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机的作业塔架,包括支撑平台、支架、桁架、配重箱、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一钢绳、第二钢绳、第一吊钩及第二吊钩;支撑平台、支架及桁架通过轴承相联接并能折叠,支撑平台侧端设置有挂环,桁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滑轮、第二导向滑轮、游动滑轮、固定滑轮及定向滑轮组,第一卷扬机及第二卷扬机固定在支撑平台上,配重箱连接在桁架的另一端,其中,桁架两侧的上下部分别焊接有角钢,并在下部的角钢槽中上分别焊接有加强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游动滑轮上连接的第一吊钩钩接在支撑平台的挂环上,从而减缓利用冲击钻头进行打桩时桁架的震动问题;将桁架两侧焊接有角钢,角钢槽中焊接有加强管,大大增加桁架的起重力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钻孔灌注桩机的作业塔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钻孔灌注粧机的作业塔架。 【
技术介绍
】 塔架是打粧机的作业设备。现有的塔架,在钻孔灌注粧机利用冲击钻头进行打粧 时会引起桁架的震动,影响打粧效果,而且塔架的桁架内支撑杆设计为三角形,其一般起重 量仅在一吨到几吨,最大的才能起重十多吨,无法满足桁架内端要求达到二十吨以上的钻 孔灌注粧机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钻孔灌注粧机的作业塔架。 【
技术实现思路
】 针对
技术介绍
所述面临的种种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孔灌注粧 机的作业塔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孔灌注粧机的作业塔 架,包括支撑平台、支架、桁架、配重箱、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一钢绳、第二钢绳、第一 吊钩及第二吊钩;支撑平台、支架及桁架通过轴承相联接并能折叠,支撑平台侧端设置有挂 环,桁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滑轮、第二导向滑轮、游动滑轮、固定滑轮及定向滑轮组,第 一卷扬机及第二卷扬机固定在支撑平台上,配重箱连接在桁架的另一端,其中,桁架两侧的 上下部分别焊接有角钢,并在下部的角钢槽中上分别焊接有加强管;第一卷扬机上的第一 钢绳一端依次经过支架与桁架联接处的轴承、第一导向滑轮后,再绕过游动滑轮后与固定 滑轮固定,第一吊钩连接在游动滑轮上,拉动第一钢绳可使第一吊钩与挂环相钩接;第二卷 扬机上的第二钢绳一端依次经过支架上部设置的第三导向滑轮、第二导向滑轮、定向滑轮 组中部后与第二吊钩相连接,第三导向滑轮位于桁架的上方。 进一步地,角钢为等边形。 进一步地,桁架通过四条拉杆与支架上端相连接支撑,其中,每两条拉杆连接在桁 架同一位置的两侧上。 本技术通过将游动滑轮上连接的第一吊钩钩接在支撑平台的挂环上,从而可 以减缓利用冲击钻头进行打粧时桁架的震动问题;通过将桁架两侧的上下部分别焊接有角 钢,并在下部的角钢槽中分别焊接有加强管,大大增加了桁架的起重力量;第一吊钩可用于 起重重力在20吨以下的物件,第二吊钩可起重20吨以上的物件及用于钩接钻孔灌注粧机 进行打粧作业;钻孔灌注粧机采用本技术的作业塔架,塔架可以做到自动架设、自放放 倒,从而可以减少非作业时间另外搬运起重机来起重钻孔灌注粧机,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 了工作效率。 为便于贵审查委员能对本技术的目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进一 步的认识与了解,并结合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方向的剖示图。 图3为图2的
技术介绍
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B区域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吊钩钩接在支撑平台的挂环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钻孔灌注粧机的作业塔架作进一 步说明。 请参照图1、图2、图4和图5,为本技术钻孔灌注粧机的作业塔架,其包括支撑 平台1、支架2、桁架3、配重箱4、第一卷扬机5、第二卷扬机6、第一钢绳7、第二钢绳8、第一 吊钩9及第二吊钩10。 支撑平台1、支架2及桁架3通过轴承20相联接并能折叠,支撑平台1侧端设置 有挂环11,桁架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滑轮12、第二导向滑轮13、游动滑轮14、固定滑轮 15及定向滑轮组16,第一卷扬机5及第二卷扬机6固定在支撑平台1上,配重箱4连接在 桁架3的另一端,其中,桁架3两侧的上下部分别焊接有角钢17,角钢17为等边形,并在下 部的每条角钢17槽中焊接有加强管18。 桁架3通过四条拉杆19与支架2上端相连接支撑,其中,每两条拉杆19连接在桁 架3同一位置的两侧上。 第一卷扬机5上的第一钢绳7 -端依次经过支架2与桁架3联接处的轴承、第一 导向滑轮12后,再绕过游动滑轮14后与固定滑轮15固定,第一吊钩9连接在游动滑轮14 上,拉动第一钢绳7可使第一吊钩9与挂环11相钩接。 