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树本专利>正文

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885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及其用途,属于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及其用途技术领域。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物质按重量份组成,不饱和聚脂树脂25-40份,悬浮聚苯乙烯6-8份,6-10mm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1-29份,按1∶1混合的500目和150目的碳酸钙30-40份,过氧化苯甲酰树丁脂0.3-0.5份,脱硬脂酸锌1-1.7份,活性氧化镁0.2-0.6份;用途特征在于: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为应用于乒乓球台面上。具有抗老化、抗冲击、耐候等性能,坚固、可全天候使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及其用途,属于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现有的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配方组份多由不饱和聚酯树脂20-25%、低收缩添加剂8-10%、固化剂0.3-0.5%、脱模剂1-1.7%、25-50mm无碱无捻玻纤粗纱21--29%、325目填料碳酸钙30-40%组成;其主要用途为作原料制作板材,因配方组成中低收缩添加剂仅能使收缩率降至0.5-1%,填料微粒大小相同,微料间有间隙,玻纤粗纱长度过长流动性差,导致制品整体密度不均的原因,造成制品易因收缩而变形和弯曲,且材质发脆,在正形过程中边缘易有裂纹,降低了制品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及其用途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抗老化、抗冲击、耐侯等性能,坚固、可全天侯使用特点的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及其用途。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物质按重量份组成,不饱和聚脂树脂25-40份,悬浮聚苯乙烯6-8份,6-10mm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1-29份,按1∶1混合的500目和150目的碳酸钙30-40份,过氧化苯甲酰树丁脂0.3-0.5份,脱硬脂酸锌1-1.7份,活性氧化镁0.2-0.6份。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配方按重量份更进一步为不饱和聚脂树脂30-35份,悬浮聚苯乙烯5-7份,7-9mm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3-25份,按1∶1混合的500目和150目的碳酸钙33-39份,过氧化苯甲酰树丁脂0.2-0.4份,脱硬脂酸锌1.1-1.5份,活性氧化镁0.3-0.5份; 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配方按重量份更进一步为不饱和聚脂树脂32份,悬浮聚苯乙烯为6份,8mm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4份,按1∶1混合的500目和150目的碳酸钙36份,过氧化苯甲酰树丁脂0.3份,脱硬脂酸锌1.3份,活性氧化镁0.4份。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用途为应用于乒乓球台面上。本专利技术的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的玻璃纤维长度短,流动性好;填料目数不同,减少了微粒间空隙;采用的悬浮聚苯乙烯收缩率低;所以经模压成型后,具有抗老化、抗冲击、耐侯等性能,坚固、可全天侯使用的特点;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比较完整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本实施例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及其用途其配方按重量份为不饱和聚脂树脂25Kg,悬浮聚苯乙烯8Kg,6mm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9Kg,按1∶1混合的500目和150目的碳酸钙35.8Kg,过氧化苯甲酰树丁脂0.3Kg,脱硬脂酸锌1.7Kg,活性氧化镁0.2Kg;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用途为应用于乒乓球台面上。本实施例的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具有抗老化、抗冲击、耐侯等性能,坚固、可全天侯使用的特点。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一种比较完整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本实施例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及其用途其配方按重量份为不饱和聚脂树脂40Kg,悬浮聚苯乙烯6Kg,10mm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1.9Kg,按1∶1混合的500目和150目的碳酸钙30Kg,过氧化苯甲酰树丁脂0.5Kg,脱硬脂酸锌1Kg,活性氧化镁0.6Kg;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用途为应用于乒乓球台面上。本实施例的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具有抗老化、抗冲击、耐侯等性能,坚固、可全天侯使用的特点。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一种比较完整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本实施例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及其用途其配方按重量份为不饱和聚脂树脂29.6Kg,悬浮聚苯乙烯7Kg,7mm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1Kg,按1∶1混合的500目和150目的碳酸钙40Kg,过氧化苯甲酰树丁脂0.4Kg,脱硬脂酸锌1.5Kg,活性氧化镁0.5Kg;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用途为应用于乒乓球台面上。本实施例的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具有抗老化、抗冲击、耐侯等性能,坚固、可全天侯使用的特点。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一种比较完整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本实施例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及其用途其配方按重量份为不饱和聚脂树脂35Kg,悬浮聚苯乙烯5Kg,8mm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5Kg,按1∶1混合的500目和150目的碳酸钙33Kg,过氧化苯甲酰树丁脂0.4Kg,脱硬脂酸锌1.2Kg,活性氧化镁0.4Kg。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用途为应用于乒乓球台面上。本实施例的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具有抗老化、抗冲击、耐侯等性能,坚固、可全天侯使用的特点。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一种比较完整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本实施例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及其用途其配方按重量份为不饱和聚脂树脂30Kg,悬浮聚苯乙烯6.4Kg,9mm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3Kg,按1∶1混合的500目和150目的碳酸钙39Kg,过氧化苯甲酰树丁脂0.2Kg,脱硬脂酸锌1.1Kg,活性氧化镁0.3Kg。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用途为应用于乒乓球台面上。本实施例的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具有抗老化、抗冲击、耐侯等性能,坚固、可全天侯使用的特点。实施例6,本专利技术一种比较完整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本实施例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及其用途其配方按重量份为不饱和聚脂树脂32Kg,悬浮聚苯乙烯6Kg,8mm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4Kg,按1∶1混合的500目和150目的碳酸钙36Kg,过氧化苯甲酰树丁脂0.3Kg,脱硬脂酸锌1.3Kg,活性氧化镁0.4Kg。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用途为应用于乒乓球台面上。本实施例的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具有抗老化、抗冲击、耐侯等性能,坚固、可全天侯使用的特点。权利要求1.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物质按重量份组成,不饱和聚脂树脂25-40份,悬浮聚苯乙烯6-8份,6--10mm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1-29份,按1∶1混合的500目和150目的碳酸钙30-40份,过氧化苯甲酰树丁脂0.3-0.5份,脱硬脂酸锌1-1.7份,活性氧化镁0.2-0.6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物质按重量份组成,不饱和聚脂树脂30-35份,悬浮聚苯乙烯5-7份,7-9mm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3-25份,按1∶1混合的500目和150目的碳酸钙33-39份,过氧化苯甲酰树丁脂0.2-0.4份,脱硬脂酸锌1.1-1.5份,活性氧化镁0.3-0.5份。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物质按重量份组成,不饱和聚脂树脂32份,悬浮聚苯乙烯为6份,8mm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4份,按1∶1混合的500目和150目的碳酸钙36份,过氧化苯甲酰树丁脂0.3份,脱硬脂酸锌1.3份,活性氧化镁0.4份。4.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物质按重量份组成,不饱和聚脂树脂25-40份,悬浮聚苯乙烯6-8份,6--10mm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1-29份,按1∶1混合的500目和150目的碳酸钙30-40份,过氧化苯甲酰树丁脂0.3-0.5份,脱硬脂酸锌1-1.7份,活性氧化镁0.2-0.6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本
申请(专利权)人:李树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