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用起吊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533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用起吊车。该施工用起吊车包括:车体、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液压缸、固定在液压缸上端的横梁、设置在横梁上的起吊电机及吊绳。其中,车体中部具有嵌套设置在车体内的第一转盘,上端面具有呈环形设置的第二转盘;液压缸下端嵌套配合在第一转盘内,上端侧壁上固定一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气缸,气缸端部连接一拉杆,吊绳贯穿拉杆端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满足一次性运输大量物质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Crane for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rane for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crane includes a body, the lifting motor and hydraulic cylinder, vertical sling crossbeam, a fixed set in the upper end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cross beam. Among them, the central body having a first turntable set nested inside of the vehicle and the e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rotary ring; the hydraulic cylinder bottom with nested in the first rotary table, the upper end of the cylinder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a horizontally arranged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a pull rope hanging through the end of the draw rod set.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satisfy the demand of a large quantity of materials transported at one time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用起吊车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用起吊车。
技术介绍
起吊车一种用于搬运重物的装置,目前传统的起吊车体积均比较庞大,为使用小空间的重物搬运作业,人们研制了体积较小的起吊车;但是现有小型起吊车仍存在多种缺陷:(1)吊绳每次只能搬运一份重物,然后需通过车体的多次往返实现重物的搬运,工作效率较低;(2)当横梁高度较高时,吊绳向下伸出的长度较长,此时搬运重物过程中吊绳晃动十分严重,严重影响搬运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一次性运输大量物料、吊绳晃动小、工作效率高的施工用起吊车。(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施工用起吊车包括:车体、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液压缸、固定在液压缸上端的横梁、设置在横梁上的起吊电机及吊绳,车体中部具有嵌套设置在车体内的第一转盘,上端面具有呈环形设置的第二转盘;液压缸下端嵌套配合在第一转盘内,上端侧壁上固定一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气缸,气缸端部连接一拉杆,吊绳贯穿拉杆端部设置。优选地,本技术施工用起吊车中,第一转盘下端连接一第一驱动电机。优选地,本技术施工用起吊车中,第二转盘下端呈环形均布设置嵌套配合在车体内的若干个滚轮。优选地,本技术施工用起吊车中,第二转盘外侧壁上呈环形均布设置若干个凸块。优选地,本技术施工用起吊车中,横梁一侧端部固定有滑动轮,另一侧下端固定一配重箱,配重箱内设置若干个配重块。优选地,本技术施工用起吊车中,气缸中轴线方向与横梁长轴方向平行。优选地,本技术施工用起吊车中,气缸下端与液压缸之间设置有加强筋。优选地,本技术施工用起吊车中,车体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车轮,其中一侧车轮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优选地,本技术施工用起吊车中,拉杆端部铰接一拉环,吊绳贯穿拉环设置。优选地,本技术施工用起吊车中,拉环呈中通扁形柱状结构,内侧壁上呈环形均布设置嵌套配合在拉环内的若干个滚珠。(三)有益效果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施工用起吊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1)设置了气缸、拉环及拉杆,用于实现将吊绳运输的物质放置在第二转盘上,当第二转盘上放满后开始运输,此时有效满足一次性运输大量物质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每次物料上升过程中气缸均不工作,此时拉杆与拉环固定设置,拉环的作用可以保证吊绳晃动不严重,也能有效提高搬运效率。(2)第一转盘的设计是为了实现横梁带动吊绳360°转动,第二转盘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吊绳运输的物质放置在第二转盘上端。(3)拉杆与拉环铰接,同时拉环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滚珠,两者结构的设计均是减小吊绳在拉环内的摩擦,有效保证吊绳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施工用起吊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施工用起吊车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施工用起吊车中拉环和拉杆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主要部件符号说明】1-车体;2-车轮;3-第二驱动电机;4-第一转盘;5-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转盘;7-凸块;8-滚轮;9-液压缸;10-横梁;11-起吊电机;12-配重箱;13-配重块;14-滑动轮;15-吊绳;16-加强筋;17-气缸;18-拉杆;19-拉环;20-滚珠。