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百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534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百叶。所述导风百叶,所述导风百叶适于设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且包括多个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导风叶片,所述导风叶片的首端连接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机壳上,所述导风叶片的首端边缘处设有向其尾端方向凹入的凹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百叶具有导风风阻小,压损低的优点。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guide louver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door unit of an air conditioner and a wind guide louver thereof. The wind guiding shutter, the shutter is arranged on the air guide for indoor air conditioner air outlet and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the guide blade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interval outlet, a wind guiding blade first end connected to the casing of the air conditioner,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the edge of the air guide vane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concave toward the end of its direction. The air guide louver of a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wind resistance and low pressure lo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百叶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百叶和具有该导风百叶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通常是利用导风板或者导风百叶进行引导送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百叶由于结构的限制,会使得空调送风时风阻较大,影响用户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百叶,该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百叶具有导风风阻小,压损低的优点。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该导风百叶的空调室内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导风百叶,所述导风百叶适于设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且包括多个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导风叶片,所述导风叶片的首端连接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机壳上,所述导风叶片的首端边缘处设有向其尾端方向凹入的凹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百叶,通过在导风叶片的首端边缘设有凹部,从而对于导风叶片的首端边缘的结构进行了改进,首端边缘的凹部可以抑制气流在导风叶片的首端边缘的流动分离现象,进而可以减轻气流间及气流与导风叶片的边缘间的碰撞摩擦,降低气流的能量损失,从而降低空调送风时风阻,提高送风距离,进而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凹部为一个且位于所述导风叶片的首端边缘的中部。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凹部为多个且沿所述导风叶片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多个凹部中的每一个形成为三角形以在所述导风叶片的首端形成锯齿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多个凹部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弧形。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凹部包括: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形成在所述导风叶片的首端边缘的中部;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凹部内且向所述导风叶片的尾端方向凹入。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部包括多个且沿所述导风叶片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部形成为三角形或弧形。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沿竖向延伸且挂设在竖直延伸的安装基体上,所述机壳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百叶,所述导风百叶设在所述出风口处;室内换热器和风机,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风机均设在所述机壳内。由于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风百叶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因此通过设置该导风百叶从而可以使空调室内机具有相应的优点,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范围大,送风距离长,送风效果好,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风叶片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风叶片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导风叶片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导风叶片的平面示意图。附图标记:空调室内机100;导风百叶10;导风叶片1;卡柱11;连接柱12;凹部13;第一凹部131;第二凹部132;机壳20;出风口2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的导风百叶10。导风百叶10用于安装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口201处且用于对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进行引导。空调室内机100可以包括机壳20,机壳20上设有该出风口201。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的导风百叶10包括多个导风叶片1。多个导风叶片1沿出风口20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具体地,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出风口201形成在空调室内机100的侧壁上且延伸上下方向延伸,因此多个导风叶片1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导风叶片1的首端连接在空调室内机100的机壳20上,更为具体地,出风口201处可以设置连杆,连杆在上下方向上可往复运动,导风叶片1上还设有卡柱11,卡柱11与连杆相连,当连杆运动时,可以带动导风叶片1运动,进而改变导风叶片1的导风角度,从而对出风口201的出风进行引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首端”是指在出风的方向上位于上游方向的一端,当然“尾端”是指在出风的方向上位于下游方向的一端。例如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口201位于空调室内机100的右侧壁上,出风时,空气从左至右吹出,因此参照图1可以知道的是,导风叶片1的首端是指导风叶片1的左端,导风叶片1的尾端是指导风叶片1的右端。这里的“左右”方向是根据附图中的方向标示而言。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导风叶片1的首端边缘处设有向其尾端方向凹入的凹部13。如图2-图6所示,也就是说,导风叶片1的左端边缘设有凹部13,该凹部13由左至右凹入。在现有技术中,导风叶片的首端是平直的结构,由此当高速的气流吹过导风叶片时,会在导风叶片的首端处产生分离,在分离处会产生气流的回流现象,加剧了气流间以及气流与导风叶片的边缘间的碰撞摩擦,形成了很大的气流能量损失,这就是气流流动发生边界层分离产生的主要害处,进而会增大空调送风时风阻,影响用户的舒适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的导风百叶10,通过在导风叶片1的首端边缘设有凹部13,从而对于导风叶片1的首端边缘的结构进行了改进,首端边缘的凹部13可以抑制气流在导风叶片1的首端边缘的流动分离现象,进而可以减轻气流间及气流与导风叶片1的边缘间的碰撞摩擦,降低气流的能量损失,从而降低空调送风时风阻,提高送风距离,进而提高用户的舒适度。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百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百叶适于设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且包括多个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导风叶片,所述导风叶片的首端连接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机壳上,所述导风叶片的首端边缘处设有向其尾端方向凹入的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百叶适于设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且包括多个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导风叶片,所述导风叶片的首端连接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机壳上,所述导风叶片的首端边缘处设有向其尾端方向凹入的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为一个且位于所述导风叶片的首端边缘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为多个且沿所述导风叶片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百叶,其特征在于,多个凹部中的每一个形成为三角形以在所述导风叶片的首端形成锯齿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百叶,其特征在于,多个凹部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弧形。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涛张敏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