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17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框、门扇、闭锁组件和底部密封机构,门框的下门槛与地面齐平,闭锁组件包括侧锁头和第一驱动装置,该侧锁头连接于门扇,该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驱动杆连接于两端连接侧锁头的第一传动杆的中央;底部密封机构包括下锁头、密封梁、销轴,下锁头可驱动地连接于门扇,密封梁内固定有贯通的锁头套筒,销轴穿过下锁头和锁头套筒伸出以将密封梁与下锁头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扇防护密闭门的门槛与地面齐平,不需要在战时安装活门槛、便于平时通行,能实现战时快速关闭到位和防护密闭功能;下锁头与锁孔的配合,增强密封可靠性,提升抗冲击性能;闭锁组件中的设置使得操作简便,实现快速启闭。

Single entry protection close door for entrance and ex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ingle entrance door protective sealing door, comprising a door frame, door, locking assembly and bottom sealing mechanism, a lower threshold and the ground frame is flush with the side lock and the locking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driving device, the side lock is connected to the door,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through the first drive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driving rod on both ends of the connecting side of the central lock; the bottom seal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lower lock, sealed beam, a pin shaft, under lock can drive connected to the door, a lock sleeve through the fixed beam seal, a pin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lock and the lock sleeve extends to lower sealing beam and the lower lock head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threshold and ground the single fan protective sealing door flush, do not need to install live in wartime threshold, the usual traffic, can achieve rapid closure in place and protective closure function wartime; with a lock head and a lock hole, enhance sealing reliability, enhance the anti impact performance; locking component in the setting of the simple operation, to achieve rapid opening and clo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防孔口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
技术介绍
出入口单扇人防门,大多用于孔口尺寸较小的人员疏散通道,现有设备多数采用的方案是活门槛结构如图1所示,即平时不安装门槛101,战时需要关闭人防门102时再进行活门槛101的安装,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设计简单,不用单独设计密封机构,但是战时转换速度慢,需要现场安装活门槛101,并且活门槛101在储存时容易出现破损和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以在无门槛的情况下实现门的快速启闭和防护密闭,密封可靠,抗冲击性能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框组件、门扇、闭锁组件和底部密封机构,门框组件具有侧门框和下门槛,门扇通过闭锁组件锁定于门框组件的侧门框上,门扇和下门槛之间的密封通过底部密封机构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槛与地面齐平,闭锁组件包括侧锁头和驱动其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该侧锁头连接于门扇,该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驱动杆连接于第一传动杆的中央,该第一传动杆的两端侧锁头,侧门框上具有锁孔,侧锁头可脱开地锁定于该锁孔内;底部密封机构包括下锁头、密封梁、销轴,下锁头可驱动地连接于门扇,密封梁内固定有贯通的锁头套筒,销轴穿过下锁头和锁头套筒伸出以将密封梁与下锁头固定连接,下门槛上具有锁孔,从锁头套筒中伸出的下锁头可脱开地锁定于该锁孔内。