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盘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0550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国内自主生产的浮动盘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热处理;去浮动盘A端的端面余量以及内孔余量;去浮动盘B端端面余量以及外圆余量;精车A端面以及外圆,然后车工艺搭子;精车B端端面以及内孔;翻磨两端面;研磨两个端面;以端面为基准磨孔;磨外圆;按图纸划出两端面油槽位置处的排屑槽中心线;采用加工中心铣A端端面油槽,并加工第一定位销孔;利用第一定位销孔定位,数铣B端端面油槽及内孔油槽,并加工第二定位销孔;割排屑槽;精磨两端面;研磨两个端面;利用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工艺搭子定位,配合油楔面磨工具,磨削两端面油楔面;车外圆至最终尺寸,去除工艺搭子;钳工去毛刺。

Method for processing floating disc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floating disc independently produced at hom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heat treatment; A to floating plate end surface and the inner hole allowance allowance; B end to the floating disc margin and outer margin; finishing the A end and the outer circle, then process the ride; finishing the B end and the inner hole; turning grinding two sides; the two end face grinding; to end the benchmark hole grinding; grinding cylinder; according to the drawings draw flutes at the center line position of the two end of the oil groove; the milling machining center A end oil groove, and processing the first positioning pin hole; the first positioning pin hole location, the number of end milling B oil groove and oil groove and, with second pin holes; cutting flutes; grinding two surface; grinding two end; the first positioning pin hole and second pin holes, a positioning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oil wedge surface grinding tools, grinding surface at both ends of the oil wedge surface; outside the circle to the final size, removal process Tackle; debur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动盘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动轴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动盘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浮动盘(即增压器滑动轴承)从结构上来讲,隶属于轴承类零件,零件材料31CrMoV9,是涡轮增压器关建零部件之一。在整机的运行过程中,浮动盘利用自身的端面油楔面产生油膜,对环形推力轴承和压端轴承起到冷却和润滑的作用。浮动盘的质量,最核心的主要是油楔面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增压器效率、燃油消耗、运行的可靠性,甚至会导致烧机等现象。根据加工图纸分析,影响其最大的因素为零件形位公差超差,两端油楔面和内孔油楔面的位置关系。此类产品的传统生产模式,主要是通过国外进口,目前自主生产的经验存在较多的空白,这样严重制约了我国船舶事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国内自主生产的浮动盘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浮动盘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热处理;步骤2粗车一三爪夹外圆,去浮动盘A端的端面余量以及内孔余量;步骤3粗车二三爪撑内孔,去浮动盘B端端面余量以及外圆余量;步骤4精车一三爪撑内孔,精车A端面以及外圆,然后车外圆上的环形槽并清根,外圆上的环形槽作为后续加工端面油楔面用工艺搭子,然后浮动盘A端内孔倒角;步骤5精车二三爪夹外圆,精车B端端面以及内孔,以及B端内孔倒角;步骤6平面磨一翻磨两端面;步骤7钳工研磨一研磨两个端面,保证两端面的形位公差;步骤8磨内孔以端面为基准磨孔;步骤9磨外圆;步骤10划线按图纸划出两端面油槽位置处的排屑槽中心线;步骤11数铣一采用加工中心铣A端端面油槽,并加工第一定位销孔;步骤12数铣二利用第一定位销孔定位,数铣B端端面油槽及内孔油槽,并加工第二定位销孔;步骤13线切割割排屑槽;步骤14平面磨二精磨两端面;步骤15钳工研磨二研磨两个端面,保证两端面的形位公差;步骤16平面磨三利用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工艺搭子定位,配合油楔面磨工具,磨削两端面油楔面;步骤17精车车外圆至最终尺寸,去除工艺搭子、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步骤18钳工去毛刺。进一步地,所述步骤9中,利用锥度芯轴对浮动盘定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2中,利用铣工具对浮动盘定位,所述铣工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浮动盘的径向限位槽以及一定位销,所述两限位销用于与浮动盘上的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配合,对浮动盘定位,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若干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螺钉与底座连接,用于压紧浮动盘。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6中,所述油楔面磨工具的定位盘上设有两限位销,所述两限位销用于与浮动盘上的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配合,对浮动盘定位。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步骤4精车时增加外圆尺寸至φ131+0.3+0.15,增加工艺搭子,为做定位销孔提供了保障,后面的工序再去除工艺搭子、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2、步骤6平面磨和步骤:7钳工研磨,保证两端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为步骤:8磨内孔提供了找正基准,同时保证了内孔和端面的垂直度。