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投加点双氧水法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970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09:46
一种多投加点双氧水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脱硫塔(7)、与填料脱硫塔连通并分别设置在填料脱硫塔前端和后端的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和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为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和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提供双氧水的双氧水供给系统;在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的逆喷循环泵(8)的前端、末端以及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的填料循环泵(10)末端分别设置有三个可一点投加或两点投加或多点同时投加的双氧水投加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双氧水分解产生泡沫影响系统稳定脱硫,直接提高双氧水利用率和节省设备、药剂投资费用。

A multi dosing hydrogen peroxide desulfurization device

A multi dosing hydrogen peroxide desulfurization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ller including desulfurization tower (7), connected with the desulfur tower packing and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front and rear of the desulfurization tower filler spraying device and hydrogen peroxide hydrogen peroxide cycle reverse circulation direct injection device, hydrogen peroxide and hydrogen peroxide cycle cycle reverse spraying device for direct injection device with hydrogen peroxide the supply system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reverse spraying circulating pump circulating reverse spraying device of hydrogen peroxide (8), the front end and the hydrogen peroxide circulating direct injection device of filler circulating pump (10) is arranged respectively at the end of the three can be a little dosage or two or more points at the same time adding dosage of hydrogen peroxide dos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decomposi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produce foam, influence the system stable desulfurization, direct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save the investment expenses of equipment and medica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投加点双氧水法脱硫装置
本技术属于有色冶炼及化工生产所产生烟气的SO2脱硫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有色冶炼、化工生产中产生大量的SO2对大气污染严重,我国投入运行常用的烟气脱硫方法有十几种,按脱硫产物是否回用可分为回收法和抛弃法;按照吸收SO2后吸收剂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再生法和非再生法(抛弃法);按脱硫剂和脱硫产物含水量的多少可分为湿法和干法,湿法是采用液体吸收剂如水或碱性溶液(或浆液)等洗涤以除去二氧化硫,干法是用粉状或粒状吸收剂、吸附剂或催化剂以除去SO2。湿法脱硫稳定、效率较高,应用最为广泛。湿法脱硫中采用双氧水脱硫技术成熟、运行稳定费用低、原料来源方便、不产生污染源转移。但在冶炼烟气制酸行业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双氧水在使用过程中实际有效利用率低,容易分解产生泡沫,影响脱硫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二是双氧水投加点单一,针对冶炼烟气制酸烟气波动大、成分复杂等特点,其适应能力不足,脱硫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技术存在的不足和潜在难题,提供一种运行更稳定,双氧水有效利用率更高、复杂烟气工况适应能力更强的双氧水脱硫装置。