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壳保护型肛门括约肌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057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1:20
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密封壳保护型肛门括约肌假体,包括:线圈盒、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固定环、弧形摆动腿和下固定环的假体夹持机构以及包覆在假体夹持机构两侧的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其中: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固定连接,假体夹持机构在环状结构外侧沿轴向封装有驱动装置,弧形摆动腿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底部设有电线过线筒,电线过线筒穿过右密封壳通过硅胶管与线圈盒密封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夹持机构外侧安装密封外壳大大减少了与生物组织的接触面积,改善了机构外表面的光滑度,从而可以避免机构植入后因为组织排异性增生、粘连而导致的机构故障。

Sealed shell protected anal sphincter prosthesis

A medical instrument technical field seal protective shell type anal sphincter prosthesis includes a coil box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from top to bottom are orderly arranged on the fixed ring, the arc swing leg and the lower fixing ring of the prosthesis clamping mechanism and a clamping mechanism on both sides of the coated prosthesis left and right sealing sealing shell shell, including: the left and right sealing shell sealing shel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prosthesis clamping mechanism on the annular structure along the axial lateral package with a driving device, an arc swing leg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the driv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a wire reel, wire line of the cylinder through the right sealing shell and the silicone tube is hermetically connected to coil box. The holding mechanism outside the installed sealed enclosure reduces the contact area with the biological tissue,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external surface smoothness, which can avoid the failure mechanism after implantation because of tissue rejection caused by proliferation, adhe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壳保护型肛门括约肌假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密封壳保护型肛门括约肌假体。
技术介绍
人工肛门括约肌假体模拟正常肛门外括约肌的生理功能,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直肠压力,结合控制系统实现直肠感觉重塑,实现自主控制排便,从而治疗大便失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假体中采用的压力传感器制作困难,成品率低,在组装假体时易发生断裂、假体机构整体密封性难以达到要求以及机械结构不易拆卸,一旦安装完成后无法进行二次拆装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密封壳保护型肛门括约肌假体,能够实现肛门括约肌假体外轮廓的闭合,避免植入后因组织排异性增生造成机构故障以及容易移位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线圈盒、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固定环、弧形摆动腿和下固定环的假体夹持机构以及包覆在假体夹持机构两侧的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其中: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固定连接,假体夹持机构在环状结构外侧沿轴向封装有驱动装置,弧形摆动腿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底部设有电线过线筒,电线过线筒穿过右密封壳通过硅胶管与线圈盒密封相连。所述的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通过榫卯结构扣合并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的榫卯结构沿固定环轴向设置。所述的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在内侧设有两条加强肋条,所述的加强肋条分别与上固定环下表面、下固定环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的右密封壳相对于弧形摆动腿末端对应设有角状中空凸起。所述的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在底部外侧设有手术线穿线耳孔。所述的上固定环上表面沿周向设有若干手术线穿线耳孔。所述的线圈盒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线圈盒和下线圈盒,线圈盒内设有供电电路板、电池和无线供能接收线圈。所述的驱动装置底部设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分别与肛门括约肌假体中的传感器、供电电路板相连。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假体夹持机构外侧安装密封外壳大大减少了与生物组织的接触面积,改善了机构外表面的光滑度,从而可以避免机构植入后因为组织排异性增生、粘连而导致的机构故障;同时通过在不同部位设置多个手术线穿线耳孔实现肛门括约肌假体和直肠、盆腔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以及线圈盒和皮下组织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有效防止机构植入后因为生物体的活动而造成的移位等问题;通过改变元器件尺寸和集成方式,使得封装完成后的系统只有夹持机构和线圈盒两个部分,相对现有技术,极大简化植入机构和数量和体积,减少因为机构过大而导致的脏器损伤。