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预加热上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6282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预加热上料系统,包括混料罐、加热装置以及挤出机,混料罐的出口管道连接加热装置的入口,加热装置的出口管道连接挤出机的入口;挤出机入口的上方设有将熔体物料分入三个进料斗并先后混合的分料器,三个进料斗的上方均设有与一个混料罐出口通过管道联通的分料进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溶体物料从混料罐内出来后,温度不会在管道输送过程中降温,降低能耗损失,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通过设置三个进料斗,并将进料斗内的熔体物料分步混合通入挤出机内,避免了一次性同时将物料通入挤出机内堵塞挤出机入口,再次提高了工作效率。

A pre heating charging system for preparing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eding system for pre heating preparation of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materials, including mixing tank, heating device and extrusion machine, entrance hea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outlet pipe of the mixing tank, outlet pipe entrance heating device connecting the extruder; extrusion machine is arranged above the entrance will melt the material divided into three hoppers and has a distributor mixed, three hoppers above are provided with a mixing tank outlet communicated through a pipeline of the feed tube.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solution of the material from the mixing tank after cooling process, the temperature will not in the pipeline, reduce energy loss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by three; and a feeding hopper is arranged, and into the melt material hopper by mixing into the extruder, avoid at the same time will pass into the material plug in the extruder extruder entrance again,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预加热上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预加热上料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制备热塑性聚氨酯材料时,需要将熔体物料通入挤出机中,依靠挤出机中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可以使熔体物料进行塑化以及混合,再通过口模成型。在挤出机挤出成型之前,需要将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制备原料分类通过混料罐加热混合为熔体物料,熔体物料从混料罐中出来再进入挤出机的过程中,熔体物料温度会下降,进入挤出机后续再次大幅度加热,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在将熔体物料通入挤出机时,如果物料进入速较快就会在挤出机入口处堵塞堆积,则需要停产检修,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熔体物料运输过程中进行加热保温,提高能源利用和工作效率的一种用于制备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预加热上料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备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预加热上料系统,包括混料罐、加热装置以及挤出机,所述混料罐一旁设有检修支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的出口管道连接加热装置的入口,加热装置的出口管道连接挤出机的入口;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中空的保护外壳、设于保护外壳内腔的三根输料管以及分别与每根输料管同轴设置并分别固定于保护外壳两端的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保护外壳上半部分上径向均布有三个蒸气进口管,所述输料管与进料管的直径相同,输料管的进料端与进料管之间设有一圈使蒸气进入输料管内部的进气间隙,输料管的出料端与保护外壳内壁固定,所述输料管底部与保护外壳之间设有支撑筋;所述混料罐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混料罐的出口管道连接一个输料管的进料管;所述挤出机入口的上方设有分料器,所述分料器通过吊臂悬挂在挤出机入口上方,所述吊臂固定在检修支架台上;所述分料器包括第一混料斗,第一混料斗下方设有与其联通的第二混料斗,所述第二混料斗下方设有与其联通的混料出管,所述混料出管伸入挤出机入口内,所述第一混料斗上部相对的两侧设有与其联通的第一进料斗和第二进料斗,所述第一进料斗或第二进料斗上固定有第三进料斗,所述第三进料斗下方通过导料管与第二混料斗联通,所述第一进料斗、第二进料斗和第三进料斗的上方均设有与一个出料管通过管道联通的分料进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三根所述输料管呈三角形布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保护外壳底部设有排污管口,所述排污管口上设有通过连接法兰固定的盲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混料斗下部为漏斗形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混料斗内设有搅拌扇叶,所述搅拌扇叶为两个且交错设于竖直转轴的两侧,竖直转轴上方连接有旋转电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进料斗和第二进料斗的下端面均为向第一混料斗倾斜的导流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检修支架台上设有护栏爬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使溶体物料从混料罐内出来后,温度不会在管道输送过程中降温,降低能耗损失,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通