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待机功耗的电源待机控制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5450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待机功耗的电源待机控制电路结构,包括有开关变换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受电子开关控制的反馈电路以及控制电路;输入的交流电压直接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后,直接被传输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提供的DC电压输出为负载和开关变换器电路供电,控制电路连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反馈电路。通过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压采样电路切换,实现降低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控制芯片的静态功耗,克服了宽输入电压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控制芯片的静态功耗带来波动较大的影响,同时关闭负载的电压输入,实现整体待机功耗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待机功耗的电源待机控制电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源待机控制电路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低待机功耗的电源待机控制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投影机等电子电器设备在待机时的功耗,等效于电子电器设备本身在待机状态下(待机状态指产品处于非正常工作模式,可以随时可以通过按键、遥控器等操作进行唤醒,恢复正常的工作)消耗的功率,再加上其所使用的电源自身在待机时消耗的功率之和。因此,降低设备整机待机功率,需要从这两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目前,投影机等电子电器设备,其电子控制电路中至少需要一颗主控芯片(MCU)及其所包含的其他外围电路。在设备处于待机工作状态时,通长的做法是将其中不需要工作的无关的电路关闭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来降低耗电,但主控芯片(MCU)及周围电路需要处于通电状态以便于接收按键或遥控器发出的信号随时退出待机状态而进入正常工作。与早期无待机模式的芯片不同,新的芯片在待机时,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进行设置使其处于在深度睡眠模式,芯片待机功率可达毫瓦级,因此,对设备整机待机功耗下降有所帮助。但要全面降低整机的待机功耗,就对它所使用的开关电源自身在待机状态的消耗功率大小及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关电源在轻载模式下的工作效率就显得格外的重要。现在市场上的一些电子电器设备,其电源部分仍然采用线性电源降压和稳压,不仅效率非常低,待机功率更是在数瓦以上。即使是采用开关电源轻载条件下的效率也不太高,这是因为整机即使控制电路在待机时不工作不消耗功率,其本身所使用的电源消耗的功率就达数瓦以上,功率较大的电源其自身待机所需要消耗的功率也相对比较大。电子电器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们的使用习惯或者其它一些因数使得处于待机的时间比正常工作的时间要多得多,电源是作为电器产品的重要部件,由于越来越多的电子电器设备进入家庭和各行各业,有相当一部分的设备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那么,这些数量庞大的电器待机的功耗就不可不被重视了,低待机功耗的电源就显得非常必要。而现行的电子电器设备实现降低整机待机功耗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分别是使用待机专用电路和主工作电路互相切换的方式和使用可控硅、继电器切断交流回路的方式。但是这种应用方式在大功率大输入电流的场合需要使用规格较大的可控硅(或继电器)器件,再辅以可控硅(或继电器)的控制电路来切换到待机专用电路,这么做大大增加了成本、复杂性与电源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待机功耗的电源待机控制电路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电源待机控制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并增大电源体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低待机功耗的电源待机控制电路结构,包括有开关变换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受电子开关控制的反馈电路以及控制电路;输入的交流电压直接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后,直接被传输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提供的DC电压输出为负载和开关变换器供电,控制电路连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反馈电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连接有电子开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输入的交流电压直接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后,被传输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提供的DC电压输出为负载和开关变换器电路供电,辅以反馈电路转化出不同的电压,以提高输出效率。通过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压采样电路切换,实现了降低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控制芯片的静态功耗,克服了宽输入电压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控制芯片的静态功耗带来波动较大的影响,同时关闭了负载的电压输入,实现了整体待机功耗的降低。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具体电路图。附图标识说明:10、开关变换器20、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1、控制芯片30、整流滤波电路40、电子开关50、反馈电路60、控制电路70、负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开关变换器10、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整流滤波电路30、受电子开关40控制的反馈电路50以及控制电路60。该整流滤波电路30连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连接开关变换器10和负载70,控制电路60连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和反馈电路50,反馈电路50连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输入的交流电压直接经过整流滤波电路30后,直接被传输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提供的DC电压输出为负载70和开关变换器10供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20具有控制芯片21,其型号为ICE2PCS01G。以及,所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20与控制电路60之间连接有电子开关40,通过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的电压采样电路切换,实现降低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控制芯片21的静态功耗,克服了宽输入电压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控制芯片21的静态功耗带来波动较大的影响,实现整体待机功耗的降低。待机时通过反馈电路50的参数变化使得所述的开关变换器10在待机时降低正常工作时的主直流电压输出值,强迫开关变换器10工作在低频的工作状态,降低了开关变换器10自身的待机功耗。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设备的电源待机时(或是轻负载的情况下)交流宽电压输入经过整流滤波电路30直接将电压降落在直流母线上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上,这时候如果不做处理,即使将有功率因数校正控制电路20的控制芯片21的供电断开,这时仍然有电压降落在控制芯片21及控制芯片21附近的电压检测回路上,因为控制芯片21及其附近的电压检测回路在较宽输入电压条件下功耗的变动范围不同会造成整机在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大幅的变动。通常的方式是使用可控硅、继电器切断交流回路的方式直接切断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以避免上述的问题,但是这种应用方式在大功率大输入电流的场合需要使用规格较大的可控硅(或继电器)器件,再辅以可控硅(或继电器)的控制电路来切换到待机专用电路,这么做大大增加了成本、复杂性与电源的体积。本技术的实现方式是直接由流经整流滤波电路30的交流电压提供待机时所需要的电能,并将电能直接输送至主动式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20。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20的控制芯片21及其附近的电压检测回路所处的位置进行切换,在待机的情况下关闭对负载70供电的同时仅使用原有的控制电路配合小规格的电子开关40(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了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降低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20之控制芯片21的静态功耗,达到了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20待机时功耗的目的又不影响它的正常工作。克服了宽输入电压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20的控制芯片21的静态功耗带来波动较大的影响,同时简化了控制电路,节约了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低待机功耗的电源待机控制电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待机功耗的电源待机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开关变换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受电子开关控制的反馈电路以及控制电路;输入的交流电压直接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后,直接被传输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提供的DC电压输出为负载和开关变换器供电,控制电路连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反馈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待机功耗的电源待机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开关变换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受电子开关控制的反馈电路以及控制电路;输入的交流电压直接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后,直接被传输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有源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著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