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设备领域。用于空调上的离心风叶,包括底盘、轮毂、多个叶片和外圈,轮毂外侧与底盘内侧连为一体,叶片底端与底盘连为一体,外圈与叶片顶部的外侧壁连为一体,叶片背压面上设有多个凸点,凸点与叶片外侧端之间距离小于凸点与叶片内侧端之间距离;叶片顶部的内侧端设有弧形倒角,即叶片顶端面与叶片的进风端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不是所有的叶片圆心角角度都相同,叶片圆心角角度是指相邻叶片与离心风叶圆心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该用于空调上的离心风叶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噪音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风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上使用的离心风叶。
技术介绍
风叶特别是注塑离心风叶是通风设备领域尤其是空调中常用的产品,风叶包括底 盘、轮毂和多个叶片,轮毂外侧与底盘内侧连为一体,叶片底端与底盘连为一体。离心风叶 是注塑件,为了降低产品的重量,一般在轮毂上会开多个省料孔。现有离心风叶存在的不足 是:(1)叶片的顶端面与叶片进风端面垂直,其不足是限制了进风面积,进风口压差大,噪 音大;(2)现有风叶的叶片在圆周上排布的圆心角基本都是相同的,即便有细微的差别也 是生产误差所致,在转动时,每个叶片击打蜗舌产生的噪音频率一致,风叶的旋转噪音高; 在叶片的背压面是光滑面,叶片背压面的弧形靠外侧即中部靠外侧的位置在风叶旋转 时容易产生漩涡,进而增大风叶旋转时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风叶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进风量 大,噪音低的用于空调上的离心风叶。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空调上的离心风叶,包括底盘、轮毂、多个叶片和外圈,轮毂外侧与底盘内侧 连为一体,叶片底端与底盘连为一体,外圈与叶片顶部的外侧壁连为一体,叶片背压面上设 有多个凸点,凸点与叶片外侧端之间距离小于凸点与叶片内侧端之间距离;叶片顶部的内 侧端设有弧形倒角,即叶片顶端面与叶片的进风端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不是所有的叶片 圆心角角度都相同,叶片圆心角角度是指相邻叶片与离心风叶圆心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 作为优选,轮毂上设有多个省料口。 作为优选,凸点与叶片外侧端之间距离是凸点与叶片内侧端之间距离的20%~ 70% ;凸点厚度为叶片最厚处的10%~25%,凸点宽度为叶片最厚处的10%~25%,凸点 位置和大小对应风叶旋转时产生的漩涡。 作为优选,叶片数量在37~45个之间,叶片圆心角角度在7°~12°之间。 作为优选,圆弧的半径为叶片宽度的8%~25%。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空调上的离心风叶,叶片背压面上设有多个凸点,凸 点可以打乱离心风叶旋转时在该位置产生的漩涡,采用凸点的结构可以降低噪音。叶片顶 部的内侧端设有弧形倒角,增大了进风面积,降低进风口压差,增加风量1 %~3 %,至少降 低IdB噪音。不是所有的叶片圆心角角度都相同,离心风叶转动时,每个叶片击打蜗舌产生 的噪音频率不一致,至少降低风叶的旋转噪音。该用于空调上的离心风叶的优点是结构新 颖,噪音低。【附图说明】 图1 :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用于空调上的离心风叶,包括底盘1、轮毂3、多个叶片2和外圈4,轮 毂3外侧与底盘1内侧连为一体,所有叶片2的底端均与底盘1连为一体,外圈4与叶片2 顶部的外侧壁连为一体。轮毂3上设有多个省料口 31,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重量和生产的 成本。叶片2数量43个。离心风叶的中心即轮毂3的中心设有电机轴孔。 底盘1上设有10个省料孔11,至少两个省料孔11的面积不同。省料孔11是圆形 省料孔,所有省料孔11的圆心至轮毂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即所有省料孔11的圆心处于同 一圆周上。至少两个省料孔11的半径不同。圆形省料孔的圆心位置固定生产最为方便,尤 其是圆心位置固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半径大小即可调整配重,非常的方便。相邻省料孔11 之间的间距有不同,省料孔11作为调整风叶的初始不平衡量使用,相邻省料孔11之间的间 距更有利于调整。