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能源管片组件及其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6957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51
一种装配式能源管片组件及其连接方法,装配式能源管片组件包括多个能源管片,能源管片分为总路管片和支路管片,总路管片和支路管片均包括管片主体和换热器;管片主体为混凝土结构,多个管片主体可以围成环状,管片主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设有连接凹槽,换热器包括埋置在管片主体中的换热管网和分别位于两端的连接凹槽内的连接端头,连接端头连通换热管网;总路管片的管片主体的内侧面还设有内侧凹槽,总路管片的换热器还包括位于内侧凹槽中的至少两个供回水端头,供回水端头连通换热管网。该连接方法采用上述装配式能源管片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能源管片可进行工厂化和标准化预制,质量可靠,节省施工时间,安装连接方便,属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施工,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能源管片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1、能源沉井或能源隧道具有外界或周围土层进行热量交换的作用,可以调节井内环境温度,或从周围土体提取浅层地热能,是一种较新的能源利用技术,但现有的能源沉井或能源隧道还存在以下问题:

2、1、在以往的能源管片设计中,需要连接的接头较多,单个管片往往需要四个甚至更多的连接凹槽,因此导致模板制作、连接和封堵作业量较大,同时发生渗漏问题的可能性也更大。

3、2、现有技术中,由于管道接头是管道安装固定后切割形成,需要进行热熔处理安装螺纹头后在进行后期连接,效率低,人工失误风险大。

4、3、现有技术中,管片内管道通常经过多次弯曲,从而达到增加管片内管道长度和换热面积的目的。并且根据管道的直径大小,要求曲率半径和管道间距必须大于一定的量,导致管道过水距离短、效率低,并且管道在弯曲部位容易发生过水断面减小,易堵塞和损坏的问题。

5、4、现有技术中,由于管道是需要先部分绑扎在钢筋笼上,进行弯曲后再次绑扎,直至最后全部绑扎完成,安装效率慢,而且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能源管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能源管片,能源管片分为总路管片和支路管片,总路管片和支路管片均包括管片主体和换热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能源管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总路管片中换热器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支路管片中换热器的数量为两个;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能源管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支路管片的每个换热器中,换热管网包括两根端头管和多根主换热管,主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端头管,两根端头管分别通过集水管连接两端的连接凹槽内的连接端头。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能源管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总路管片的每个换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能源管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能源管片,能源管片分为总路管片和支路管片,总路管片和支路管片均包括管片主体和换热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能源管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总路管片中换热器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支路管片中换热器的数量为两个;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能源管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支路管片的每个换热器中,换热管网包括两根端头管和多根主换热管,主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端头管,两根端头管分别通过集水管连接两端的连接凹槽内的连接端头。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能源管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总路管片的每个换热器中,换热管网包括两根端头管和多根主换热管,主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端头管,供回水端头的数量为两个,一根端头管通过集水管连接一端的连接凹槽内的连接端头,另一根端头管通过集水管连接一个供回水端头,另一个供回水端头通过单换热管连接另一端的连接凹槽内的连接端头。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能源管片组件,其特征在于:主换热管呈弧形,主换热管的弯曲方向与管片主体的弯曲方向相同,每个换热器中的多根主换热管沿管片主体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景李君林宇刘添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