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451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变流器,包括采用并柜方式的柜体,所述柜体包括支撑柜体的底架、竖梁以及安装横梁;所述竖梁将柜体纵向划分成不同的腔体,所述安装横梁将每一腔体横向分隔成不同的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中分别设有热交换器组件、主变流器模块、辅助变流器模块、支撑电容以及DCU机箱;所述热交换器组件设置在中间的安装区域中;所述主变流器模块关于热交换器组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辅助变流器模块、支撑电容、DCU机箱均安装在柜体的上部;以最中间的竖梁为界,所述辅助变流器模块、支撑电容、DCU机箱在各并柜中的位置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简化结构的同时也确保了足够的强度,安装和维修方便、散热均匀、美观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变流器
本技术涉及变流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变流器。
技术介绍
变流器作为机车最重要的部分,随着机车的逐渐轻量化,对结构方面的重量、强度以及体积要求也越来越高。变流器作为大型的功率柜体,后期的维护也是重中之重,很多变流器设计合理,但是维修过程非常复杂,维修成本很高。传统变流器的功率密度很大,各部分的功率器件在大功率工作情况下,对变流器整体的散热要求很高,在变流器结构设计中,稍不注意,造成局部过热就会大幅影响部件寿命。例如传统变流器的放电电阻组件采用风冷方式,常常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放电电阻出现开路、阻值异常等故障。同时,机车正常运行工况下的振动很大,这对变流器柜体的结构设计的要求很高,否则很可能影响到机车整体的可靠性。此外,传统变流器的功率模块使用正负极分离的母排相连接,母排呈L型、Z型和八字形等,由于折弯处较多,杂散电感较大;除去L和Z型母排,其余非常规形状的母排表面很难制作绝缘层,有很大可能形成正负放电的情况。并且,线缆的长度、粗细,在电路中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杂散电感的数值,杂散电感很容易产生电压尖峰,对变流器整体的运行稳定性影响很大。本说明书中,IGBT: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变流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变流器,包括采用并柜方式的柜体,所述柜体包括支撑柜体的底架、竖梁以及安装横梁;所述竖梁将柜体纵向划分成不同的腔体,所述安装横梁将每一腔体横向分隔成不同的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中分别设有热交换器组件、主变流器模块、辅助变流器模块、支撑电容以及DCU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组件设置在中间的安装区域中;所述主变流器模块关于热交换器组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辅助变流器模块、支撑电容、DCU机箱均安装在柜体的上部;以最中间的竖梁为界,所述辅助变流器模块、支撑电容、DCU机箱在各并柜中的位置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变流器,包括采用并柜方式的柜体,所述柜体包括支撑柜体的底架、竖梁以及安装横梁;所述竖梁将柜体纵向划分成不同的腔体,所述安装横梁将每一腔体横向分隔成不同的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中分别设有热交换器组件、主变流器模块、辅助变流器模块、支撑电容以及DCU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组件设置在中间的安装区域中;所述主变流器模块关于热交换器组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辅助变流器模块、支撑电容、DCU机箱均安装在柜体的上部;以最中间的竖梁为界,所述辅助变流器模块、支撑电容、DCU机箱在各并柜中的位置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变流器模块和支撑电容通过复合母排相连;所述主变流器模块包括模块化的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两者的对外接口一致;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与逆变模块的输入通过复合母排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逆变模块输出电流传感器,所述柜体中下部设有电连接压塑件,柜体底部设有出线板;所述逆变模块输出电流传感器安装在电连接压塑件上,并与出线板相互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一侧上设有重载连接器,所述重载连接器连接控制线出线以及MVB网络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设有模块安装架,所述模块安装架的上方、下方共设有一对固定在安装横梁上的滑轨;所述主变流器模块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宾川李鹏饶艺伟陈侃邹白苏冯秋实郭君博李玉鹏范斌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