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工位胎圈装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42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工位胎圈装卸机,属于三角胶设备领域,包括旋转底座和旋转底座上设置的两个胎圈装卸机构,胎圈装卸机构包括动力装置、由动力装置带动的旋转导向轴、通过滑键与旋转导向轴连接的连接架、与连接架固定连接的用于贴合三角胶的贴合环、设于贴合环内的钢丝圈固定架、在钢丝圈固定架上设置的磁铁、磁吸或者固定在磁铁侧边的用于撑住钢丝圈的内撑件、由顶出装置带动的用于成品从内撑件上顶出的取料顶块以及用于推拉连接架的直线往复驱动装置,所述旋转导向轴横向设置,贴合环竖向设置并间隔套设在旋转导向轴外圈。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的两工位胎圈装卸机。

Two position bead load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wo station bead handling mach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riangular rubber equipment, including two sets of bead handling mechanism of rotating base and a rotary base on the bead handl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power device, a power device drives the rotation of the guide shaft, through the sliding key and rotating guide shaft connecting frame, with the connecting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fit triangular rubber ring, a fit fit within the ring ring in a fixed frame, steel wire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fixing bracket of the magnet, the magnet or magnet is fixed on the side for support of steel ring inner support piece, by ejecting device driven for finished products from the inner support piece on the top of the top block and reclaimer for sliding connecting frame of linear reciprocating driving device, the rotating guide shaft disposed horizontally, vertically arranged and spaced fitting ring is sleeved on the rotating axis of guide r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wo position bead loader capable of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工位胎圈装卸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三角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工位胎圈装卸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三角胶热贴生产线钢丝圈装卸采用的是单工位操作,装与卸分别位于不同的工作位;而且现有机构无法满足不同工艺配方的三角胶贴合,局限性大,并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的两工位胎圈装卸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两工位胎圈装卸机,包括旋转底座和旋转底座上设置的两个胎圈装卸机构,胎圈装卸机构包括动力装置、由动力装置带动的旋转导向轴、通过滑键与旋转导向轴连接的连接架、与连接架固定连接的用于贴合三角胶料的贴合环、设于贴合环内的钢丝圈固定架、在钢丝圈固定架上设置的磁铁、磁吸或者固定在磁铁侧边的用于撑住钢丝圈的内撑件、由顶出装置带动的用于将成品从内撑件上顶出的取料顶块以及用于推拉连接架的直线往复驱动装置,所述旋转导向轴横向设置,贴合环竖向设置并间隔套设在旋转导向轴外圈。旋转底座的左方相应设有下压辊装置,下压辊装置包括用于辊压钢丝圈和三角胶料衔接处的下压辊;在下压辊装置的后方设有侧压辊装置,侧压辊装置包括用于压住三角胶料并将三角胶料压紧在贴合环上的侧压辊。