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除氧器的乏汽回收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0504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硫酸工业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除氧器的乏汽回收节能系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除氧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循环水站、脱盐水站、中间水箱。其中第一换热器通过乏汽连接管与冷却水连接管与第二换热器连接,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乏汽输送管与除氧器连接,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二冷却水输送管分别与循环水站和脱盐水站连接,第一换热器通过冷凝水输送管与中间水箱连接。第二换热器通过冷凝水输送管与中间水箱连接,第二换热器分别与第一排气管和第一冷却水输送管连接。解决了现有硫酸工业生产中,除氧器排出的乏汽中的余热和水蒸气未被充分利用而直接排空造成了浪费的问题。

Recovery system of exhaust steam energy based on dea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sulfuric acid, discloses a steam recovery energy-saving system of deaerator based on the technical points are: including the deaerator, a first heat exchanger, a second heat exchanger, the circulating water station, desalted water station, intermediate water tank.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oling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through steam connection,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through the first steam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deaerator,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pipe and the circulating water station and desalted water station is connected by second cooling water heat exchang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The middle water tank through the condensed water conveying pipe.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mediate water tank through the condensed water delivery pipe, and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xhaust pipe and the first cooling water delivery pip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waste heat and the steam in the exhausted steam discharged by the deaerator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existing sulfuric acid industry are not fully utilized and are directly emptied, thereby causing waste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除氧器的乏汽回收节能系统
本技术涉及硫酸工业生产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基于除氧器的乏汽回收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两套8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均配套设置火管式废热锅炉,额定蒸发量为123吨t/小时,蒸发出来的中压过热蒸汽供焚硫转化工序蒸汽透平鼓风机及余热电站汽轮发电机组使用。I期硫酸装置新增低温位热能回收装置,利用SO3吸收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副产1.0MPa蒸汽,供磷酸浓缩工序生产使用,其额定蒸发量为42.6吨/小时,与废热锅炉及HRS装置共配套两台旋膜式热力除氧器。除氧器为硫酸装置配套废热锅炉及HRS锅炉重要给水处理设备,负责为废热锅炉及HRS锅炉提供合格的给水,以保证热力系统安全运行。热力除氧器是将给水经过旋膜或喷淋和加热蒸汽进行充分混合,使水加热到除氧器运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除去给水中的溶解氧或其它不凝结气体,使进入锅炉的给水达到所要求的水质,除氧后的蒸汽夹杂着部分不凝气体放空,造成很大的热能损失,影响周边环境,还伴随有放空噪声,两台除氧器每小时放空蒸汽约3吨,同时减少冷凝水回用量,给公司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结合当前经济、市场形势,煤炭价格上涨,能源紧张。