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线防脱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918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线防脱结构及汽车,所述拉线防脱结构包括:拉线;设置在所述拉线一端的圆柱头;固设在所述拉线上的锥形套头,所述锥形套头具有一呈锥体状的锥形头部;以及,用于与所述锥形套头配合的配合结构,所述配合结构具有一与所述锥形头部结构相匹配的锥形通道,在所述锥形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拉线进入所述锥形通道内的侧开口,所述锥形头部插入至所述锥形通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拉线防脱结构,采用插入式结构,安装便利、快捷,有效提升装配效率,有效防止拉线脱出。

Pull wire anti stripping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able anti dropping structure and the cable car, locking structure includes: pull; cylinder head arranged on one end of the cable; the conical sleeve is fixedly arranged in the head on the cable, the conical sleeve head has a conical head cone; and for cone from the set of matched structure with the head, the complex structure has a tapered channel with the conical head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tapered channel on the side wall for pulling into the tapered channel within the side opening of the conical head inserted into the tapered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n inserting structure, the installation is convenient and fast, the assembly efficiency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 pull out of the pull wire is effectively preven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线防脱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拉线防脱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拉线作为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连接结构,能有效传递力和行程,形式结构也趋于多样化。传统拉线卡接结构,存在如下问题:一、传统拉线卡接结构,采用卡口过盈配合,为避免装配困难,过盈量需要根据卡接结构料厚、材质不同而进行细微调整,期间,还会产生额外修模费用、修模周期;二、传统拉线卡接结构,由于制造精度、尺寸公差等存在,过盈量会随着不同产品出现波动,同时卡接力也会出现不同程度波动,随着使用次数增加,卡接力会出现一定程度衰减,当Y向分力大于卡接力时,容易引发拉线脱出,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线防脱结构及汽车,采用插入式结构,安装便利、快捷,有效提升装配效率,有效防止拉线脱出。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拉线防脱结构,包括:拉线;设置在所述拉线一端的圆柱头;固设在所述拉线上的锥形套头,所述锥形套头具有一呈锥体状的锥形头部;以及,用于与所述锥形套头配合的配合结构,所述配合结构具有一与所述锥形头部结构相匹配的锥形通道,在所述锥形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拉线进入所述锥形通道内的侧开口,所述锥形头部插入至所述锥形通道内。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头部包括靠近所述圆柱头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圆柱头的第二端;其中,所述锥形头部的外周壁上设有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延伸的多个斜槽,所述锥形通道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斜槽配合的多个凸棱。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头部包括靠近所述圆柱头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圆柱头的第二端;其中,所述锥形头部的外周壁上设有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延伸的多个凸棱,所述锥形通道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凸棱配合的多个斜槽。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头部的第一端端面积小于所述锥形头部的第二端端面积。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套头还包括一呈圆柱体的柱形部,其中所述柱形部连接在所述锥形头部的第二端。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拉线防脱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拉线防脱结构,采用插入式结构,安装便利、快捷,有效提升装配效率,有效防止拉线脱出。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拉线防脱结构拉线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提供的拉线防脱结构的锥形套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提供的拉线防脱结构的锥形套头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本技术提供的拉线防脱结构的配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表示本技术提供的拉线防脱结构的配合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6表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拉线防脱结构拉线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线防脱结构,包括:拉线100;设置在所述拉线100一端的圆柱头200;固设在所述拉线100上的锥形套头300,所述锥形套头300具有一呈锥体状的锥形头部301;以及,用于与所述锥形套头300配合的配合结构400,所述配合结构400具有一与所述锥形头部301结构相匹配的锥形通道,在所述锥形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拉线100进入所述锥形通道内的侧开口401,所述锥形头部301插入至所述锥形通道内。本技术提供的拉线防脱结构,在拉线100安装时,先将圆柱头200装入驱动机构或执行机构内,所述配合结构400固定在车身,用力撑开拉线100,将所述圆柱头200与所述锥形套头300之间的拉线100通过所述配合结构400上的侧开口401而进入到所述配合结构400的锥形通道内,释放拉线100的同时,将锥形套头300的锥形头部301插入至所述配合结构400的锥形通道内。由此可见,本技术所提供的拉线防脱结构采用插入式结构,安装便利、快捷,有效提升装配效率,且能够有效防止拉线100脱出。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所述锥形头部301包括靠近所述圆柱头200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圆柱头200的第二端;其中,所述锥形头部301的外周壁上设有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延伸的多个斜槽302,所述锥形通道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斜槽302结构配合的多个凸棱402。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所述锥形头部301上设置斜槽,在所述锥形通道内设置凸棱,可以根据不同产品改变斜槽和凸棱的宽度、深度,有效防止错装。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锥形头部301的外周壁上设有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延伸的多个凸棱,所述锥形通道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凸棱配合的多个斜槽。此外,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锥形头部301的第一端端面积小于所述锥形头部301的第二端端面积。此外,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锥形套头300还包括一呈圆柱体的柱形部302,其中所述柱形部302连接在所述锥形头部301的第二端。本技术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高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拉线防脱结构。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拉线防脱结构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线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线;设置在所述拉线一端的圆柱头;固设在所述拉线上的锥形套头,所述锥形套头具有一呈锥体状的锥形头部;以及,用于与所述锥形套头配合的配合结构,所述配合结构具有一与所述锥形头部结构相匹配的锥形通道,在所述锥形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拉线进入所述锥形通道内的侧开口,所述锥形头部插入至所述锥形通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线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线;设置在所述拉线一端的圆柱头;固设在所述拉线上的锥形套头,所述锥形套头具有一呈锥体状的锥形头部;以及,用于与所述锥形套头配合的配合结构,所述配合结构具有一与所述锥形头部结构相匹配的锥形通道,在所述锥形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拉线进入所述锥形通道内的侧开口,所述锥形头部插入至所述锥形通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头部包括靠近所述圆柱头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圆柱头的第二端;其中,所述锥形头部的外周壁上设有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延伸的多个斜槽,所述锥形通道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斜槽配合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