两胎圈装卸机构中心对称设置,两工位分别为位于旋转底座左方的成型工位和位于旋转底座右方的装卸工位,所述下压辊装置和侧压辊装置相应设于成型工位处,所述胎圈装卸机构既可转至成型工位处,又可转至装卸工位处。所述下压辊装置包括支架A、支架A上竖向设置的丝母丝杠机构A、由丝母丝杠机构A中丝母带动并可上下移动的调节支架A、与调节支架A铰接的支杆A、支杆A上设置的所述下压辊和设于支杆A侧边且用于调节支杆A角度的调节气缸A,支杆A一端设置下压辊,调节气缸A与支杆A铰接连接,调节气缸A与调节支架A也铰接连接。所述侧压辊装置包括支架B、支架B上设置的丝母丝杠机构B、由丝母丝杠机构B中丝母带动并可前后移动的调节支架B、与调节支架B铰接的支杆B、支杆B上设置的所述侧压辊和倾斜设于支杆B侧边且用于调节支杆B角度的调节气缸B,调节气缸B与支杆B铰接连接,调节气缸B与调节支架B也为铰接连接。所述钢丝圈固定架为固设在贴合环环孔内的钢丝圈固定环,磁铁在钢丝圈固定架上设置数个。所述内撑件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依次间隔设置的圆弧形的条状体。贴合环或者钢丝圈固定架对应取料顶块设置可通过取料顶块的过孔,顶出装置为顶出气缸。所述连接架包括套设在旋转导向轴外圈的滑套和固设在滑套轴向外侧的数个连杆,贴合环固设在连杆的轴向外侧,滑键设于滑套与旋转导向轴之间,在滑套的外圈套设一个推环,滑套与推环之间设置轴承,直线往复驱动装置连接推环。旋转底座上侧固设工作箱,旋转导向轴的内端和动力装置均设于工作箱上侧,直线往复驱动装置为横向设置在工作箱内的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可伸出工作箱外,伸缩气缸的伸缩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推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两工位胎圈装卸机,采用的是双工位结构,装与卸在同一个操作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设置侧压辊装置和下压辊装置确保了不同工艺配方的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侧压辊装置和下压辊装置未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两伸缩气缸未伸出时的立体图;图4是两伸缩气缸伸出时的立体图;图5是两伸缩气缸伸出时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侧压辊装置和下压辊装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侧压辊装置和下压辊装置工作时的立体图;图9是两胎圈装卸机构随工作箱转动时的立体图;图10是取料顶块未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取料顶块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转盘电机1、减速器B2、推环3、连杆4、三角胶料5、钢丝圈6、条状体7、旋转导向轴8、贴合环9、顶出气缸10、滑键槽11、连接杆12、工作箱13、伸缩气缸14、旋转底座15、转盘16、固定座17、减速器A18、伺服电机19、总底座20、支架A21、调节支架A22、调节气缸A23、铰接轴C24、铰接轴B25、支杆A26、下压辊27、调节气缸B28、侧压辊29、支杆B30、滑套31、滑键32、装卸工位33、成型工位34、铰接轴B35、丝母丝杠机构A36、支架B37、磁铁38、取料顶块39、钢丝圈固定架40、丝母丝杠机构B41、调节支架B42、连接架43、铰接轴E44、铰接轴F45、铰接轴D46、取料连杆47、气缸架48。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图11所示的两工位胎圈装卸机,包括总底座20、旋转底座15和旋转底座15上设置的两个胎圈装卸机构。旋转底座15包括固设在总底座20上侧的固定座17、转盘电机1、减速器A18和水平设置的转盘16,转盘电机1和减速器A18均设置在固定座17上侧,转盘电机1的输出轴对接减速器A18的输入轴,转盘16固设在减速器A18输出轴的上侧,转盘16与减速器A18输出轴同轴设置,转盘16的中心轴线竖直延伸且为旋转中心线,转盘电机1通过减速器A18带动转盘16转动。旋转底座15上侧固设工作箱13,工作箱13固设在转盘16上侧并随转盘16同步转动。