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一种多投加点双氧水法脱硫装置,包括填料脱硫塔、与填料脱硫塔连通并分别设置在填料脱硫塔前端和后端的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和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为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和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提供双氧水的双氧水供给系统;所述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包括安装在填料脱硫塔中部的逆喷喷头、连接在逆喷喷头上的逆喷管、连接填料脱硫塔底部和逆喷喷头的逆喷回路、设置于逆喷回路上的逆喷循环泵,逆喷回路与双氧水供给系统连接;在逆喷回路上还通过排液管路外接有稀硫酸储槽及稀硫酸排液泵;所述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包括填料循环泵、连接填料循环泵并通向填料脱硫塔内填料层顶部的填料供给管,填料供给管与双氧水供给系统连接;所述双氧水供给系统包括双氧水中间槽和双氧水供给管,在双氧水供给管连接双氧水中间槽的前段总管上设置有计量泵和流量计,计量泵连锁分别设置在填料脱硫塔前端和末端的SO2在线监测仪;双氧水供给管的后段分支为分别连接逆喷循环泵前端和后端以及填料供给管的三个支路,在三个支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分别在逆喷循环泵的前端、末端以及填料循环泵末端设置三个可一点投加或两点投加或三点同时投加的双氧水投加点。本技术所述逆喷循环泵为并联设置的两个或三个。计量泵也为并联设置的两个或三个。填料循环泵也为并联设置的两个或三个。稀硫酸排液泵为并联设置的两个。采用本技术装置,含SO2的制酸尾气垂直进入逆喷管,与逆向的大口径开孔无堵塞逆喷喷头喷出的含有双氧水的循环液进行逆向接触,通过高传质形成高湍流的驻波泡沫区,泡沫区迅速冷却烟气,并捕集制酸尾气中大部分SO2后被双氧水氧化吸收形成硫酸液滴进入填料脱硫塔内形成稀硫酸,吸收后的烟气进入填料脱硫塔内的填料层与填料循环泵喷淋的循环液再次接触,对SO2进行二次吸收,确保脱硫装置的稳定性,增强双氧水法对烟气脱硫的适应能力。由于双氧水的物理性质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受稀酸的浓度及PH值、循环酸温、循环酸中溶解的微量Fe2+、Cu2+、Mn2+金属离子的影响而发生部分氧化分解,双氧水在填料脱硫塔内与循环液混合时间长,延长了双氧水与循环液的接触时间,部分双氧水与吸收液混合时发生分解,导致其利用率低,增加了双氧水的投加量。因此,本技术在逆喷循环泵前端设置双氧水投加点,双氧水投加后立即进入逆喷循环泵叶轮快速搅动混匀,直接与烟气逆向接触,可充分的发挥双氧水的效果。在逆喷循环泵后端设置双氧水投加点,当制酸尾气SO2浓度突然升高,双氧水溶液可最大量最短时间内与烟气逆向接触,确保尾气中SO2浓度可在达标范围。在双氧水直喷装置的填料循环泵末端投加双氧水,可增加系统的环保保险系数,且能对系统精确控制出口SO2浓度。本技术的双氧水供给系统利用SO2在线监测仪进行提前预判,提前调整双氧水计量泵的投加量,达到精确控制尾排SO2浓度,系统稳定达标排放。与现有冶炼烟气制酸同类技术相比,本技术可有效避免双氧水分解产生泡沫影响系统稳定脱硫,直接提高双氧水实际利用率和节省设备、药剂投资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双氧水中间槽;2、计量泵;3、稀硫酸储槽;4、稀硫酸排液泵;5、逆喷管;6、双折流板除雾器;7、填料脱硫塔;8、逆喷循环泵;9、逆喷喷头;10、填料循环泵;11、螺旋喷头;12、填料层;13、流量计;14、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第三阀门;17、逆喷回路;18、排液管路;19、填料供给管;20、双氧水供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结构示意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填料脱硫塔7、与填料脱硫塔连通并分别设置在填料脱硫塔前端和后端的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和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为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和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提供双氧水的双氧水供给系统。填料脱硫塔与现有技术结构的脱硫塔基本相同,其内中部设有填料层12,上部设有双折流板除雾器6。所述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包括安装在填料脱硫塔7中部的逆喷喷头9、连接在逆喷喷头上的逆喷管5、连接填料脱硫塔7底部和逆喷喷头9的逆喷回路17、设置于逆喷回路上的逆喷循环泵8,逆喷回路17与双氧水供给系统连接。所述逆喷喷头9为逆向的大口径开孔无堵塞逆喷喷头。在逆喷回路17上还通过排液管路18外接有稀硫酸储槽3及稀硫酸排液泵4。