过设置三个进料斗,并将进料斗内的熔体物料分步混合通入挤出机内,避免了一次性同时将物料通入挤出机内堵塞挤出机入口,再次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工作过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制备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预加热上料系统,包括混料罐30、加热装置10以及挤出机20,所述混料罐30一旁设有检修支架台40,所述混料罐30的出口管道连接加热装置10的入口,加热装置10的出口管道连接挤出机20的入口;所述加热装置10包括中空的保护外壳11、设于保护外壳11内腔的三根输料管12以及分别与每根输料管12同轴设置并分别固定于保护外壳11两端的进料管13和出料管14,所述保护外壳11上半部分上径向均布有三个蒸气进口管15,所述输料管12与进料管13的直径相同,输料管12的进料端与进料管13之间设有一圈使蒸气进入输料管12内部的进气间隙17,输料管12的出料端与保护外壳11内壁固定,所述输料管12底部与保护外壳11之间设有支撑筋18;所述混料罐30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混料罐30的出口管道连接一个输料管12的进料管13;所述挤出机20入口的上方设有分料器60,所述分料器60通过吊臂50悬挂在挤出机20入口上方,所述吊臂50固定在检修支架台40上;所述分料器60包括第一混料斗61,第一混料斗61下方设有与其联通的第二混料斗66,所述第二混料斗66下方设有与其联通的混料出管67,所述混料出管67伸入挤出机20入口内,所述第一混料斗61上部相对的两侧设有与其联通的第一进料斗62和第二进料斗63,所述第一进料斗62或第二进料斗63上固定有第三进料斗64,所述第三进料斗64下方通过导料管与第二混料斗66联通,所述第一进料斗62、第二进料斗63和第三进料斗64的上方均设有与一个出料管14通过管道联通的分料进管。本技术在工作时,首先,将制备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多种原料在三个混料混料罐30中分类加热搅拌混合。然后,为了使溶体物料从混料罐30内出来后,温度不会在管道输送过程中降温,降低能耗损失,所以该系统设置有加热装置10。溶体物料通过进料管13进入输料管12内,通过向蒸气进口管15内通入蒸气,热的蒸气进入保护外壳11内腔,对三根输料管12进行加热,对溶体物料加热。由于输料管12的进料端与进料管13之间设有一圈使蒸气进入输料管12内部的进气间隙17,该气间隙17的宽度为1~15mm,蒸气可进入输料管12内部进一步对溶体物料进行加热且环形间隙受热更加均匀,提高能源利用率。最后,经加热装置10加热后,其中两个混料混料罐30中的溶体物料先通过第一进料斗62和第二进料斗63进入第一混料斗61内混合,然后第三个混料罐30中的溶体物料通过第三进料斗64进入第二混料斗66内,由于二混料斗66设于第一混料斗61下方且与其联通,所以第三个混料混料罐30中的溶体物料会与前两个混料混料罐30中的溶体物料混合后再进入挤出机20内。通过设置三个进料斗,并将进料斗内的熔体物料分步混合通入挤出机20内,避免了一次性同时将物料通入挤出机内堵塞挤出机20入口,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为了使蒸气能够连续稳定的进入输料管12内部,溶体物料不从进气间隙17外溢,所以蒸气压力大于输料管12内部压力。而且,由于溶体物料在输料管12内部的流动阻力较小,所以输料管12内部不会出现阻塞,蒸气不与溶体物料直接接触,不会堵塞蒸气进口管15。其中,三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制备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预加热上料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备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预加热上料系统,包括混料罐(30)、加热装置(10)以及挤出机(20),所述混料罐(30)一旁设有检修支架台(4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30)的出口管道连接加热装置(10)的入口,加热装置(10)的出口管道连接挤出机(20)的入口;所述加热装置(10)包括中空的保护外壳(11)、设于保护外壳(11)内腔的三根输料管(12)以及分别与每根输料管(12)同轴设置并分别固定于保护外壳(11)两端的进料管(13)和出料管(14),所述保护外壳(11)上半部分上径向均布有三个蒸气进口管(15),所述输料管(12)与进料管(13)的直径相同,输料管(12)的进料端与进料管(13)之间设有一圈使蒸气进入输料管(12)内部的进气间隙(17),输料管(12)的出料端与保护外壳(11)内壁固定,所述输料管(12)底部与保护外壳(11)之间设有支撑筋(18);所述混料罐(30)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混料罐(30)的出口管道连接一个输料管(12)的进料管(13);所述挤出机(20)入口的上方设有分料器(60),所述分料器(60)通过吊臂(50)悬挂在挤出机(20)入口上方,所述吊臂(50)固定在检修支架台(40)上;所述分料器(60)包括第一混料斗(61),第一混料斗(61)下方设有与其联通的第二混料斗(66),所述第二混料斗(66)下方设有与其联通的混料出管(67),所述混料出管(67)伸入挤出机(20)入口内,所述第一混料斗(61)上部相对的两侧设有与其联通的第一进料斗(62)和第二进料斗(63),所述第一进料斗(62)或第二进料斗(63)上固定有第三进料斗(64),所述第三进料斗(64)下方通过导料管与第二混料斗(66)联通,所述第一进料斗(62)、第二进料斗(63)和第三进料斗(64)的上方均设有与一个出料管(14)通过管道联通的分料进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预加热上料系统,包括混料罐(30)、加热装置(10)以及挤出机(20),所述混料罐(30)一旁设有检修支架台(4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30)的出口管道连接加热装置(10)的入口,加热装置(10)的出口管道连接挤出机(20)的入口;所述加热装置(10)包括中空的保护外壳(11)、设于保护外壳(11)内腔的三根输料管(12)以及分别与每根输料管(12)同轴设置并分别固定于保护外壳(11)两端的进料管(13)和出料管(14),所述保护外壳(11)上半部分上径向均布有三个蒸气进口管(15),所述输料管(12)与进料管(13)的直径相同,输料管(12)的进料端与进料管(13)之间设有一圈使蒸气进入输料管(12)内部的进气间隙(17),输料管(12)的出料端与保护外壳(11)内壁固定,所述输料管(12)底部与保护外壳(11)之间设有支撑筋(18);所述混料罐(30)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混料罐(30)的出口管道连接一个输料管(12)的进料管(13);所述挤出机(20)入口的上方设有分料器(60),所述分料器(60)通过吊臂(50)悬挂在挤出机(20)入口上方,所述吊臂(50)固定在检修支架台(40)上;所述分料器(60)包括第一混料斗(61),第一混料斗(61)下方设有与其联通的第二混料斗(66),所述第二混料斗(66)下方设有与其联通的混料出管(67),所述混料出管(67)伸入挤出机(20)入口内,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增科郎东辉李福兴刘柳郎楠楠韩争王涛赵莉莉贾振兴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邦泰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