所述第一传动杆沿竖向排布在门扇的左右两侧,所述侧锁头垂直连接在第一传动杆的上下两端,且下锁头竖向排布在所述门扇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杆包括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相连的螺杆套筒和插设于该螺杆套筒另一端且具有与其匹配的内螺纹的横向螺杆,螺杆套筒由紧固件固定于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横向螺杆由固定接头连接于第一传动杆。所述侧锁头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下锁头的数量为两个。密封梁面对门扇的一侧焊接有扁钢,门扇面对密封梁的一侧固定有密封胶条,该扁钢挤压密封胶条形成密封。所述密封梁为H型钢,其面对门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挡板,该第一密封挡板垂直于密封梁的两翼板延伸并且将两翼板连接起来,扁钢焊接于该第一密封挡板的面对门扇的一侧。所述锁头由固定在门扇内面板上的锁座约束其运动方向。靠近该密封梁的门扇的内面板上设有加强钩。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减速机,且所述底部密封机构还包括驱动下锁头的第二减速机。所述侧门框与密封梁之间设有侧密封胶块和侧边刀口,侧密封胶块通过焊接于侧门框的竖直的第二密封挡板和螺钉固定在侧门框和下门槛的连接处,密封梁靠近侧门框的一端的突出的部位形成为侧边刀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的门槛与地面齐平,不需要在平时拆卸而在战时安装活门槛,其底部密封采用单独驱动装置,驱动密封梁上下运动,在无门槛的情况下达到了内外密闭隔绝的目的,从而既没有突出地面的门槛、便于平时通行,又能加快战时转换速度,在战时快速关闭到位,实现防护和密闭功能;同时密封组件的锁头与下门槛锁孔的配合,增强密封组件与门扇内面板及下门槛的密封可靠性,提升底部密封梁的抗冲击性能;闭锁组件中的设置使得该单门扇可以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关闭,操作简便,误差小且位移可靠,而且实现快速启闭。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防护密闭门的活门槛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如图2所示的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的门扇胶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沿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如图2所示的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的底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的结构示意图,该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框组件1、门扇2、闭锁组件3和底部密封机构4。门框组件1包括通过螺钉固定设置的侧门框11、上门框12,以及与地面齐平的下门槛13,其中,侧门框11和下门槛13上均设有锁孔,用于容置闭锁组件3的锁头。门扇2为一个独立的门扇,且具有内面板24。门扇2通过闭锁组件3锁定于门框组件1的侧门框11上。门扇2和下门槛13之间的密封通过底部密封机构4实现。所述闭锁组件3包括四个侧锁头32,和一个驱动其横向运动的第一减速机31,该侧锁头32分别对称排布在靠近门扇2的四角处,由固定在门扇内面板24上的侧锁座321约束,使侧锁头32沿水平方向运动。该第一减速机31左右两端各连接一水平的第一驱动杆33。该第一驱动杆33包括一端与第一减速机31相连的螺杆套筒331和插设于该螺杆套筒331另一端且具有与其匹配的内螺纹的横向螺杆332,螺杆套筒331由一个紧固件固定于第一减速机31的输出端。所述横向螺杆332通过固定接头35连接于一竖向的排布在门扇2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传动杆34的中央。该第一传动杆34的两端垂直连接侧锁头32。由此,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带动螺杆套筒331转动,带动该第一驱动杆33的横向螺杆332相对于螺杆套筒331伸缩,并带动侧锁头32朝向侧门框11伸出或缩回。所述底部密封机构4包括下锁头41、密封梁42、销轴43和第二减速机44。下锁头41通过下锁座411连接于门扇2的内面板24上,并可在第二减速机44的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第二减速机44和下锁头41之间通过传动组件相连,包括一竖向的第二驱动杆45,该第二驱动杆45包括一端与第二减速机44相连的第二螺杆套筒451和插设于该第二螺杆套筒451另一端且具有与其匹配的内螺纹的第二竖向螺杆452,第二竖向螺杆452通过固定接头35连接于一横向的第二传动杆46的中央。