所述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包括填料循环泵10、连接填料循环泵并通向填料脱硫塔内填料层12顶部的填料供给管19,通过填料供给管末端的螺旋喷头11将填料送入填料脱硫塔7内,填料供给管与双氧水供给系统连接。所述双氧水供给系统包括双氧水中间槽1和双氧水供给管20,在双氧水供给管20连接双氧水中间槽1的前段总管上设置有计量泵2和流量计13,计量泵2连锁分别设置在填料脱硫塔7前端和末端的SO2在线监测仪;双氧水供给管的后段分支为分别连接逆喷循环泵8前端和后端以及填料供给管19的三个支路,在三个支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和第三阀门16,构成分别在逆喷循环泵8的前端、末端以及填料循环泵10末端设置三个双氧水投加点的系统,可根据生产实际采用一点投加双氧水或两点同时投加双氧水或三点同时投加双氧水。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和第三阀门16通常采用气动阀门。根据实际需要,逆喷循环泵8可并联设置两个或三个,计量泵2也可并联设置两个或三个。填料循环泵10也可并联设置两个或三个。稀硫酸排液泵4一般最多并联设置两个。本技术工作时,温度为70℃左右的制酸尾气进入逆喷管5,与逆向的大口径开孔无堵塞逆喷喷头9喷出的含有双氧水的循环液进行逆向接触,通过高传质形成高湍流的驻波泡沫区,泡沫区迅速冷却烟气,进行一次吸收,其中烟气中90%的SO2被双氧水氧化吸收为稀硫酸进入填料脱硫塔7内形成稀硫酸,吸收后的烟气进入双氧水直喷装置的填料层12与填料循环泵10喷淋的循环液再次接触,对SO2进行二次吸收,确保脱硫效率的稳定性。双氧水储预存在双氧水中间槽1内,根据需要进行投加。实际运行过程中,双氧水投加点可一点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投加点双氧水法脱硫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投加点双氧水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脱硫塔(7)、与填料脱硫塔连通并分别设置在填料脱硫塔前端和后端的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和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为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和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提供双氧水的双氧水供给系统;所述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包括安装在填料脱硫塔(7)中部的逆喷喷头(9)、连接在逆喷喷头上的逆喷管(5)、连接填料脱硫塔(7)底部和逆喷喷头(9)的逆喷回路(17)、设置于逆喷回路上的逆喷循环泵(8),逆喷回路(17)与双氧水供给系统连接;在逆喷回路(17)上还通过排液管路(18)外接有稀硫酸储槽(3)及稀硫酸排液泵(4);所述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包括填料循环泵(10)、连接填料循环泵并通向填料脱硫塔内填料层(12)顶部的填料供给管(19),填料供给管与双氧水供给系统连接;所述双氧水供给系统包括双氧水中间槽(1)和双氧水供给管(20),在双氧水供给管(20)连接双氧水中间槽(1)的前段总管上设置有计量泵(2)和流量计(13),计量泵(2)连锁分别设置在填料脱硫塔(7)前端和末端的SO2在线监测仪;双氧水供给管的后段分支为分别连接逆喷循环泵(8)前端和后端以及填料供给管(19)的三个支路,在三个支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和第三阀门(16),分别在逆喷循环泵(8)的前端、末端以及填料循环泵(10)末端设置三个可一点投加或两点投加或三点同时投加的双氧水投加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投加点双氧水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脱硫塔(7)、与填料脱硫塔连通并分别设置在填料脱硫塔前端和后端的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和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为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和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提供双氧水的双氧水供给系统;所述双氧水循环逆喷装置包括安装在填料脱硫塔(7)中部的逆喷喷头(9)、连接在逆喷喷头上的逆喷管(5)、连接填料脱硫塔(7)底部和逆喷喷头(9)的逆喷回路(17)、设置于逆喷回路上的逆喷循环泵(8),逆喷回路(17)与双氧水供给系统连接;在逆喷回路(17)上还通过排液管路(18)外接有稀硫酸储槽(3)及稀硫酸排液泵(4);所述双氧水循环直喷装置包括填料循环泵(10)、连接填料循环泵并通向填料脱硫塔内填料层(12)顶部的填料供给管(19),填料供给管与双氧水供给系统连接;所述双氧水供给系统包括双氧水中间槽(1)和双氧水供给管(20),在双氧水供给管(20)连接双氧水中间槽(1)的前段总管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万立蔡兵杨洪才陈珑文李正中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