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圆形扩束光纤接触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502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度圆形扩束光纤接触件,包括接触件、光缆、灌封胶及防护套,所述光缆由接触件的阶梯光纤孔穿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接触件与微透镜一体式的设计结构,由接触件自身的结构精度保证光缆的光纤端面与微透镜的耦合效率,解决了传统透镜与光纤耦合效率低下的现状;采用两件对称设计的接触件互连,简化了光纤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结构;采用250微米微透镜间距的设计,使通过光纤通道的光纤密度得以提升,比传统陶瓷插芯扩束接触件的密度提高一个数量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制作成本降低,光信号传输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圆形扩束光纤接触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连接
,尤其是一种高密度圆形扩束光纤接触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物理接触型光纤连接器在灰尘较多或者强振动冲击的环境下使用存在致命的缺陷。例如,单模光纤在传输过程中,10微米直径的灰尘足以阻挡光学通信。而在端面受到污染或损伤的情况下,物理接触对接可导致光纤对接端面损坏“传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工程师们研发了扩束光纤连接器。扩束光纤连接器通过将光束折射放大成平行光或特殊角度光束在空间中传输,使之不易受灰尘影响,由于光学端面不接触,避免了对接端面的损坏“传染”。现有技术典型的光纤扩束连接器一般包括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内设置有接触件,接触件一般为光纤准直器形式。存在的问题是,准直器结构由外侧的保护套筒,且保护套筒的一端设有透镜,另一端设有陶瓷插芯,陶瓷插芯与透镜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导致该结构产品耦合效率低,体积大,难以满足高密度光纤传输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高密度圆形扩束光纤接触件,本专利技术采用两件对称设计的接触件互连,简化了光纤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结构,采用接触件与微透镜一体式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密度圆形扩束光纤接触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密度圆形扩束光纤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接触件(1)、光缆(2)、灌封胶(3)及防护套(4),所述接触件(1)由前柱体(11)、中部法兰(12)及后柱体(13)三段构成的柱状体,接触件(1)的径向在前柱体(11)上依次设有第一灌胶槽(14)、第二灌胶槽(15)及定位凸键(16),接触件(1)的轴向在前柱体(11)端面以中心点对称设有光传输凹槽(17)、在光传输凹槽(17)与第一灌胶槽(14)之间设有微透镜(211),在第一灌胶槽(14)与第二灌胶槽(15)之间与微透镜(211)对应设有光纤通道(18),在第二灌胶槽(15)至后柱体(13)的端面之间设有截面为扁方的阶梯光纤孔(19);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圆形扩束光纤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接触件(1)、光缆(2)、灌封胶(3)及防护套(4),所述接触件(1)由前柱体(11)、中部法兰(12)及后柱体(13)三段构成的柱状体,接触件(1)的径向在前柱体(11)上依次设有第一灌胶槽(14)、第二灌胶槽(15)及定位凸键(16),接触件(1)的轴向在前柱体(11)端面以中心点对称设有光传输凹槽(17)、在光传输凹槽(17)与第一灌胶槽(14)之间设有微透镜(211),在第一灌胶槽(14)与第二灌胶槽(15)之间与微透镜(211)对应设有光纤通道(18),在第二灌胶槽(15)至后柱体(13)的端面之间设有截面为扁方的阶梯光纤孔(19);所述光缆(2)经剥离护套后露出一段裸光纤(21)、并经激光切割裸光纤(21)形成光纤端面(22);所述光缆(2)由接触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钦高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