该第二传动杆46的两端悬垂连接下锁头41。由此,第二减速机44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螺杆套筒451转动,带动该第二驱动杆45的第二竖向螺杆452相对于第二螺杆套筒451伸缩,并带动下锁头41朝向下门槛13伸出或缩回。密封梁42设置于门扇2的底部,在对应于下锁头41的位置,密封梁42内焊接有贯通的锁头套筒421。下锁头41上具有第一销孔,锁头套筒421上具有第二销孔,销轴43依次穿过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伸出,以将下锁头41固定连接于锁头套筒421,从而将密封梁42相对固定于下锁头41并可随着下锁头41在竖直方向移动。靠近该密封梁42的门扇的内面板24上设有加强钩6,用于限制密封梁42与门扇内面板24的相对位置,保证底部密封机构4与门扇2的密封,同时当冲击波载荷较大情况下分担锁头承受的冲击力。该加强钩6的底座61通过螺栓与门扇内面板24连接,底座61底面不低于锁座411底面。下门槛13上具有锁孔(图未示),从锁头套筒421中伸出的下锁头41通过第二减速机44的驱动可以伸入该锁孔内并且从该锁孔内脱出,从而将门扇2相对于下门槛13锁紧或解锁。为了实现门扇的密封,如图3所示,门扇内面板24上设有胶条组件25。该胶条组件25包括设于门扇内面板24的上、下边缘及靠近侧门框11的一侧的Ω密封胶条251,该胶条251上表面边缘处设有压板252,多个长螺钉253穿过压板252和胶条251将其紧固在门扇上。优选地,下锁头41(如图3)的底表面采用斜面设计,当下锁头41逐渐进入下门槛13上的闭锁锁孔时,带动密封梁42产生朝向门扇2的运动趋势,从而挤压门扇2与Ω密封胶条251之间的密封。门扇关闭时,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框组件(1)、门扇(2)、闭锁组件(3)和底部密封机构(4),门框组件(1)具有侧门框(11)和下门槛(13),门扇(2)通过闭锁组件(3)锁定于门框组件(1)的侧门框(11)上,门扇(2)和下门槛(13)之间的密封通过底部密封机构(4)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槛(13)与地面齐平,闭锁组件(3)包括侧锁头(32)和驱动其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31),该侧锁头(32)连接于门扇(2),该第一驱动装置(31)通过第一驱动杆(33)连接于第一传动杆(34)的中央,该第一传动杆(34)的两端分别连接侧锁头(32),侧门框(11)上具有锁孔,侧锁头(32)可脱开地锁定于该锁孔内;底部密封机构(4)包括下锁头(41)、密封梁(42)、销轴(43),下锁头(41)可驱动地连接于门扇(2),密封梁(42)内固定有贯通的锁头套筒(421),销轴(43)穿过下锁头(41)和锁头套筒(421)而伸出以将密封梁(42)与下锁头(41)固定连接,下门槛(13)上具有锁孔,从锁头套筒(421)中伸出的下锁头(41)可脱开地锁定于该锁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框组件(1)、门扇(2)、闭锁组件(3)和底部密封机构(4),门框组件(1)具有侧门框(11)和下门槛(13),门扇(2)通过闭锁组件(3)锁定于门框组件(1)的侧门框(11)上,门扇(2)和下门槛(13)之间的密封通过底部密封机构(4)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槛(13)与地面齐平,闭锁组件(3)包括侧锁头(32)和驱动其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31),该侧锁头(32)连接于门扇(2),该第一驱动装置(31)通过第一驱动杆(33)连接于第一传动杆(34)的中央,该第一传动杆(34)的两端分别连接侧锁头(32),侧门框(11)上具有锁孔,侧锁头(32)可脱开地锁定于该锁孔内;底部密封机构(4)包括下锁头(41)、密封梁(42)、销轴(43),下锁头(41)可驱动地连接于门扇(2),密封梁(42)内固定有贯通的锁头套筒(421),销轴(43)穿过下锁头(41)和锁头套筒(421)而伸出以将密封梁(42)与下锁头(41)固定连接,下门槛(13)上具有锁孔,从锁头套筒(421)中伸出的下锁头(41)可脱开地锁定于该锁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34)沿竖向排布在门扇(2)的左右两侧,所述侧锁头(32)垂直连接在第一传动杆(34)的上下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入口单扇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33)包括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31)相连的螺杆套筒(331)和插设于该螺杆套筒(331)另一端且具有与其匹配的内螺纹的横向螺杆(332),螺杆套筒(331)由紧固件固定于第一驱动装置(31)的输出端,横向螺杆(332)由固定接头(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帆刘志超王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民防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