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栀子的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5702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栀子的育苗方法,属于植物培育技术领域。所述黄栀子的育苗方法,包括:1)剪枝:选择无病虫害的枝条并对枝条进行修剪;2)消毒:采用消毒液对修剪后的枝条进行消毒处理;3)苗床处理: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弱酸性地块,将地块耕松,并于耕松的地块上施加基肥与营养料的混合料;4)扦插:将消毒后的枝条插至上述苗床中上;5)施肥:于插枝的田地周围施入控虫精肥,并喷施叶面肥和杀虫剂;6)炼苗移栽:插穗扦插20‑30天后,再过3‑5天将黑色薄膜掀开,进行全光照炼苗后即得到黄栀子种苗。本发明专利技术促进了枝条的生根发芽,提高生根率,使枝条不仅成活率高,且成活周期缩短,大大提高了育苗效率。

Method for raising seedlings of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raising seedlings of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lant cultivation. Including the breeding method of the Yellow Gardenia: 1) pruning: no pest branches and prune branches; 2) disinfection: use of disinfectant to disinfect the branches after pruning treatment; 3) seedbed treatment: choose the flat, well drained acidic plots, plots will be plowed, mixed the material and applied fertilizer and nutrient material in Gengsong plots; 4) cutting: after disinfection of cuttings to the bed; 5) fertilization: around cuttings fields applied in pest control and refined fertilizer, foliar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s; 6) transplanting: 20 cuttings 30 days later, another 3 5 days will be opened for the black film, light seedling to obtain Yellow Gardenia seedlings. The invention promotes the rooting and germination of the branches, improves the rooting rate, makes the branches not only have high survival rate, but also shorten the life cycle,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eedling rai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栀子的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黄栀子的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黄栀,又称:栀子、黄栀子、山栀子。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25厘米,宽1.5-8厘米,顶端渐尖、骤然长渐尖或短尖而钝,基部楔形或短尖,两面常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暗;果实味苦寒,用于清热、泻火、凉血;含有黄色素,可提炼天然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目前,黄栀子的培育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种子繁殖的优点是繁殖数量大,根系完整,生长健壮。但一些通过异花授粉的花卉容易发生变异,不易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征,而且繁殖速度较慢、山栀子种子资源紧缺。扦插繁殖为无性繁殖,即为取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插入育苗基质中,利用其再生能力,使之生根抽枝,成为新植株。扦插繁殖能保持品种特性,培育的植株比播种苗生长快,短时间内可以培育成大苗,但扦插繁殖获得的扦插苗根系较差,不能形成主根,种苗的成活率较低,寿命较播种苗短,抗逆性较弱。现有山栀子的扦插繁殖方法存在育苗周期长、生根率不稳定、扦插苗根系少、抗病性弱等问题,导致种苗种植后成活率低和生长速度慢,不利于山栀子扦插繁殖的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栀子的育苗方法,该育苗方法促进了枝条的生根发芽,提高生根率,使枝条不仅成活率高,且成活周期缩短,大大提高了育苗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黄栀子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剪枝:选择无病虫害的枝条并对枝条进行修剪,修剪至20-30公分长;(2)消毒:采用消毒液对修剪后的枝条进行消毒处理;(3)苗床处理: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弱酸性地块,将地块耕松,并于耕松的地块上施加基肥(氮磷复合肥)与营养料的混合料,所述营养料包括豆渣30-40份、米糠20-30份、蛭石20-30份、硫酸亚铁15-25份、三碘苯甲酸5-10份、吲哚丁酸5-10份和赤霉素3-8份,再于耕松后的田地上方搭棚及于棚上覆盖黑色薄膜,防止田地长草;(4)扦插:将消毒后的枝条插至上述苗床中上,枝条的间距为20-25公分;(5)施肥:于插枝的田地周围施入控虫精肥,并喷施叶面肥和杀虫剂;(6)炼苗移栽:插穗扦插20-30天后,再过3-5天将黑色薄膜掀开,进行全光照炼苗后即得到黄栀子种苗。优选的,步骤(2)所述的消毒液为将恶霉灵30-40份、苯甲酸5-10份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8份混合后于800-1000重量倍的水中稀释得到稀释液再往稀释液中添加50-60份的黄泥浆后搅拌均匀而得,所述黄泥浆由黄泥与水按1-5:30-40的重量比混合搅拌而成。优选的,步骤(3)所述营养料包括豆渣35份、米糠25份、蛭石25份、硫酸亚铁20份、三碘苯甲酸8份、吲哚丁酸8份和赤霉素5份。优选的,步骤(5)所述的叶面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硫酸锌20-30份、硫酸铜20-30份、尿素15-20份、腐殖酸10-15份、蛋氨酸5-12份、丙氨酸5-12份、生长调节剂1-5份和水800-1200份。优选的,所述的叶面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硫酸锌25份、硫酸铜25份、尿素18份、腐殖酸12份、蛋氨酸8份、丙氨酸8份、生长调节剂2份和水1000份。优选的,所述生长调节剂为萘乙酸、赤霉素、复硝酚钠或己酸二乙氨基乙醇脂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的,步骤(5)所述杀虫剂主要由如下重量的组分混合搅拌而成:哈茨木霉粉5-8份、噻唑膦2-5份和丁硫克百威1-5份和水1200-1500份。