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松砂岩储层碱敏感性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5046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气藏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松砂岩储层碱敏感性评价方法。包括将疏松砂岩储层岩样研磨粉碎后过筛烘干,与不同pH值的碱性溶液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烘干称重,最后计算岩心回收率,并根据岩心回收率对疏松砂岩储层碱敏感性损害程度进行评价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在常规油气藏储层碱敏感性流动实验方法中,疏松砂岩很难钻取适合流动实验的柱状岩心,而人造岩心与地层实际情况又相差较大,或者对于已经解封,存放时间较长的松散岩心无法实验评价的问题,以岩心回收率方法在无法取得完整柱状岩心情况下有效测定评价岩心的碱敏感性,所测结果与取得完整柱状岩心的岩样相比基本一致,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疏松砂岩储层碱敏感性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藏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松砂岩储层碱敏感性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储层敏感性是指油气储集地层在遇到与自身性质差别较大的外来流体时,与外来流体之间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或由于储层中流体流动过速造成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发生变化的性质。储层碱敏感性是敏感性的一种,是指在碱性的工作液进入储层后,与储层岩石或储层流体接触发生反应或产生沉淀或造成颗粒运移,并使储层渗流能力下降的现象。在常规储层碱敏感性流动实验中,对于疏松砂岩储层,钻取岩心时可以采用密封法、冷冻法和封蜡法等,以保持岩心的完整性。但对于那些已经解除密封,置于岩心库较长时间的松散岩心,或者胶结疏松甚至未胶结岩心,无法钻取适合于岩心流动实验的柱状岩心,也就不能够按照常规标准和实验方法完成常规的碱敏感性测试内容,若使用人造岩心,实验结果与储层实际情况则有可能相差较大,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有效、实用且易操作的碱敏感性评价方法,对于疏松砂岩油藏的油气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疏松砂岩储层碱敏感性评价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疏松砂岩储层碱敏感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疏松砂岩储层岩样研磨粉碎,先过100目筛,后过200目筛,得到颗粒直径为75~150μm的岩样颗粒A;(2)将岩样颗粒A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在105℃条件下干燥24h,干燥完毕后置于干燥皿中密闭冷却12h,得到岩样颗粒B;(3)以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8%的KCl溶液混合配置一系列pH值碱性溶液C;(4)取一种pH值的碱性溶液C100mL和岩样颗粒B10g在试管中混合,得到试管混合物D;(5)将试管混合物D置于恒温水浴中反应,恒温水浴温度为疏松砂岩储层岩样所处地层温度,反应时间为2.5h,得到反应混合物E;(6)称量带有200目滤网的漏斗,得其初始质量为Ⅰg;(7)将反应混合物E移至漏斗中过滤,过滤后得到含有滤渣的漏斗F;(8)将含有滤渣的漏斗F在恒温干燥箱105℃条件下干燥24h,干燥完成后置于干燥皿中密闭冷却12h后称重,得其质量为Ⅱg;(9)计算岩样颗粒B反应后的剩余质量为(Ⅱ-Ⅰ)g;(10)计算该pH值下岩心回收率Rr=(Ⅱ-Ⅰ)/10×100%;(11)取另一种pH的碱性溶液C,重复(4)~(10)步骤,得到岩样颗粒B与不同pH值碱性溶液C反应下的岩心回收率Rr;(12)按照表1中的疏松砂岩储层碱敏感性损害程度评价指标,以步骤(10)和(11)所测得的岩心回收率Rr中的最小岩心回收率Rrmin来评价碱敏感性损害程度。表1碱敏感性损害程度评价指标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一系列碱性溶液C的pH值分别为7.0、8.0、9.0、10.0、11.0、12.0和13.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疏松砂岩储层岩样所处地层温度计算公式为:T=T0+K*h,其中T:地层温度,T0:地表温度,K:地温梯度,h:地层深度。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还包括同种pH值碱性溶液C洗涤试管三次,洗涤后的液体同样移至漏斗中过滤的操作。进一步的,还包括绘制碱性溶液pH值与岩心回收率Rr关系曲线图,取曲线出现拐点时所对应的pH值作为疏松砂岩储层的临界敏感pH值。进一步的,还包含所述一种疏松砂岩储层碱敏感性评价方法在疏松砂岩储层碱敏感性实验评价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以岩心回收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解决了在无法取得柱状岩心的情况下有效评价疏松砂岩的碱敏感性问题,操作简便、实验结果与取得柱状岩心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适合于疏松或未胶结砂岩储层的碱敏感性测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碱液pH值与岩心回收率Rr关系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一)样品准备取某油田疏松砂岩岩心碎屑若干,原埋藏深度为400m,作为样品1。为验证实验方法的正确性,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样品1及其临井样品的矿物组成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见表2、表3。表2岩心全矿物分析结果(%)表3岩心粘土矿物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样品1与其临井样品各种矿物的含量差别不大,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测试结果也比较接近,且两种岩心同属一个地层,埋藏深度接近,因此,该井岩心的碱敏感性应该与其临井样品差别不大。