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用起吊车,用于实现大量物质的一次性运输,同时能够减轻吊绳在运输过程中的晃动,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施工用起吊车。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施工用起吊车包括:车体1、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液压缸9、固定在液压缸9侧壁上端的气缸17、安装在液压缸9上端的横梁10、设置在横梁10上的起吊电机11及吊绳15。以下分别对本实施例施工用起吊车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车体1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车轮2,其中一侧车轮2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3,上端中部具有一嵌套设置在车体内的第一转盘4,上端面具有一呈环形设置的第二转盘6,其中第一转盘4下端连接一第一驱动电机5,第二转盘6下端呈环形均布设置若干嵌套配合在车体1内的滚轮8,外侧壁上呈环形均布设置若干凸块7。液压缸9下端嵌套配合在第一转盘4内,上端侧壁与气缸17固定连接,该气缸17中轴线方向与横梁10长轴方向平行,下端与液压缸9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6,端部连接一拉杆18,拉杆18端部铰接一拉环19,吊绳15贯穿拉环19端部设置,该拉环19呈中通扁形柱状结构,内侧壁上呈环形均布设置若干嵌套配合在拉环19内的滚珠20。横梁10一侧端部固定有滑动轮14,另一侧下端固定一配重箱12,配重箱12内设置若干配重块13。为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施例,以下介绍本实施例施工用起吊车的工作过程:工作时,当需一次性远距离搬运大量物料时,吊绳15下端勾住物料并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气缸17开始收缩,拉动物料向第二转盘6上端移动,当移动至第二转盘6上端时即可放下物料,然后吊绳15继续工作,此时转动第二转盘6使横梁10正下方的第二转盘6上没有物料,然后继续上述操作直至第二转盘6上放满或者物料已被全部运输完毕,接着车体1移动将物料运输至指定位置;同时每次物料上升过程中气缸17均不工作,此时拉杆18与拉环19固定设置,拉环19的作用可以保证吊绳15晃动不严重,整体结构设计十分合理。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技术施工用起吊车有了清楚的认识。综上所述,本技术施工用起吊车通过气缸、拉环及拉杆实现将吊绳运输的物质放置在第二转盘上,当第二转盘上放满后开始运输,此时有效满足一次性运输大量物质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每次物料上升过程中气缸均不工作,此时拉杆与拉环固定设置,拉环的作用可以保证吊绳晃动不严重,也能有效提高搬运效率,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前景。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再者,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词,以修饰相应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该元件有任何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元件能作出清楚区分。应注意,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以下描述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应该理解为对本技术有任何限制,而只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在可能导致对本技术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应注意,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施工用起吊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施工用起吊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液压缸、固定在液压缸上端的横梁、设置在横梁上的起吊电机及吊绳;其中,所述车体中部具有嵌套设置在车体内的第一转盘,上端面具有呈环形设置的第二转盘;所述液压缸下端嵌套配合在第一转盘内,上端侧壁上固定一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气缸,所述气缸端部连接一拉杆,所述吊绳贯穿拉杆端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用起吊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液压缸、固定在液压缸上端的横梁、设置在横梁上的起吊电机及吊绳;其中,所述车体中部具有嵌套设置在车体内的第一转盘,上端面具有呈环形设置的第二转盘;所述液压缸下端嵌套配合在第一转盘内,上端侧壁上固定一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气缸,所述气缸端部连接一拉杆,所述吊绳贯穿拉杆端部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用起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下端连接第一驱动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用起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盘下端呈环形均布设置嵌套配合在车体内的若干个滚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用起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盘外侧壁上呈环形均布设置若干个凸块。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焕重高慧陈建功周大勇郭胜奔孙凤雪于江永霍光明李魁公维宝潘建设崔九洲刘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