3、步骤9磨外圆至φ131-0.008-0.02,利用锥度芯轴CTA120-MG043定位,避免了因工装与零件的装配间隙产生的加工偏差,更好地保证外圆和内孔之间的同轴度要求。4、步骤11数铣,利用高精度的五轴加工中心同时加工一端面的油槽和定位销孔,相互之间的位置度相当好,为步骤12提供了定位基准。5、步骤12零件翻面,数铣另一端面油槽及内孔油槽和油楔面:利用第一定位销孔定位,配合铣工具,保证两端面油槽和内孔油槽及油楔面之间的形位公差。6、步骤:16平面磨:利用两端面的销孔定位,配合油楔面磨工具,磨削两端面上油楔面。这样一来,无论是步骤11和步骤12,还是步骤16,均是通过销孔定位,加工基准全部统一,从而使端面油槽、端面油楔、内孔油槽和油楔相互之间的形位公差得到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步骤2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步骤3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步骤4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步骤5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步骤11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步骤12的示意图;图7为锥度芯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铣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俯视示意图;图11为浮动盘成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图8中,1为底座,2为压板,3为内六角螺钉M4×12,4为菱形销;图9、图10中,1为手柄,2为平衡块,3为压板,4为内六角螺钉M4×12,5为分度盘,6为内六角螺钉M16×25,7为插销,8为手柄2,9为定位盘,10为保护罩,11为芯轴,12为底座,13为销A8×30,14为轴承,15为螺钉M8×25,16为螺钉M8×25,17为定位销;图11中,1为排屑槽,2为端面油槽,3为内孔油槽,4为端面油楔面,5为内孔油楔面。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浮动盘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热处理将浮动盘毛坯调整处理至硬度为HRC35-42;步骤2粗车去浮动盘A端面余量以及内孔余量;具体加工方法:三爪夹外圆,找圆后光出端面,按附图粗车内孔,然后锐边倒钝;步骤3粗车去浮动盘另一端端面余量以及外圆余量;具体加工方法:三爪撑内孔,找圆后内孔跳动不大于0.05,按附图粗车,然后锐边倒钝;步骤4精车三爪撑内孔,端面靠平,找圆外圆跳动不大于0.05,精车A端面,以及精车外圆尺寸至φ131+0.3+0.15,车外圆上的环形槽并清根,作为后续加工用工艺搭子,浮动盘A端内孔倒角,然后锐边倒钝;步骤5精车三爪夹外圆,端面靠平,找圆外圆跳动不大于0.015,找正A端面跳动不大于0.015,精车另一端端面以及内孔,以及另一端倒角。步骤6平面磨:加工端面基准具体加工方法:翻磨两端面至总厚10.08+0.020,靠上差加工,保证形位公差要求(两端余量均分)。步骤7钳工研磨:尽可能好的保证端面基准的形位公差具体加工方法:推研两个端面保证图纸要求的平面度和平行度,推研后零件表面清理清洗干净,注意:避免总厚度尺寸10.08+0.020超差,防止周转过程碰伤和划伤。步骤8磨内孔:以端面为基准磨孔,保证端面与孔的垂直度不大于0.01具体加工方法:找圆内孔跳动不大于0.03,端面跳动不大于0.005,按尺寸磨内孔,保证垂直度0.01,表面粗糙度Ra0.4。步骤9磨外圆至φ131-0.008-0.02:利用锥度芯轴以已磨孔为基准磨外圆,保证外圆和孔的同轴度不大于0.01具体加工方法:上锥度芯轴,复校外圆和端面跳动不大于0.01,将外圆磨至保证与内孔同轴度不大于0.01。步骤10划线按图纸划出端面油槽位置处12条R0.2的排屑槽中心线(每端面各6条排屑槽)。步骤11数铣:找正已磨内孔和端面,高精度加工中心铣端面油槽,并同时加工第一定位销孔,6条油槽与销孔一次装夹完成加工。步骤12零件翻面,数铣另一端面油槽及内孔油槽和油楔面:利用第一定位销孔定位,配合铣工具,保证两端面油槽和内孔油槽及油楔面之间的形位公差。所述铣工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浮动盘的径向限位槽以及一定位销,所述两限位销用于与浮动盘上的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配合,对浮动盘定位,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若干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螺钉与底座连接,用于压紧浮动盘。具体加工方法:上工装,找正,按图铣;注意:两端面上油槽互为20°夹角。步骤13线切割:割排屑槽找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浮动盘的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动盘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热处理;步骤2粗车一三爪夹外圆,去浮动盘A端的端面余量以及内孔余量;步骤3粗车二三爪撑内孔,去浮动盘B端端面余量以及外圆余量;步骤4精车一三爪撑内孔,精车A端面以及外圆,然后车外圆上的环形槽并清根,外圆上的环形槽作为后续加工端面油楔面用工艺搭子,然后浮动盘A端内孔倒角;步骤5精车二三爪夹外圆,精车B端端面以及内孔,以及B端内孔倒角;步骤6平面磨一翻磨两端面;步骤7钳工研磨一研磨两个端面,保证两端面的形位公差;步骤8磨内孔以端面为基准磨孔;步骤9磨外圆;步骤10划线按图纸划出两端面油槽位置处的排屑槽中心线;步骤11数铣一采用加工中心铣A端端面油槽,并加工第一定位销孔;步骤12数铣二利用第一定位销孔定位,数铣B端端面油槽及内孔油槽,并加工第二定位销孔;步骤13线切割割排屑槽;步骤14平面磨二精磨两端面;步骤15钳工研磨二研磨两个端面,保证两端面的形位公差;步骤16平面磨三利用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工艺搭子定位,配合油楔面磨工具,磨削两端面油楔面;步骤17精车车外圆至最终尺寸,去除工艺搭子、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步骤18钳工去毛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盘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热处理;步骤2粗车一三爪夹外圆,去浮动盘A端的端面余量以及内孔余量;步骤3粗车二三爪撑内孔,去浮动盘B端端面余量以及外圆余量;步骤4精车一三爪撑内孔,精车A端面以及外圆,然后车外圆上的环形槽并清根,外圆上的环形槽作为后续加工端面油楔面用工艺搭子,然后浮动盘A端内孔倒角;步骤5精车二三爪夹外圆,精车B端端面以及内孔,以及B端内孔倒角;步骤6平面磨一翻磨两端面;步骤7钳工研磨一研磨两个端面,保证两端面的形位公差;步骤8磨内孔以端面为基准磨孔;步骤9磨外圆;步骤10划线按图纸划出两端面油槽位置处的排屑槽中心线;步骤11数铣一采用加工中心铣A端端面油槽,并加工第一定位销孔;步骤12数铣二利用第一定位销孔定位,数铣B端端面油槽及内孔油槽,并加工第二定位销孔;步骤13线切割割排屑槽;步骤14平面磨二精磨两端面;步骤15钳工研磨二研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科段昌文袁华柯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