优选的,步骤(6)所述的炼苗时间为15-18天。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部分组分的作用介绍如下:恶霉灵:恶霉灵属内吸性高效农药杀菌剂、土壤消毒剂,而且也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药效作用独特,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属于绿色环保高科技精品。恶霉灵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死病菌,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并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生根壮苗,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苯甲酸:苯甲酸是简单的芳香族羧酸,具有芳香性,也具有羧酸的性质。苯甲酸具有抗菌性能,主要用于抗真菌及消毒防腐,用于医药、染料载体、增塑剂、香料和食品防腐剂等的生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在酸性及碱性条件下均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分别呈现阳和阴离子性,常与阴、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用,其配伍性能良好。刺激性小,易溶于水,对酸碱稳定,泡沫多,去污力强,具有优良的增稠性、柔软性、杀菌性、抗静电性和抗硬水性。蛭石:蛭石可用作土壤改良剂,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阳离子交换性和吸附性,可改善土壤的结构,储水保墒,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含水性,使酸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蛭石还可起到缓冲作用,阻碍PH值的迅速变化,使肥料在作物生长介质中缓慢释放,且允许稍过量地使用肥料而对植物没有危害;蛭石还可向作物提供自身含有的K、Mg、Ca、Fe以及微量的Mn、Cu、Zn等元素。蛭石的吸水性、阳离子交换性及化学成分特性,使其起着保肥、保水、储水、透气和矿物肥料等多重作用。硫酸亚铁:调节土壤酸碱度,促使叶绿素形成(亦称铁肥),可防治花木因缺铁而引起的黄化病。硫酸亚铁是喜酸性花木尤其铁树不可缺少的元素。农业上还可用作农药,能防治小麦黑穗病,苹果和梨的疤痂病、果树的腐烂病;也可用作肥料,能除去树干的青苔及地衣。赤霉素、吲哚丁酸和三碘苯甲酸:赤霉素可刺激叶和芽的生长,被用于提高麦芽出芽率,可与一般农药混用,并能相互增效;吲哚丁酸主要用于插条生根,可诱导根原体的形成,促进细胞分化和分裂,有利于新根生成和维管束系统的分化,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三碘苯甲酸在低浓度促进生根;在适当浓度下,具有促进开花和诱导花芽形成的作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首先对采用包含恶霉灵、苯甲酸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的消毒液对待扦插枝进行消毒处理,在即可作为杀菌剂又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恶霉灵中添加苯甲酸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不仅可提高消毒液的消毒抗菌性,对枝条充分消毒杀菌,还可促进枝条的生根。再将经消毒后的枝条扦插于施加了基肥和包括豆渣、米糠、蛭石、硫酸亚铁、三碘苯甲酸、吲哚丁酸和赤霉素的营养料的苗床中,该苗床不仅为枝条补充了基本的氮磷肥,还可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含水性,同时防止腐烂病等病害的发生,提高了枝条的防病虫害能力,成活率高;而土壤的透气性和含水性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枝条对基肥和营养料中营养成分的吸收。此外苯甲酸、吲哚丁酸和赤霉素的共同引入,更进一步地促进了枝条的生根发芽,提高生根率,使枝条不仅成活率高,且成活周期缩短,大大提高了育苗效率。(2)本专利技术在扦插枝条后还对枝条喷施包含了硫酸锌、硫酸铜、尿素、腐殖酸、蛋氨酸、丙氨酸和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该叶面肥为扦插后的枝条提供了锌、铜、氮等营养元素的同时,还提供了氨基酸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进一步促进了枝条的生根发芽。同时喷施的杀虫剂中哈茨木霉粉、噻唑膦和丁硫克百威可协同增效的,有效防治了枝条的病虫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黄栀子的育苗方法,包括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栀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剪枝:选择无病虫害的枝条并对枝条进行修剪,修剪至20‑30公分长;(2)消毒:采用消毒液对修剪后的枝条进行消毒处理;(3)苗床处理: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弱酸性地块,将地块耕松,并于耕松的地块上施加基肥与营养料的混合料,所述营养料包括豆渣30‑40份、米糠20‑30份、蛭石20‑30份、硫酸亚铁15‑25份、三碘苯甲酸5‑10份、吲哚丁酸5‑10份和赤霉素3‑8份,再于耕松后的田地上方搭棚及于棚上覆盖黑色薄膜;(4)扦插:将消毒后的枝条插至上述苗床中上,枝条的间距为20‑25公分;(5)施肥:于插枝的田地周围施入控虫精肥,并喷施叶面肥和杀虫剂;(6)炼苗移栽:插穗扦插20‑30天后,再过3‑5天将黑色薄膜掀开,进行全光照炼苗后即得到黄栀子种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栀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剪枝:选择无病虫害的枝条并对枝条进行修剪,修剪至20-30公分长;(2)消毒:采用消毒液对修剪后的枝条进行消毒处理;(3)苗床处理: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弱酸性地块,将地块耕松,并于耕松的地块上施加基肥与营养料的混合料,所述营养料包括豆渣30-40份、米糠20-30份、蛭石20-30份、硫酸亚铁15-25份、三碘苯甲酸5-10份、吲哚丁酸5-10份和赤霉素3-8份,再于耕松后的田地上方搭棚及于棚上覆盖黑色薄膜;(4)扦插:将消毒后的枝条插至上述苗床中上,枝条的间距为20-25公分;(5)施肥:于插枝的田地周围施入控虫精肥,并喷施叶面肥和杀虫剂;(6)炼苗移栽:插穗扦插20-30天后,再过3-5天将黑色薄膜掀开,进行全光照炼苗后即得到黄栀子种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栀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消毒液为将恶霉灵30-40份、苯甲酸5-10份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8份混合后于800-1000重量倍的水中稀释得到稀释液再往稀释液中添加50-60份的黄泥浆后搅拌均匀而得,所述黄泥浆由黄泥与水按1-5:30-40的重量比混合搅拌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庆寿
申请(专利权)人:贺州市温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