总体而言,本系统具有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移植成功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假体夹持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夹持直肠肠道模拟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外壳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整体结构示意图,(b)为左密封壳结构示意图,(c)为右密封壳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左密封壳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弧形摆动腿极限行程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线圈盒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下线圈盒结构示意图,(b)为上线圈盒结构示意图;图8为现有技术比较图;图9为实施例效果示意图;图中:假体夹持机构1、硅胶管2、线圈盒3、驱动装置4、上固定环5、弧形摆动腿6、下固定环7、手术线穿线耳孔8、电线过线筒9、左密封壳10、直肠肠道11、右密封壳12、角状中空凸起13、加强肋条14、下线圈盒15、供电电路板16、电池17、上线圈盒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线圈盒3、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固定环5、弧形摆动腿6和下固定环7的假体夹持机构1以及包覆在假体夹持机构1两侧的左密封壳10和右密封壳12,其中:左密封壳10和右密封壳12固定连接,假体夹持机构1夹持直肠肠道11且在环状结构外侧沿轴向封装有驱动装置4,弧形摆动腿6与驱动装置4相连;所述的驱动装置4底部设有控制电路板和电线过线筒9,电线过线筒9穿过右密封壳12并通过硅胶管2与线圈盒3密封相连,既能防渗,又能有效解决硅胶管在驱动装置4转接处易折断的问题。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左密封壳10和右密封壳12通过榫卯结构扣合并通过螺钉紧固连接,防止移位;所述的榫卯结构沿固定环轴向设置。所述的左密封壳10和右密封壳12在内侧分别设有两条加强肋条14,所述的加强肋条14分别与上固定环5下表面、下固定环7上表面相接触,一方面加强了壳体强度,另一方面有助于限制壳体的轴向位移。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的右密封壳12相对于弧形摆动腿6末端对应设有角状中空凸起13,保证弧形摆动腿6能够转动到最大行程位置,同时防止弧形摆动腿6运动至最大行程位置时损伤密封壳以外的生物体组织。如图3所示,所述的左密封壳10和右密封壳12在底部外侧设有手术线穿线耳孔8,用于将肛门括约肌假体固定在生物体盆腔内,避免肛门括约肌假体在生物体内时因生物体的运动而移位。如图2所示,所述的上固定环5上表面沿周向设有若干手术线穿线耳孔8,用于固定肛门括约肌假体和直肠肠道的相对位置,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对肠道和腹腔组织的损伤。所述的假体夹持机构1的外轮廓尺寸为直径45.40mm、高度31.20mm,所述的驱动装置4的外轮廓尺寸为直径30.40mm、高度33.25mm;夹持机构1和驱动装置4的圆心距离为29.00mm;所述的假体夹持机构1和驱动装置4的重量合计为63.25g;所述的左密封壳10和右密封壳12的重量合计为9.28g。如图7所示,所述的线圈盒3包括上线圈盒18和下线圈盒15,上线圈盒18和下线圈盒15通过螺钉紧固连接,线圈盒3内集成有供电电路板16、电池17和无线供能接收线圈,方便充、放电;所述的线圈盒3的外径为45.50mm,厚度为5.90mm,重量为22.65g。所述的上线圈盒18周向均布有若干手术线穿线耳孔8,植入生物体后其用来固定线圈盒3在生物体皮下的位置,防止线圈盒3的移位。所述的硅胶管2内设有钓鱼线和电线,既符合生物相容性要求又能保证强度和韧性;所述的钓鱼线两端分别固定在肛门括约肌假体和线圈盒3上;所述的电线连接供电电路板16和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与肛门括约肌假体中的传感器相连。本装置实施例通过在假体夹持机构1外侧安装密封外壳大大减少了与生物组织的接触面积,改善了机构外表面的光滑度,从而可以避免机构植入后因为组织排异性增生、粘连而导致的机构故障;同时通过在假体夹持机构1、左密封10、右密封壳12和线圈盒3上设置手术线穿线耳孔8实现肛门括约肌假体和直肠、盆腔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以及线圈盒3和皮下组织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有效防止机构植入后因为生物体的活动而造成的移位等问题。本实施例将控制电路板固定于驱动装置4内,缩小了整体装置的体积,将现有技术中控制电路板(内含电池)、线圈盒和肛门括约肌假体三个部件精简为密封假体(内含控制电路板)和线圈盒(内含电池)两个部件,重量减轻了37.5%,提高了移植成功率。如图8所示,现有技术会造成机构植入后生物组织沿着环间间隙生长,进而包覆住弧形摆动腿。阻止其运动。如图9所示,本装置通过密封外壳将括约肌假体和生物组织隔离开来,有效防止组织增生造成的机构故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密封壳保护型肛门括约肌假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壳保护型肛门括约肌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盒、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固定环、弧形摆动腿和下固定环的假体夹持机构以及包覆在假体夹持机构两侧的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其中: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固定连接,假体夹持机构在环状结构外侧沿轴向封装有驱动装置,弧形摆动腿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底部设有电线过线筒,电线过线筒穿过右密封壳通过硅胶管与线圈盒密封相连;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通过榫卯结构扣合并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的榫卯结构沿固定环轴向设置,并且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在内侧设有两条加强肋条,所述的加强肋条分别与上固定环下表面、下固定环上表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壳保护型肛门括约肌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盒、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固定环、弧形摆动腿和下固定环的假体夹持机构以及包覆在假体夹持机构两侧的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其中: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固定连接,假体夹持机构在环状结构外侧沿轴向封装有驱动装置,弧形摆动腿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底部设有电线过线筒,电线过线筒穿过右密封壳通过硅胶管与线圈盒密封相连;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通过榫卯结构扣合并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的榫卯结构沿固定环轴向设置,并且左密封壳和右密封壳在内侧设有两条加强肋条,所述的加强肋条分别与上固定环下表面、下固定环上表面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壳保护型肛门括约肌假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右密封壳相对于弧形摆动腿末端对应设有角状中空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壳保护型肛门括约肌假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密封壳和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国正吴浩鲁姗王志武靳文天周泽润姜萍萍刘大生赵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