膜式水冷壁,前壁(16)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前壁上集箱(17)和前壁下集箱(11),后壁(25)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后壁上集箱和后壁下集箱,前壁(23)的上下端管口分别与前壁上集箱(17)和前壁下集箱(11)相连,后壁(25)的上下端管口分别与后壁上集箱和前壁下集箱相连,前壁上集箱(17)和后壁上集箱均与锅筒(20)相连,前壁下集箱(11)和后壁下集箱均与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相连,左壁(16)的上下端管口和右壁(18)的上下端管口分别与锅筒(20)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连接;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多个出灰孔,每个出灰孔的下方均连有一个灰斗Ⅰ(12);所述对流管束(24)由管束Ⅰ和管束Ⅱ组成,管束Ⅰ的上下端分别与锅筒(20)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相连,管束Ⅱ的上下端分别与锅筒(20)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15)相连;所述节能器(22)包括管组(28)和管箱(29),所述管箱(29)的进气端通过管道(21)与烟气缓冲区连通,所述管组(28)由螺旋翅片蛇形管(27)、进口集箱(30)和出口集箱(26),螺旋翅片蛇形管(27)错列布置在管箱(29)内,进口集箱(30)和出口集箱(26)分别设置在管箱(29)的两端,所述螺旋翅片蛇形管(27)的两端管口分别与进口集箱(30)和出口集箱(26)相连,出口集箱(26)通过连接管与锅筒(20)连接,进口集箱(30)与给水箱连接;所述空预器包括热段管箱(31)、冷段管箱(33)、受热钢管组和空气连通箱(32),受热钢管组设置在热段管箱(31)和冷段管箱(33)内,受热钢管组的进气端通过管道(21)与管箱(29)的出气端连通,热段管箱(31)的一端和冷段管箱(33)的一端均与空气连通箱(32)相连,所述冷段管箱(33)的另一端设有冷风进口(35),热段管箱(31)的另一端设有热风出口(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造纸废液的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锅筒(20)、对流管束(24)、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对流管束下集箱Ⅱ(15)、节能器(22)、空预器和支撑总成,所述炉体由燃烧室和烟气缓冲区组成,燃烧室与烟气缓冲区连通,多个对流管束(24)并排设置在烟气缓冲区内;锅筒(20)内设有汽水分离装置(19),燃烧室固定在支撑总成上,锅筒(20)设置在燃烧室顶部,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15)均固定在燃烧室下部,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15)之间连通,所述燃烧室由前壁(23)、后壁(25)、左壁(16)和右壁(18)相互扣合围成,所述前壁(23)、后壁(25)、左壁(16)和右壁(18)均为膜式水冷壁,前壁(16)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前壁上集箱(17)和前壁下集箱(11),后壁(25)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后壁上集箱和后壁下集箱,前壁(23)的上下端管口分别与前壁上集箱(17)和前壁下集箱(11)相连,后壁(25)的上下端管口分别与后壁上集箱和前壁下集箱相连,前壁上集箱(17)和后壁上集箱均与锅筒(20)相连,前壁下集箱(11)和后壁下集箱均与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相连,左壁(16)的上下端管口和右壁(18)的上下端管口分别与锅筒(20)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连接;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多个出灰孔,每个出灰孔的下方均连有一个灰斗Ⅰ(12);所述对流管束(24)由管束Ⅰ和管束Ⅱ组成,管束Ⅰ的上下端分别与锅筒(20)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Ⅰ(13)相连,管束Ⅱ的上下端分别与锅筒(20)和对流管束下集箱Ⅱ(15)相连;所述节能器(22)包括管组(28)和管箱(29),所述管箱(29)的进气端通过管道(21)与烟气缓冲区连通,所述管组(28)由螺旋翅片蛇形管(27)、进口集箱(30)和出口集箱(26),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言龙任少勇刘凤鲁金灿王思远刘小敏姚焕乐赵儒萍郑晴晴赵红利朱春凤程杰周丽丽王恩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四方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