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A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682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型A

A composite A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wage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to a composite type 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A2/O生化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复合型A2/O生化池。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污水的处理工艺技术的革新已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发展的主要技术方向。目前的大型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处理厂处理工艺均工艺复杂、厂内各工段单体很多。各类污水处理工段分散设计,厂区内单体繁杂不利于控制运行及管理。同时因池体容积负荷较低,造成很多单体处理工段池体容积很大最终导致污水厂占地面积大、投资高等因素。目前国内基本绝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因投资高及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不设初沉池,造成后续生化处理工段运行难度大,实际造成污水厂排水不达标的问题。同时污水厂设计工艺一般均采用初沉池、生化池、二沉池分开设计,各单元独立运行,不理于现场管理及节约动力能耗。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设计生化池池体容积负荷低,池体大、耐冲击能力差等各类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污水处理行业的快速推动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布局合理、联动作业、生产效率高的一种复合型A2/O生化池。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型A2/O生化池,包括初沉池、生化池和二沉池,所述初沉池和二沉池分别设置在生化池两侧,所述生化池分隔为生化池进水区、生化池厌氧段、生化池缺氧区、缺氧区生物载体复合区、生化池好氧区、好氧区生物载体复合区;初沉池与生化池进水区,生化池与二沉池连通。所述初沉池上设有进水区,进水区与总进水管连通,初沉池通过初沉池排泥管与污泥泵房连接。污泥泵房上设有初沉池污泥泵和初沉池污泥管。所述初沉池、生化池和二沉池之间设有回流区。所述回流区通过回流泵与生化池缺氧区连通。所述回流区上设有二沉池进水区,二沉池进水区通过二沉池进水管进入二沉池。所述二沉池上设有二沉池出水区,二沉池出水区与出水管连通。所述生化池好氧区为半环形,生化池好氧区设在初沉池和二沉池一侧。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一种复合型A2/O生化池,包括初沉池、生化池和二沉池,初沉池和二沉池分别设置在生化池两侧,将多个池体拼装在一起,极大节省空间并提高生产效率,初沉池、二沉池整体结合一体化建设节约建设用地及工程投资。同时生化池分隔为生化池进水区、生化池厌氧段、生化池缺氧区、缺氧区生物载体复合区、生化池好氧区和好氧区生物载体复合区提高综合处理性能。少污水处理运行过程中的动力提升能耗,降低运行费用。提高池体处理容积负荷,从而减小传统工艺设计中的池体体积,节约用地的同时,减少建设投资。2、本专利技术将初沉池、A2/O生化池、二沉池的一体化复核,合理的利用水力流程、高程,将大大减小占地面积及动力能耗。同时整体工艺设计中涡流固定微生物曝气池生物载体与A2/O生化池的复核将提高池体容积复核20%,与传统A2/O生化池生化池对比可减小池体容积20%。3、污水原水进入一种复合型A2/O生化池初沉工段,经初沉池沉淀去除全部较大颗粒悬浮物及20%~30%的有机污染物,后自流进入A2/O生化池池体厌氧区,在厌氧段进行除磷脱氮后进入进入缺氧区进行反硝化生化处理,该段设置缺氧区生物载体复合区提高反硝化微生物总量,加强反硝化处理作用;经反硝化后的混合液再自流进入好氧区进行主要的生化处理去除其余的污染物,该段设置好氧区生物载体复合区提高好氧微生物总量,加强好氧生化处理作用。A2/O生化池池体出水再进入复核池体终端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后污水完成全部复合型A2/O生化池处理过程,可排入后续单独设置的消毒工段消毒后达标排放或是再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图中:初沉池进水区1、初沉池2、生化池进水区3、生化池厌氧段4、生化池缺氧区5、缺氧区生物载体复合区6、生化池好氧区7、好氧区生物载体复合区8、污泥泵房9、回流区10、二沉池11、二沉池进水区12、二沉池出水区13、污泥回流区14、回流泵15、初沉池污泥泵16、二沉池污泥泵17、回流污泥泵18、生化池总进水管19、进水区进水管20、初沉池排泥管21、生化池进水管22、内回流管23、二沉池排泥管24、二沉池进水管25、初沉池污泥管26、二沉池排泥管27、出水管28。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复合型A2/O生化池,包括初沉池2、生化池和二沉池11,所述初沉池2和二沉池11分别设置在生化池两侧,所述生化池分隔为生化池进水区3、生化池厌氧段4、生化池缺氧区5、缺氧区生物载体复合区6、生化池好氧区7、好氧区生物载体复合区8;初沉池2与生化池进水区3,生化池与二沉池11连通。所述初沉池2上设有进水区1,进水区1与总进水管19连通,初沉池2通过初沉池排泥管19与污泥泵房9连接。污泥泵房9上设有初沉池污泥泵16和初沉池污泥管26。所述初沉池2、生化池和二沉池11之间设有回流区10。所述回流区10通过回流泵15与生化池缺氧区5连通。所述回流区10上设有二沉池进水区12,二沉池进水区12通过二沉池进水管25进入二沉池11。所述二沉池11上设有二沉池出水区13,二沉池出水区13与出水管28连通。所述生化池好氧区7为半环形,生化池好氧区7设在初沉池2和二沉池11一侧。污水经复合型A2/O生化池总进水管19进入进水区1通过进水区进水管20进入初沉池2后进行主要悬浮颗粒物及各类污染物的初步沉淀处理。沉淀后污泥经初沉池排泥管19输送至污泥泵房9经初沉池污泥泵16及初沉池污泥管26排放指定污泥脱水工段。初沉池出水经通过生化池进水管22进入复合型A2/O生化池厌氧段4,在厌氧段进行脱氮除磷后流进缺氧区5及缺氧区生物载体复合区6进行反硝化脱氮。后进入好氧池7及好氧区生物载体复合区8进行COD、NH3-H等污染物的主要去除。部分混合液按比例控制溢流进入内回流区10经内回流泵15推流进入缺氧区5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其余混合液溢流进入二沉池11进水区12经二沉池进水管25进入二沉池11进行混合液泥水分离后,清水经二沉池11出水区13及出水管28进入后续单独设置的消毒工段消毒后达标排放或是再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二沉池11污泥经二沉池排泥管24排放至污泥泵房9,部分剩余污泥经二沉池11排泥泵及二沉池排泥管27排放指定污泥脱水工段。其余污泥经回流污泥泵18回流至生化池进水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型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型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A2/O生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沉池(2)、生化池和二沉池(11),所述初沉池(2)和二沉池(11)分别设置在生化池两侧,所述生化池分隔为生化池进水区(3)、生化池厌氧段(4)、生化池缺氧区(5)、缺氧区生物载体复合区(6)、生化池好氧区(7)、好氧区生物载体复合区(8);初沉池(2)与生化池进水区(3),生化池与二沉池(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A2/O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2)上设有进水区(1),进水区(1)与总进水管(19)连通,初沉池(2)通过初沉池排泥管(19)与污泥泵房(9)连接,污泥泵房(9)上设有初沉池污泥泵(16)和初沉池污泥管(2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A2/O生化池,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泉王刚李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金桥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