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5156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光模块,具体通过在光模块中的光复用组件、用于固定光复用组件的底座上设计凸起结构,并将上述凸起作为控制光复用组件贴装后胶水在光复用组件底部的覆盖面积的结构。这样,在光复用组件贴装时,即使使用较大量的胶水,也能很好地控制胶水在光复用组件上的覆盖面积,从而可以有效控制胶水固化后给光复用组件带来的残余应力的大小,确保光模块中的光发射器输出光功率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技术介绍
光收发一体模块,简称光模块,是光通讯领域设备中的一种标准模块。一个标准光模块通常包括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微处理器和激光驱动器等器件;其中,光发射器包括激光器、隔离器、光纤适配器以及将激光器发出的光耦合进光纤适配器的光无源组件,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进一步的,在高速数据通信领域中,为确保数据能够长距离高速传输,目前普遍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将多路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复用成一路光信号在单根光纤中进行传输。为实现多个波长光信号复用,通常在光发射器中设置一个基于薄膜滤波片(ThinFilmFilter,TFF)技术的光复用组件。图1是一种典型的40/100Gbps光发射器的光路图。如图1所示,该光发射器依次包括四个不同波长的激光器70、四个准直透镜60、一个光复用组件50、一个位移棱镜40、一个隔离器30、一个聚焦透镜20和一个适配器10,上述元器件通常采用有源或无源耦合的方式通过胶水直接固定在底座80。图2是光复用组件50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光复用组件50包括一个斜方棱镜501,在斜方棱镜501中靠近准直透镜60的侧壁上设置有四个TFF,在靠近位移棱镜40的侧壁上与TFF1相对的位置镀有增透膜503,其它位置镀有高反膜502。利用该光复用组件50,第一激光器701的光束经第一准直透镜601后,从TFF1处入射进入斜方棱镜501后直接从斜方棱镜501的增透膜503处出来;第二激光器702的光束经第二准直透镜602后,从TFF2处入射进入斜方棱镜501后被高反膜502反射至膜片TFF1,再经膜片TFF1反射后从斜方棱镜501的增透膜503处出来;同理,第三激光器703和第四激光器704的光束在斜方棱镜501中分别经高反膜502的两次和三次折返后从增透膜503处出来。这样,四个波长的光束经过光复用组件50后就汇聚成了一束光,汇聚后的光束经过位移棱镜40改变传输路径至隔离器30,最后经聚焦透镜20和适配器10耦合进入光纤中。由于隔离器30只允许入射光中偏振方向和其入射方向一致的光通过,所以,为保证隔离器30输出光功率的稳定性,就要求进入隔离器30之前的光具有固定的偏振方向。然而,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光复用组件50是通过胶水固定在底座80上的,光复用组件50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上述胶水的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上述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会使贴装光复用组件50用的胶水固化后,给光复用组件50内部带来很大的残余应力。并且,上述残余应力的存在导致通过光复用组件50的光束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而当光束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后,便会引起光束通过隔离器的光功率就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光发射器输出光功率的变化,影响数据通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模块,该光模块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多个激光器,及固定在底座上的将多个激光器所发射的多束激光合成为一束激光的光复用组件,及固定在底座上的接收光复用组件所合成的激光的隔离器,且隔离器的位置设置使得其光入射方向与激光器所发射激光的偏振方向相同;光复用组件的底面上设有凸起,凸起通过胶水与底座粘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模块,该光模块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多个激光器,及固定在底座上的将所述多个激光器所发射的多束激光合成为一束激光的光复用组件,及固定在底座上的接收光复用组件所合成的激光的隔离器,且隔离器的位置设置使得其光入射方向与激光器所发射激光的偏振方向相同;底座上设有凸起,光复用组件底面通过胶水粘接在凸起上,且凸起面积小于光复用组件的底面面积。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在底座与光复用组件采用胶水粘接的过程中,多余的胶水会流到凸起外周,不会起到粘接作用,所以即使点胶量很大,也不会影响粘接面积,避免大面积粘接时由于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光复用组件的微变形;同时由于不需要过份精确的控制点胶量,可以加快粘接工艺的速度。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典型的40/100Gbps光发射器的光路图;图2为光复用组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光模块中光复用组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光模块中另一种光复用组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光复用组件和底座贴装前、后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同面积的凸起对应光束通过隔离器后光功率的衰减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凸起面积为光复用组件的底面面积的60%时,在25℃的测试环境中光束通过隔离器后光功率的衰减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凸起面积为光复用组件的底面面积的60%时,在75℃的测试环境中光束通过隔离器后光功率的衰减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光模块中光复用组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光模块中另一种光复用组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光模块中底座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光模块中另一种底座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光模块的封装过程中,基于薄膜滤波片技术的光复用组件是通过胶水直接固定在光模块的底座上,现有技术中,在固定时胶水会覆盖整个光复用组件的底部区域。但是由于光复用组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上述胶水的热膨胀系数以及底座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均存在差异,会给光复用组件内部带来很大的残余应力,这个残余应力的存在导致通过光复用组件的光束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当光束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后,光束通过隔离器后的光功率也就发生变化。因此,通常情况下光复用组件贴装胶水固化后就会出现光功率跌落的情况,有时候跌落后光功率甚至会超过光发射器所容许的范围。另外,光模块中其它元器件贴装后也需要烘烤,每次烘烤后也会导致光复用组件内的残余应力再次发生变化,由于通过光复用组件的光束偏振方向会随着其内部残余应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会造成通过隔离器后的光功率,在模块的封装过程中不断的变化。进一步的,在不同的温度下,光复用组件内的残余应力也不相同,例如,光发射器在做高低温测试时,光束的偏振方向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样会导致在高温和低温测得的光发射器输出光功率值也有所不同。目前光模块设计者知晓到:使用基于薄膜滤波片技术的光复用组件进行合光,存在光发射器输出光功率衰落以及不稳定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光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多个激光器,及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将所述多个激光器所发射的多束激光合成为一束激光的光复用组件,及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接收所述光复用组件所合成的激光的隔离器,且所述隔离器的位置设置使得其光入射方向与所述激光器所发射激光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光复用组件的底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通过胶水与所述底座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多个激光器,及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将所述多个激光器所发射的多束激光合成为一束激光的光复用组件,及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接收所述光复用组件所合成的激光的隔离器,且所述隔离器的位置设置使得其光入射方向与所述激光器所发射激光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光复用组件的底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通过胶水与所述底座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面积为所述光复用组件的底面面积的20%~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复用组件的底面设有两个以上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呈点阵状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胶水的厚度。6.一种光模块,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永正丁良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