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的循环液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5348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8:36
一种电池模组的循环液冷结构,包括与电池模组接触的液冷板、收容管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管内的导热液,所述液冷板包括第一侧面及与第一侧面相背的第二侧面;所述液冷板开设有自第一侧面贯穿至第二侧面的第一通道及与第一通道间隔设置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位于第一侧面的一个进液口及位于第二侧面的一个出液口;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位于第二侧面的一个进液口及位于第一侧面的一个出液口;所述液冷板内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所述液冷板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与所述收容管连通形成两个回路,所述导热液用于传导所述电池模组的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的循环液冷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循环液冷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持,以及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日益成熟,动力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太阳能、移动通讯终端产品及储能等产品上。锂电池是目前市场上一种常用的动力电池,由多个锂电池串并联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电池模组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能源。在电池模组中单体锂电池的最佳使用温度区间为15-35℃,电池模组的最高工作温度不应超过55℃,电池模组内部温差不应超过5℃。但是,目前现有的电池模组的液冷板散热速度缓慢且散热均匀性不好,不能快速有效的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在高温环境下,电池组的寿命以及续航里程会大打折扣,同时存在高温放电、电池组起火甚至爆炸等安全风险。鉴于以上所述,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快又安全的电池模组的循环液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快又安全的电池模组的循环液冷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循环液冷结构,包括与电池模组接触的液冷板、收容管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管内的导热液,所述液冷板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池模组的循环液冷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模组的循环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池模组接触的液冷板、收容管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管内的导热液,所述液冷板包括第一侧面及与第一侧面相背的第二侧面;所述液冷板开设有自第一侧面贯穿至第二侧面的第一通道及与第一通道间隔设置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位于第一侧面的一个进液口及位于第二侧面的一个出液口;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位于第二侧面的一个进液口及位于第一侧面的一个出液口;所述液冷板内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所述液冷板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与所述收容管连通形成两个回路,所述导热液用于传导所述电池模组的热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的循环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池模组接触的液冷板、收容管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管内的导热液,所述液冷板包括第一侧面及与第一侧面相背的第二侧面;所述液冷板开设有自第一侧面贯穿至第二侧面的第一通道及与第一通道间隔设置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位于第一侧面的一个进液口及位于第二侧面的一个出液口;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位于第二侧面的一个进液口及位于第一侧面的一个出液口;所述液冷板内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所述液冷板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与所述收容管连通形成两个回路,所述导热液用于传导所述电池模组的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循环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由金属材料制成且数量为多个,所述液冷板夹设于相邻独立的电池模组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循环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为圆柱状呈竖直相对间隔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间隔垂直;所述导热管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德勇吴施荣周高华彭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