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hicle cooling system, the cooling system of a vehicle comprises a radiator, cylinder, cylinder head, flow control structure, heating water return pipe, oil cooler, cooler water pipe and return pipe of water pump, the flow control structure comprises a water temperature sensor, control structure and the main valve structure, vehicle cooling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the water temperature sensor through the water inlet pipeline will warm water return pipe, oil cooler, cooler water pipe and water pipe of the radiator, the water temperature signal of each line were promptly sent to the control structure, control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temperature signal flexibly control the main valve to open or close the pipeline structure, thus realizing the water flow of each pipeline branch respectively in the flexible control, to achieve the overall on-demand deployment, to avoid unnecessary energy lo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冷却系统分布由固定的结构管路实现,在相关系统中,一般用一个双阀节温器控制大循环(连接散热器支路)和小循环(水泵-缸体-缸盖-水泵),而油冷器、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前后暖风支路皆处于常开状态,通常是依据流体分析结果,设计各支路内部管径大小。一旦设计冻结后,在同一工况下,各支路的流量分布固定不可变,不能按需分布,主要由水泵转速大小来同时控制各支路流量的增加或减小,同时与温度的关联只有通过水泵转速的变化进行调节,水泵低速无法实现大流量,高速则产生多余的大流量造成能耗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对各管路的流量灵活控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冷却系统,所述车辆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缸体、缸盖、流量控制结构、暖风回水管路、油冷器回水管路、冷却器回水管路与水泵,所述流量控制结构包括水温传感器、控制结构与主阀结构,所述缸盖与暖风回水管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缸盖还通过进水口管路与散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缸体分别与油冷器回水管路的进水口、冷却器回水管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主阀结构设置在散热器的出水口管路与水泵进口之间、暖风回水管路的出水口与水泵进口之间、油冷器回水管路的出水口与水泵进口之间、冷却器回水管路的出水口与水泵进口之间,水泵出口与缸体连接,所述暖风回水管路、油冷器回水管路、冷却器回水管路与散热器的进水口管路中均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结构、所述主阀结构依次连接;工作时,所述水温传感器将各管路的水温信号发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缸体、缸盖、流量控制结构、暖风回水管路、油冷器回水管路、冷却器回水管路与水泵,所述流量控制结构包括水温传感器、控制结构与主阀结构,所述缸盖与暖风回水管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缸盖还通过进水口管路与散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缸体分别与油冷器回水管路的进水口、冷却器回水管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主阀结构设置在散热器的出水口管路与水泵进口之间、暖风回水管路的出水口与水泵进口之间、油冷器回水管路的出水口与水泵进口之间、冷却器回水管路的出水口与水泵进口之间,水泵出口与缸体连接,所述暖风回水管路、油冷器回水管路、冷却器回水管路与散热器的进水口管路中均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结构、所述主阀结构依次连接;工作时,所述水温传感器将各管路的水温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控制所述主阀结构打开或关闭对应的管路;当所述主阀结构打开对应的管路时,所述对应的管路中的水通过所述主阀结构,依次进入水泵进口、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缸体、缸盖、流量控制结构、暖风回水管路、油冷器回水管路、冷却器回水管路与水泵,所述流量控制结构包括水温传感器、控制结构与主阀结构,所述缸盖与暖风回水管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缸盖还通过进水口管路与散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缸体分别与油冷器回水管路的进水口、冷却器回水管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主阀结构设置在散热器的出水口管路与水泵进口之间、暖风回水管路的出水口与水泵进口之间、油冷器回水管路的出水口与水泵进口之间、冷却器回水管路的出水口与水泵进口之间,水泵出口与缸体连接,所述暖风回水管路、油冷器回水管路、冷却器回水管路与散热器的进水口管路中均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结构、所述主阀结构依次连接;工作时,所述水温传感器将各管路的水温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控制所述主阀结构打开或关闭对应的管路;当所述主阀结构打开对应的管路时,所述对应的管路中的水通过所述主阀结构,依次进入水泵进口、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结构包括主阀和密封环,散热器的出水口管路的端部、暖风回水管路的出水口处、油冷器回水管路的出水口处、冷却器回水管路的出水口处均设置有所述密封环,所述主阀通过旋转,使得所述主阀的入口通道与不同管路的所述密封环对接,实现各管路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包括电机和控制器,所述水温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所述电机、所述主阀依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包括水泵本体、离合结构,所述离合结构包括驱动机构、离合蹄片、离合盘与单向轴承,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水泵本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东,胡必谦,高巧,陆荣荣,肖海云,代兴伟,喻昆,许涛,李昌,冶金鑫,吴鹏,杨洪震,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