胎圈装卸机构结构如下:包括动力装置、由动力装置带动的旋转导向轴8、通过滑键32与旋转导向轴8连接的连接架43、与连接架43固定连接的用于贴合三角胶料5的贴合环9、设于贴合环9内的钢丝圈固定架40、在钢丝圈固定架40上固设的磁铁38、磁吸或者固定在磁铁38轴向外侧边的用于撑住钢丝圈6的内撑件、由顶出装置带动的用于将成品从内撑件上顶出的取料顶块39以及用于推拉连接架43的直线往复驱动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为变频电机19,变频电机19通过减速器B2带动所述旋转导向轴8,变频电机19的输出轴对接减速器B2的输入轴,减速器B2的输出轴对接旋转导向轴8的内端,旋转导向轴8横向水平设置,旋转导向轴8采用悬臂梁安装结构,旋转导向轴8的外端为悬空的自由端;所述连接架43包括套设在旋转导向轴8外圈的滑套31和固设在滑套31轴向外侧的数个连杆4,连杆4沿轴向倾斜设置,连杆4的内端固定连接滑套31、外端固定连接贴合环9,贴合环9固设在连杆4的轴向外侧,即滑套31、连杆4和贴合环9由内至外沿旋转导向轴8的轴向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此处以靠近旋转底座15或工作箱13为内,远离旋转底座15或工作箱13为外,滑键32设于滑套31与旋转导向轴8之间,在旋转导向轴8上或者滑套31上设置沿旋转导向轴8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滑键槽11,所述滑键32插入滑键槽11,滑键32与滑键槽11产生相对的轴向滑移,本实施例中,旋转导向轴8上设置滑键槽11,滑键槽11的长度大于滑键32的长度,滑键32与滑套31固定连接(或者,也可在滑套32上设置与滑键32长度一致的键槽,滑键32一部分插入滑键槽11中、另一部分插入键槽中),这样滑键32和滑套31可一起同步沿滑键槽11轴向移动;当然,本专利技术不拘泥于上述形式,也可在滑套31上设置滑键槽,旋转导向轴8与滑键32固定连接(或者,在旋转导向轴8上设置与滑键长度匹配的键槽,滑键32一部分插入滑套的滑键槽11中、另一部分插入旋转导向轴8的键槽中),此时,滑套31上的滑键槽长度小于旋转导向轴8上的滑键长度,滑键不产生轴向移动,但是滑套通过其滑键槽11可沿滑键轴向移动;在滑套31的外圈套设一个推环3,滑套31与推环3之间设置轴承,推环3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两工位胎圈装卸机

【技术保护点】
两工位胎圈装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底座(15)和旋转底座(15)上设置的两个胎圈装卸机构,胎圈装卸机构包括动力装置、由动力装置带动的旋转导向轴(8)、通过滑键(32)与旋转导向轴(8)连接的连接架(43)、与连接架(43)固定连接的用于贴合三角胶料(5)的贴合环(9)、设于贴合环(9)内的钢丝圈固定架(40)、在钢丝圈固定架(40)上设置的磁铁(38)、设在磁铁(38)侧边的用于撑住钢丝圈(6)的内撑件、由顶出装置带动的用于将成品从内撑件上顶出的取料顶块(39)以及用于推拉连接架(43)轴向移动的直线往复驱动装置,所述旋转导向轴(8)横向设置,贴合环(9)竖向设置并间隔套设在旋转导向轴(8)外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两工位胎圈装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底座(15)和旋转底座(15)上设置的两个胎圈装卸机构,胎圈装卸机构包括动力装置、由动力装置带动的旋转导向轴(8)、通过滑键(32)与旋转导向轴(8)连接的连接架(43)、与连接架(43)固定连接的用于贴合三角胶料(5)的贴合环(9)、设于贴合环(9)内的钢丝圈固定架(40)、在钢丝圈固定架(40)上设置的磁铁(38)、设在磁铁(38)侧边的用于撑住钢丝圈(6)的内撑件、由顶出装置带动的用于将成品从内撑件上顶出的取料顶块(39)以及用于推拉连接架(43)轴向移动的直线往复驱动装置,所述旋转导向轴(8)横向设置,贴合环(9)竖向设置并间隔套设在旋转导向轴(8)外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工位胎圈装卸机,其特征在于:旋转底座(15)的左方相应设有下压辊装置,下压辊装置包括用于辊压钢丝圈(6)和三角胶料(5)衔接处的下压辊(27);在下压辊装置的后方设有侧压辊装置,侧压辊装置包括用于压住三角胶料(5)并将三角胶料(5)压紧在贴合环(9)上的侧压辊(2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工位胎圈装卸机,其特征在于:两胎圈装卸机构中心对称设置,两工位分别为位于旋转底座(15)左方的成型工位(34)和位于旋转底座(15)右方的装卸工位(33),所述下压辊装置和侧压辊装置相应设于成型工位(34)处,所述胎圈装卸机构既可转至成型工位(34)处,又可转至装卸工位(33)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工位胎圈装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辊装置包括支架A(21)、支架A(21)上竖向设置的丝母丝杠机构A(36)、由丝母丝杠机构A(36)中丝母带动并可上下移动的调节支架A(22)、与调节支架A(22)铰接的支杆A(26)、支杆A(26)上设置的所述下压辊(27)和设于支杆A(26)侧边且用于调节支杆A(26)角度的调节气缸A(23),调节气缸A(23)与支杆A(26)铰接连接,调节气缸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春胡志勇刘道忠袁孝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