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旋钻机小孤石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4792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旋钻机小孤石打捞装置,用于灌注桩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圆柱形的打捞筒和设在打捞筒顶端中心处的驱动杆,驱动杆的顶端设有可与钻杆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打捞筒的底端敞口,打捞筒的顶部设有导流孔,打捞筒的底端筒口内侧采用若干挠性的支撑杆封底,支撑杆的一端与打捞筒的筒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打捞筒的中心伸出。使用时,将回旋钻机的钻头换成打捞筒,打捞筒旋转钻进,挠性的支撑杆便会向筒壁倾斜,使得中心开口增大,加上回旋钻下压力,可让孤石钻进打捞筒里,孤石钻进捞石筒后,停止转动,支撑杆复位缩小中心口,提钻,可将孤石捞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原材料简单,打捞成功率高,有效提高回旋钻机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旋钻机小孤石打捞装置
本技术用于灌注桩施工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回旋钻机小孤石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回旋钻机由于其成孔效率高,已成工程中,灌注桩基础的主要施工机械。但其几无破岩能力,不适用于岩层钻进,遇到粒径大于反循环管道直径的孤石时,汽车回旋钻无法将其破碎,孤石会挡住钻头钻进或者堵住反循环管道,这时,便无法钻进,这就大大降低了汽车回旋钻的成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回旋钻机小孤石打捞装置,其在钻孔灌注桩基础成孔过程中,可帮助回旋钻机处理小孤石,提升汽车回旋钻的成孔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旋钻机小孤石打捞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打捞筒和设在所述打捞筒顶端中心处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顶端设有可与钻杆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打捞筒的底端敞口,打捞筒的顶部设有导流孔,所述打捞筒的底端筒口内侧采用若干挠性的支撑杆封底,支撑杆的一端与打捞筒的筒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打捞筒的中心伸出。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杆均为笔直的钢丝绳,所述打捞筒的底端筒壁上设有若干固定孔,固定孔呈环形分布,各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均固定冲压在对应的固定孔内。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钢丝绳均采用沿打捞筒筒壁逆时针方向倾斜设置。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钢丝绳均位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打捞筒顶端采用顶板封顶,顶板上设有若干导流孔。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中心处,驱动杆的四周与顶板间设有若干肋板。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结构为设在所述驱动杆顶端的螺纹法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时,将回旋钻机的钻头换成打捞筒,钻杆带动打捞筒旋转钻进,打捞筒旋转时,挠性的支撑杆便会向筒壁倾斜,使得中心开口增大,加上汽车回旋钻下压力,可让孤石钻进打捞筒里,而打捞筒里的泥浆和桩渣则通过导流孔排出,孤石钻进捞石筒后,停止转动,支撑杆复位缩小中心口,提钻,可将孤石捞出。本技术使用原材料简单,打捞成功率高,有效提高回旋钻机施工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图3是图1中A-A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技术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技术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旋钻机小孤石打捞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打捞筒1和设在所述打捞筒1顶端中心处的驱动杆2,打捞筒1选用6mm钢板制作成圆柱形钢筒,钢筒的直径可根据桩基直径选择,一般比桩基直径小10~20cm。所述打捞筒1顶端采用顶板3封顶,顶板3上设有若干导流孔4,顶板3优选为钢板,导流孔4用于泥浆和桩渣排出。驱动杆2采用与钻杆同规格的钢管,所述驱动杆2的顶端设有可与钻杆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设在所述驱动杆顶端的螺纹法兰5。所述驱动杆2固定连接在顶板3的中心处,驱动杆2的四周与顶板3间设有若干肋板6,肋板6采用三角形的钢板制作。所述打捞筒1的底端敞口,所述打捞筒1的底端筒口内侧采用若干挠性的支撑杆7封底,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与打捞筒1的筒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打捞筒1的中心伸出。其中,所述支撑杆7均为笔直的φ30mm钢丝绳,所述打捞筒1的底端筒壁上设有若干固定孔,固定孔呈环形分布,各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均固定冲压在对应的固定孔内。各所述钢丝绳均采用沿打捞筒筒壁逆时针方向倾斜设置。而且,各钢丝绳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使用时,按以下步骤进行:1.更换钻头。将汽车回旋钻的钻头提起,更换成打捞筒,更换的方法跟更换钻头一样。2.钻进。将打捞筒下放到接近孔底处后开始钻进,钻进速度要十分缓慢,转动的方向要顺着打捞筒上钢丝绳倾斜的方向,以便钢丝绳往四周收缩,打开开口让石头钻进打捞筒里。3.提钻。在观察到反循环管受阻时,证明小孤石已钻进筒里,这时停止钻进,然后缓慢匀速提起打捞筒,便可将小孤石轻松捞出。4.重复步骤2和3,直至将所有小孤石打捞出孔。本技术具有以下几点优点:①对桩孔扰动小,不会造成扩孔甚至塌孔;②效率高,可不移动钻机,打捞成功率也很高;③制作简单、经济,制作工艺很常见,所使用的材料均为日常施工常见的钢板、钢丝绳等周转材。当然,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回旋钻机小孤石打捞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旋钻机小孤石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打捞筒和设在所述打捞筒顶端中心处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顶端设有可与钻杆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打捞筒的底端敞口,打捞筒的顶部设有导流孔,所述打捞筒的底端筒口内侧采用若干挠性的支撑杆封底,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打捞筒的筒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打捞筒的中心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旋钻机小孤石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打捞筒和设在所述打捞筒顶端中心处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顶端设有可与钻杆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打捞筒的底端敞口,打捞筒的顶部设有导流孔,所述打捞筒的底端筒口内侧采用若干挠性的支撑杆封底,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打捞筒的筒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打捞筒的中心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旋钻机小孤石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均为笔直的钢丝绳,所述打捞筒的底端筒壁上设有若干固定孔,固定孔呈环形分布,各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均固定冲压在对应的固定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宏李鸿斌王书鑫梁耿炜李福强姚欣灿彭春源刘吉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