因此,能源的充分利用显得更加重要。若能将除氧器排空乏汽这部分具有低位热能的蒸汽有效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热污染、噪音污染,还能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除氧器排空乏汽的回收利用是非常迫切。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将除氧器中乏汽余热得到利用,同时回收乏汽中的冷凝水的一种基于除氧器的乏汽回收节能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硫酸工业生产中,除氧器排出的乏汽中的余热和水蒸气未被充分利用而直接排空造成了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除氧器的乏汽回收节能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除氧器的乏汽回收节能系统,包括除氧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循环水站、脱盐水站、中间水箱。其中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连接有乏汽连接管和冷却水连接管,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乏汽输送管与除氧器连接,第一换热器与循环水站之间连接有第二冷却水输送管,第一换热器与脱盐水站之间连接有第二冷却水输送管,第一换热器通过冷凝水输送管与中间水箱连接。第二换热器通过冷凝水输送管与中间水箱连接,第二换热器分别与第一排气管和第一冷却水输送管连接。第一换热器内设有第一冷却水管和第一乏汽冷却管,第一冷却水管一端与冷却水连接管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冷却水输送管连通,第一乏汽冷却管缠绕在第一冷却水管上,且第一乏汽冷却管一端与第一乏汽输送管连通,另一端与乏汽连接管。第二换热器内设有第二冷却水管和第二乏汽冷却管。第二冷却水管一端与冷却水连接管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冷却水输送管连通。第二乏汽冷却管缠绕在第二冷却水管上,且第二乏汽冷却管一端与第一排气管连通,另一端与乏汽连接管连通。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本基于除氧器的乏汽回收节能系统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乏汽余热回收至冷却水中,带有一定温度的冷却水被用于循环水站和脱盐水站,另一个是乏汽中的水蒸气受冷,冷凝出液态水被输送至脱盐水站的中间水箱加以利用,其中除氧器乏汽中包含余热和水蒸气,乏汽通过第一乏汽输送管进入第一换热器,经过冷凝后温度降低一部分冷凝水从乏汽中冷凝出,通过冷凝水输送管输送至中间水箱。然后乏汽通过乏汽连接管由第一换热器进入第二换热器,经过冷凝后温度降低一部分冷凝水从乏汽中冷凝出,通过冷凝水输送管再次输送至中间水箱,温度降低后的乏汽由第一排气管排出,实现了乏汽中的水蒸气回收再利用,节省的能源与资源。同时,用于冷却乏汽的冷却水从第一冷却水输送管进入第二换热器,冷却水带走一部分通入第二换热器中乏汽的热量,并通过冷却水连接管输送至第一换热器,冷却水再次带走一部分通入第一换热器中乏汽的热量,最终从第二冷却水输送管中排出,经过加热后的冷却水,进入脱盐水站原水箱和循环水站,满足脱盐水站对原水温度的要求,同时可以取消脱盐水站管道式原水加热器,节约蒸汽,实现了乏汽中的余热再利用。通过第一乏汽冷却管缠绕在第一冷却水管上,可以实现第一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对第一乏汽冷却管中的乏汽进行冷却降温,回收余热的功能,通过第二乏汽冷却管缠绕在第二冷却水管上,可以实现第二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对第二乏汽冷却管中的乏汽进行冷却降温,回收余热的功能。可选的,第一乏汽输送管与第二排气管连接,第二排气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可选的,第一冷却水输送管与工艺水(工艺用水是主要生产用水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来制造、加工产品以及与制造、加工工艺过程有关的这部分用水)输送管连接。进一步的,第一乏汽输送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二冷却水输送管上设有第六控制阀和第七控制阀,第六控制阀和第七控制阀分别位于第二冷却水输送管与脱盐水站和循环水站的连接处。冷凝水输送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分别位于冷凝水输送管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连接处。第一冷却水输送管上设有第五控制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在第一乏汽输送管、第二冷却水输送管、冷凝水输送管和第一冷却水输送管上的控制阀可以实现对冷却水与乏汽流量的动态平衡,当蒸系统运行异常或需要进行清理维护时,可进行回收与排气人工切换。可选的,第一换热器为光管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为翅片换热器。可选的,第一乏汽冷却管最底部设有第一冷凝水回收腔,第一冷凝水回收腔与冷凝水输送管连通,第二乏汽冷却管最底部设有第二冷凝水回收腔,第二冷凝水回收腔与冷凝水输送管连通。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冷凝水回收腔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乏汽中的冷凝水进行聚集,既方便冷凝水的排出,又方便乏汽的传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1、乏汽通过第一乏汽输送管进入第一换热器,经过冷凝后温度降低一部分冷凝水从乏汽中冷凝出,通过冷凝水输送管输送至中间水箱。