省料孔11的圆心至叶片2内端的距离小于省料孔11的圆心至轮毂3外 侧边缘的距离,底盘1在注塑时靠叶片2的外端更容易发生变形,因此上述结构更有利于防 止底盘1变形。省料孔11的另一个作用是作为调整风叶的初始不平衡量的手段,传统的调 整风叶的初始不平衡量是通过在克重低处增加配重块以达到重量平衡的目的,增加配重块 不仅使产品的重量增加影响使用的性能而且增加了使用的成本。通过省料孔11减重的方 式替代了现有的配重块加重的方式,具体是在克重高处设置省料孔减轻该处的重量达到重 量平衡的目的,因为各处减的重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存在省料孔11半径不同即面积不 同的原因。 叶片2背压面上设有多个凸点21,凸点21与叶片2外侧端之间距离小于凸21点 与叶片2内侧端之间距离,凸点21与叶片2外侧端之间距离是凸点21与叶片2内侧端之间 距离的55%。凸点21厚度为叶片2最厚处的15%,凸点21宽度为叶片2最厚处的15%。 凸点21可以打乱离心风叶旋转时在该位置产生的漩涡,至少降低I. 5dB噪音。 叶片2的进风端上设有多个齿形缺口 22,齿形缺口 22的高度为风叶直径的 0.5%~2%,齿形缺口 22的齿距为风叶直径的1%~3%。传统叶片进风端即内侧端为平 整面,风叶在进风时,进风力度大,叶片前后的风压大,旋转产生的噪音漩涡大,导致风叶旋 转时产生的噪音大,采用了齿形缺口的结构,离心风叶在进风时,能减缓进风力度,降低叶 片前后的风压,减少旋转产生的噪音漩涡,至少降低IdB噪音。 叶片2顶部的内侧端设有弧形倒角,即叶片顶端面与叶片的进风端面之间采用 圆弧过渡,且圆弧的半径为叶片宽度的12%,增大了进风面积,降低进风口压差,增加风量 1 %~3%,至少降低IdB噪音。 不是所有的叶片圆心角角度都相同,叶片圆心角角度是指相邻叶片与离心风叶 圆心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叶片圆心角角度在7°~12°之间;在转动时,每个叶片2击 打蜗舌产生的噪音频率不一致,至少降低风叶的旋转噪音I. 5dB。以本公司常规型号为 360-43-130的离心风叶为例,离心风叶直径360mm,叶片43个,高度130mm,叶片最厚处是 4. 2mm,叶片宽度33mm,除省料孔11、凸点21、齿形缺□ 22和叶片圆心角角度以外的所有结 构尺寸与传统离心风叶相同,采用本专利结构的离心风叶与传统结构的同型号尺寸的离心 风叶相比,详见下述性能对比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较佳的实施方式,例如叶片数量在37~45个之间可以调 整,凸点21与叶片2外侧端之间距离是凸点21与叶片2内侧端之间距离的20%~70%, 具体数值可以调整;凸点21厚度为叶片2最厚处的10%~25%,凸点21宽度为叶片2最 厚处的10%~25%,圆弧的半径为叶片宽度的8%~25%,均可随产品的不同进行调整。【主权项】1. 用于空调上的离心风叶,包括底盘、轮毂、多个叶片和外圈,轮毂外侧与底盘内侧连 为一体,叶片底端与底盘连为一体,外圈与叶片顶部的外侧壁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叶片 背压面上设有多个凸点,凸点与叶片外侧端之间距离小于凸点与叶片内侧端之间距离;叶 片顶部的内侧端设有弧形倒角,即叶片顶端面与叶片的进风端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不是 所有的叶片圆心角角度都相同,叶片圆心角角度是指相邻叶片与离心风叶圆心之间形成的 夹角角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上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轮毂上设有多个省料 □〇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上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凸点与叶片外侧端之间 距离是凸点与叶片内侧端之间距离的20%~70%;凸点厚度为叶片最厚处的10%~25%, 凸点宽度为叶片最厚处的10%~25%。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空调上的离心风叶,包括底盘、轮毂、多个叶片和外圈,轮毂外侧与底盘内侧连为一体,叶片底端与底盘连为一体,外圈与叶片顶部的外侧壁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叶片背压面上设有多个凸点,凸点与叶片外侧端之间距离小于凸点与叶片内侧端之间距离;叶片顶部的内侧端设有弧形倒角,即叶片顶端面与叶片的进风端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不是所有的叶片圆心角角度都相同,叶片圆心角角度是指相邻叶片与离心风叶圆心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