(二)样品1实验步骤及结果以本专利技术方法对样品1做碱敏感性实验评价,实验步骤如下:(1)将样品1研磨粉碎,先过100目筛,后过200目筛,得到颗粒直径为75~150μm的岩样颗粒A;(2)将岩样颗粒A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在105℃条件下干燥24h,干燥完毕后置于干燥皿中密闭冷却12h,得到岩样颗粒B;(3)以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8%的KCl溶液混合配置一系列pH值碱性溶液C,pH值分别为7.0、8.0、9.0、10.0、11.0、12.0和13.0;(4)取一种pH值的碱性溶液C100mL和岩样颗粒B10g在试管中混合,得到试管混合物D;(5)将试管混合物D置于恒温水浴中反应,恒温水浴温度为样品1所处地层温度31℃,反应时间为2.5h,得到反应混合物E;(6)称量带有200目滤网的漏斗,得其初始质量为Ⅰg;(7)将反应混合物E移至漏斗中过滤,过滤后得到含有滤渣的漏斗F;(8)将含有滤渣的漏斗F在恒温干燥箱105℃条件下干燥24h,干燥完成后置于干燥皿中密闭冷却12h后称重,得其质量为Ⅱg;(9)计算岩样颗粒B反应后的剩余质量为(Ⅱ-Ⅰ)g;(10)计算该pH值下岩心回收率Rr=(Ⅱ-Ⅰ)/10×100%;(11)取另一种pH的碱性溶液C,重复(4)~(10)步骤,得到岩样颗粒B与不同pH值碱性溶液C反应下的岩心回收率Rr;样品1的碱敏感性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表4样品1碱敏感性实验结果表以碱性溶液C的pH值为横坐标,以岩心回收率Rr为纵坐标,绘制不同pH值下对应的岩心回收率Rr曲线图,如图1所示。由表4和图1可以看出,当pH值为13时,Rrmin为86%,低于90%,同时在pH值为7、12时Rr均低于90%,结合表1碱敏感性损害程度评价指标可知该地层属于强碱敏。如图1所示,在pH=9时,曲线出现拐点,因此疏松砂岩储层的临界敏感pH值为9。(三)临井样品实验结果以行业标准SY/T5358-2010规定的碱敏感性实验评价方法对临井样品做碱敏感性实验评价,所测得的临井的碱敏感性损害率Dal=72.5%,结合标准中的碱敏感性评价指标,如表5所示,所确定的损害程度为强碱敏,同时所测得的临界pH值8.5。表5碱敏损害程度评价指标(四)样品1与临井样品实验结果比较由样品1与临井样品实验结果比较可知,两者所测地层的碱敏感性损害程度均为强碱敏损害,所测得的临界pH值分别为9和8.5,所测结果基本一致。实施例2(一)样品准备取某油田沙1段,原埋藏深度890m,在库房存放时间较长的疏松砂岩岩心碎屑若干,洗油干燥后作为样品2,收集临井样品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为验证实验方法的正确性,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样品2和临井样品的矿物组成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见表6、表7。表6岩心全矿物分析结果(%)表7岩心粘土矿物分析结果(%)对比样品2与的临井样品的实验结果,各种矿物的含量差别不大,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测试结果也比较接近,且两种岩心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疏松砂岩储层碱敏感性评价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疏松砂岩储层碱敏感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疏松砂岩储层岩样研磨粉碎,先过100目筛,后过200目筛,得到颗粒直径为75~150μm的岩样颗粒A;(2)将岩样颗粒A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在105℃条件下干燥24h,干燥完毕后置于干燥皿中密闭冷却12h,得到岩样颗粒B;(3)以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8%的KCl溶液混合配置一系列pH值碱性溶液C;(4)取一种pH值的碱性溶液C100mL和岩样颗粒B10g在试管中混合,得到试管混合物D;(5)将试管混合物D置于恒温水浴中反应,恒温水浴温度为疏松砂岩储层岩样所处地层温度,反应时间为2.5h,得到反应混合物E;(6)称量带有200目滤网的漏斗,得其初始质量为Ⅰg;(7)将反应混合物E移至漏斗中过滤,过滤后得到含有滤渣的漏斗F;(8)将含有滤渣的漏斗F在恒温干燥箱105℃条件下干燥24h,干燥完成后置于干燥皿中密闭冷却12h后称重,得其质量为Ⅱg;(9)计算岩样颗粒B反应后的剩余质量为(Ⅱ‑Ⅰ)g;(10)计算岩心回收率Rr=(Ⅱ‑Ⅰ)/10×100%;(11)取另一种pH值的碱性溶液C,重复(4)~(10)步骤,得到岩样颗粒B与不同pH值碱性溶液C反应下的岩心回收率Rr;(12)以步骤(10)和(11)所测得的岩心回收率Rr中的最小岩心回收率Rrmin来评价碱敏感性损害程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松砂岩储层碱敏感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疏松砂岩储层岩样研磨粉碎,先过100目筛,后过200目筛,得到颗粒直径为75~150μm的岩样颗粒A;(2)将岩样颗粒A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在105℃条件下干燥24h,干燥完毕后置于干燥皿中密闭冷却12h,得到岩样颗粒B;(3)以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8%的KCl溶液混合配置一系列pH值碱性溶液C;(4)取一种pH值的碱性溶液C100mL和岩样颗粒B10g在试管中混合,得到试管混合物D;(5)将试管混合物D置于恒温水浴中反应,恒温水浴温度为疏松砂岩储层岩样所处地层温度,反应时间为2.5h,得到反应混合物E;(6)称量带有200目滤网的漏斗,得其初始质量为Ⅰg;(7)将反应混合物E移至漏斗中过滤,过滤后得到含有滤渣的漏斗F;(8)将含有滤渣的漏斗F在恒温干燥箱105℃条件下干燥24h,干燥完成后置于干燥皿中密闭冷却12h后称重,得其质量为Ⅱg;(9)计算岩样颗粒B反应后的剩余质量为(Ⅱ-Ⅰ)g;(10)计算岩心回收率Rr=(Ⅱ-Ⅰ)/10×100%;(11)取另一种pH值的碱性溶液C,重复(4)~(10)步骤,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加放罗海于政廉李力文张瑞丁廷稷王晓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