第二卷扬机6上的第二钢绳8 -端依次经过支架2上部设置的第三导向滑轮、第 二导向滑轮13、定向滑轮组16中部后与第二吊钩10相连接,第三导向滑轮位于桁架3的上 方。 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游动滑轮上连接的第一吊钩钩接在支撑平台的挂环 上,从而可以减缓利用冲击钻头进行打粧时桁架的震动问题;通过将桁架两侧的上下部分 别焊接有角钢,并在下部的角钢槽中分别焊接有加强管,大大增加了桁架的起重力量;第一 吊钩可用于起重重力在20吨以下的物件,第二吊钩可起重20吨以上的物件及用于钩接钻 孔灌注粧机进行打粧作业;钻孔灌注粧机采用本技术的作业塔架,塔架可以做到自动 架设、自放放倒,从而可以减少非作业时间另外搬运起重机来起重钻孔灌注粧机,降低了低 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技术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 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技术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 变更,均应属于本技术所涵盖专利范围。【主权项】1. 一种钻孔灌注粧机的作业塔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支架、桁架、配重箱、第 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一钢绳、第二钢绳、第一吊钩及第二吊钩; 支撑平台、支架及桁架通过轴承相联接并能折叠,支撑平台侧端设置有挂环,桁架的一 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滑轮、第二导向滑轮、游动滑轮、固定滑轮及定向滑轮组,第一卷扬机及 第二卷扬机固定在支撑平台上,配重箱连接在桁架的另一端,其中,桁架两侧的上下部分别 焊接有角钢,并在下部的每条角钢槽中焊接有加强管; 第一卷扬机上的第一钢绳一端依次经过支架与桁架联接处的轴承、第一导向滑轮后, 再绕过游动滑轮后与固定滑轮固定,第一吊钩连接在游动滑轮上,拉动第一钢绳可使第一 吊钩与挂环相钩接; 第二卷扬机上的第二钢绳一端依次经过支架上部设置的第三导向滑轮、第二导向滑 轮、定向滑轮组中部后与第二吊钩相连接,第三导向滑轮位于桁架的上方。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粧机的作业塔架,其特征在于:角钢为等边形。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粧机的作业塔架,其特征在于:桁架通过四条拉杆与 支架上端相连接支撑,其中,每两条拉杆连接在桁架同一位置的两侧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机的作业塔架,包括支撑平台、支架、桁架、配重箱、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一钢绳、第二钢绳、第一吊钩及第二吊钩;支撑平台、支架及桁架通过轴承相联接并能折叠,支撑平台侧端设置有挂环,桁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滑轮、第二导向滑轮、游动滑轮、固定滑轮及定向滑轮组,第一卷扬机及第二卷扬机固定在支撑平台上,配重箱连接在桁架的另一端,其中,桁架两侧的上下部分别焊接有角钢,并在下部的角钢槽中上分别焊接有加强管。本技术将游动滑轮上连接的第一吊钩钩接在支撑平台的挂环上,从而减缓利用冲击钻头进行打桩时桁架的震动问题;将桁架两侧焊接有角钢,角钢槽中焊接有加强管,大大增加桁架的起重力量。【IPC分类】E02D7/16, E21B15/00【公开号】CN204645039【申请号】CN201520219016【专利技术人】林勇传, 叶世昌, 谢夏琳 【申请人】广西大学【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申请日】2015年4月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孔灌注桩机的作业塔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支架、桁架、配重箱、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一钢绳、第二钢绳、第一吊钩及第二吊钩;支撑平台、支架及桁架通过轴承相联接并能折叠,支撑平台侧端设置有挂环,桁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滑轮、第二导向滑轮、游动滑轮、固定滑轮及定向滑轮组,第一卷扬机及第二卷扬机固定在支撑平台上,配重箱连接在桁架的另一端,其中,桁架两侧的上下部分别焊接有角钢,并在下部的每条角钢槽中焊接有加强管;第一卷扬机上的第一钢绳一端依次经过支架与桁架联接处的轴承、第一导向滑轮后,再绕过游动滑轮后与固定滑轮固定,第一吊钩连接在游动滑轮上,拉动第一钢绳可使第一吊钩与挂环相钩接;第二卷扬机上的第二钢绳一端依次经过支架上部设置的第三导向滑轮、第二导向滑轮、定向滑轮组中部后与第二吊钩相连接,第三导向滑轮位于桁架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勇传,叶世昌,谢夏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