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用水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318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用水室,包括水室本体,所述的水室本体的前后分别为前壁和后壁,所述的前壁和后壁之间为水室内腔,所述前壁和后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一道加强筋,上述的加强筋位于水室内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散热器用水室在内部受到较大压力时或出现负压时,水室的前后两壁通过它起到连接或支撑的作用,其结构强度可以得到成倍数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水室的结构强度及抗压能力。

Radiator water chamb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adiator water chamber comprises a water chamber body, and the body of the water chamber are respectively the front wall and the rear wall, the water chamber between the front wall and the back wall of the, with at least one reinforcing rib is fixed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front wall and the rear wall, the strengthening of a bar in water chamber. The radiator water chamber of the invention has high pressure or negative pressure inside the water chamber, before and after the two wall to connect or support role through it, its structural strength can be exponentiall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water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用水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用水室。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汽车用散热器承受压力较低,适用于200KPa以下的系统内压下,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发动机的升功率不断提高,发动机的总功率也逐渐向大功率发展,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要求汽车的排放要求进一步提高,由国Ⅲ排放标准向国Ⅳ、国Ⅴ标准甚至欧Ⅴ、欧Ⅵ标准发展,这就要求发动机有新的突破,同时整个冷却系统的系统内压需要有较大提升。目前现有技术中,对于增强汽车散热器水室强度的方法是通过在散热器水室的外部加设凸起或凹陷的加强筋,以增强水室的强度,使其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但是随时汽车环保排放要求的升高,对于发动机功率提升同时保证冷却系统内压稳定,需要改变散热器水室的结构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不被破坏,对于这种结构强度要求较高的水室,常规的汽车散热器水室无法满足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器用水室,通过在水室本体内腔前壁和后壁之间加设加强筋,水室的前后两壁通过它起到连接或支撑的作用,使得其结构强度得到成倍数的增加。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散热器用水室,包括水室本体,所述的水室本体的前后分别为前壁和后壁,所述的前壁和后壁之间为水室内腔,所述前壁和后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一道加强筋,上述的加强筋位于水室内腔。加强筋使得水室内腔的前壁和后壁连接起来,在水室内部受到较大压力时或出现负压时,水室的前后两壁通过它起到连接或支撑的作用,使得其结构强度得到成倍数的增加。作为优选,所述的水室内腔的前壁和后壁之间固定有两道加强筋。作为优选,所述的两道加强筋分布在水室本体的中心两侧。水室内腔固定两道加强筋,最好是对称分布在水室本体的中心两侧,可以保证水室本体中心两侧受力均匀,进而增强水室整体的抗压能力。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强筋两端横向垂直连接在水室内腔的前壁和后壁上。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强筋固定在水室本体的水室止口上方10mm~20mm的平面上。水室止口起连接作用,加强筋只能固定在水室止口上方,这样能够避免影响水室止口与散热器之间连接,同时为保证较高的承载强度,选择水室止口上方10mm~20mm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强筋的截面为方形、圆形或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强筋为实心或空心加强筋中的一种。空心加强筋节省材料同时保证结构强度不变,另外可以减轻水室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水室的正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水室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仰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仰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中所示:1、水室本体,2、前壁,3、后壁,4、水室内腔,5、加强筋,6、水室止口,7、R角,8、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一种散热器用水室,包括水室本体1,所述的水室本体1的前后分别为前壁2和后壁3,所述的前壁2和后壁3之间为水室内腔4。所述的水室本体1的前壁2和后壁3之间固定连接至少一道加强筋5(位于内腔内,区别于现有的位于外侧的)。比如一道,两道,三道,四道甚至更多。加强筋5为偶数道时,加强筋5分布在水室本体1中心的两侧;加强筋5为奇数道时,在水室本体1中心设有一道加强筋5,然后在该加强筋5两侧对称分布其他的加强筋5。如图4和7所示的水室内腔4前壁2和后壁3之间固定并对称连接两道加强筋5。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即水室本体1的前壁2和后壁3之间密布加强筋5,共34道,如图3所示,根据水室内腔的长度,加强筋5均匀分布在水室内腔中。所述的加强筋5为实心或者空心加强筋中的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即采用方形实心的加强筋如图5和图6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7、8和9所示,采用加强筋5为圆形且空心加强筋。圆形加强筋5与水室本体1内腔4的前壁2和后壁3相连接处基部均有R角7过渡,该处R角7不小于3mm,因为圆形加强筋相对于方形加强筋对于水流的阻力要小,可以保证水室内部水流流速均匀,且空心加强筋节省材料同时保证结构强度不变,另外可以减轻水室的质量。所述的加强筋5的截面可以为方形、圆形或者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比如方形加强筋,椭圆形加强筋,三角形加强筋以及圆弧片形加强筋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采用圆弧片形加强筋不仅保证水室本体前后两壁的承受强度也可以增强水室本体1顶部的承受压力强度,考虑到水室本体1内水体流动,可以在圆弧片形加强筋5上开设透水孔8,保证水流通过以及水流速度均匀。所述的加强筋5两端优选横向垂直连接在水室内腔4的前壁2和后壁3上,但不能排出其他结构,比如加强筋与前后壁形成梯形结构等。所述的加强筋5与水室内腔4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比如加强筋5的两端可以直接焊接在水室内腔4前壁2和后壁3上,也可以与水室内腔4一体成型。所述的加强筋5固定在水室本体1的水室止口6上方10mm~20mm的平面上,比如10、15、20mm。本实施例中加强筋5固定在水室止口6上方15mm处。采用本结构的散热器用水室,在水室内部受到较大压力时或出现负压时,水室本体1的前壁2和后壁3通过它起到连接或支撑的作用,其结构强度得到成倍数的增加;另外在水室注塑成型的过程中,特别是更大的水室,由于中部有一个或多个支撑,使得水室止口6更加平直、不易变形,在后续工序中与其他部件的配合度更好。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专利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散热器用水室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用水室,包括水室本体,所述的水室本体的前后分别为前壁和后壁,所述的前壁和后壁之间为水室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和后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一道加强筋,上述的加强筋位于水室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21 CN 20162140574381.一种散热器用水室,包括水室本体,所述的水室本体的前后分别为前壁和后壁,所述的前壁和后壁之间为水室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和后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一道加强筋,上述的加强筋位于水室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用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室内腔的前壁和后壁之间固定有两道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用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道加强筋分布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