然后乏汽通过乏汽连接管由第一换热器进入第二换热器,经过冷凝后温度降低一部分冷凝水从乏汽中冷凝出,通过冷凝水输送管再次输送至中间水箱,温度降低后的乏汽由第一排气管排出,实现了乏汽中的水蒸气回收再利用,节省的能源与资源。2、通过冷却乏汽的冷却水从第一冷却水输送管进入第二换热器,冷却水带走一部分通入第二换热器中乏汽的热量,并通过冷却水连接管输送至第一换热器,冷却水再次带走一部分通入第一换热器中乏汽的热量,最终从第二冷却水输送管中排出,经过加热后的冷却水,进入脱盐水站原水箱和循环水站,满足脱盐水站对原水温度的要求,同时可以取消脱盐水站管道式原水加热器,节约蒸汽,实现了乏汽中的余热再利用。3、通过设置在第一乏汽输送管、第二冷却水输送管、冷凝水输送管和第一冷却水输送管上的控制阀可以实现对冷却水与乏汽流量的动态平衡,当蒸系统运行异常或需要进行清理维护时,可进行回收与排气人工切换。4、通过第一乏汽冷却管缠绕在第一冷却水管上,可以实现第一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对第一乏汽冷却管中的乏汽进行冷却降温,回收余热的功能,通过第二乏汽冷却管缠绕在第二冷却水管上,可以实现第二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对第二乏汽冷却管中的乏汽进行冷却降温,回收余热的功能。5、通过冷凝水回收腔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乏汽中的冷凝水进行聚集,既方便冷凝水的排出,又方便乏汽的传递。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基于除氧器的乏汽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除氧器的乏汽回收节能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除氧器的乏汽回收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氧器(3)、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循环水站(5)、脱盐水站(6)、中间水箱(4),所述第一换热器(1)与第二换热器(2)之间连接有乏汽连接管(10)和冷却水连接管(9),第一换热器(1)通过第一乏汽输送管(12)与除氧器(3)连接,第一换热器(1)与循环水站(5)之间连接有第二冷却水输送管(13),第一换热器(1)与脱盐水站(6)之间连接有第二冷却水输送管(13),第一换热器(1)通过冷凝水输送管(11)与中间水箱(4)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2)通过冷凝水输送管(11)与中间水箱(4)连接,第二换热器(2)分别与第一排气管(8)和第一冷却水输送管(7)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内设有第一冷却水管(101)和第一乏汽冷却管(102),所述第一冷却水管(101)一端与冷却水连接管(9)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冷却水输送管(13)连通,所述第一乏汽冷却管(102)缠绕在第一冷却水管(101)上,且第一乏汽冷却管(102)一端与第一乏汽输送管(12)连通,另一端与乏汽连接管(10),所述第二换热器(2)内设有第二冷却水管(201)和第二乏汽冷却管(202),所述第二冷却水管(201)一端与冷却水连接管(9)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冷却水输送管(7)连通,所述第二乏汽冷却管(202)缠绕在第二冷却水管(201)上,且第二乏汽冷却管(202)一端与第一排气管(8)连通,另一端与乏汽连接管(1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除氧器的乏汽回收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氧器(3)、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循环水站(5)、脱盐水站(6)、中间水箱(4),所述第一换热器(1)与第二换热器(2)之间连接有乏汽连接管(10)和冷却水连接管(9),第一换热器(1)通过第一乏汽输送管(12)与除氧器(3)连接,第一换热器(1)与循环水站(5)之间连接有第二冷却水输送管(13),第一换热器(1)与脱盐水站(6)之间连接有第二冷却水输送管(13),第一换热器(1)通过冷凝水输送管(11)与中间水箱(4)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2)通过冷凝水输送管(11)与中间水箱(4)连接,第二换热器(2)分别与第一排气管(8)和第一冷却水输送管(7)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内设有第一冷却水管(101)和第一乏汽冷却管(102),所述第一冷却水管(101)一端与冷却水连接管(9)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冷却水输送管(13)连通,所述第一乏汽冷却管(102)缠绕在第一冷却水管(101)上,且第一乏汽冷却管(102)一端与第一乏汽输送管(12)连通,另一端与乏汽连接管(10),所述第二换热器(2)内设有第二冷却水管(201)和第二乏汽冷却管(202),所述第二冷却水管(201)一端与冷却水连接管(9)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冷却水输送管(7)连通,所述第二乏汽冷却管(202)缠绕在第二冷却水管(201)上,且第二乏汽冷却管(202)一端与第一排气管(8)连通,另一端与乏汽连接管(1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煜黄正杰韦伟文李明荣陶荣伟陈鑫李财红王婷婷王毕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