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机油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479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置机油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回水管、水泵和机油滤芯清洁器,所述机油滤芯清洁器上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柴油机机体连接,另一端与冷却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一端与冷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水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连接冷却装置的一端与回水管上连接冷却装置的一端具有相同的弯折形状,所述回水管与进水管之间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回水管上还设置有支撑架,回水管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柴油机机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板和支撑架的配合使进水管和回水管布置更加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机油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外部的机油冷却水循环装置,具体是一种外置机油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机的升功率进一步提升,优化燃烧的后果是缸内燃烧爆压大幅提升,对柴油机的润滑系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较高的机油温度会导致机油粘度下降,润滑油膜形成困难,发动机内各摩擦副润滑不良;同时机油消耗量上升。若发动机内部没有机油冷却系统,此时增加外置机油冷却系统成为必然。但小型柴油机外部空间有限,有限的空间也限制了外置机油冷却系统的结构和排布方式。一般要求冷却系统的布置尽量紧凑、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紧凑的外置机油冷却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置机油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回水管、水泵和机油滤芯清洁器,所述机油滤芯清洁器上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柴油机机体连接,另一端与冷却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一端与冷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水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连接冷却装置的一端与回水管上连接冷却装置的一端具有相同的弯折形状,所述回水管与进水管之间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回水管上还设置有支撑架,回水管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柴油机机体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通过进水法兰安装在柴油机机体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进水法兰孔眼同心,螺栓将支撑架和法兰一起固定在柴油机机体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回水管焊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包括顶板、支撑板和底板,顶板通过支撑板与底板连接,支撑板将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空间分割成两个安装位,安装位的形状与进水管和回水管的形状相吻合;所述进水管与回水管分别卡扣在相对应的安装位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材质为塑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通过固定板和支撑架的配合使进水管和回水管布置更加的紧凑。2)本专利技术安装方便,仅利用柴油机机体上的两个安装孔实现了固定和定位,方便了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外置机油冷却系统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外置机油冷却系统中进水管和回水管的固定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优选方案的外置机油冷却系统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管,2-回水管,3-水泵,4-机油滤芯清洁器,5-固定板,6-支撑架,11-法兰装置,41-冷却装置,51-顶板,52-支撑板,53-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2,一种外置机油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1、回水管2、水泵3和机油滤芯清洁器4,所述机油滤芯清洁器4上设置有冷却装置41,所述进水管1一端与柴油机机体连接,另一端与冷却装置4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2一端与冷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水泵3连接;所述进水管1上连接冷却装置41的一端与回水管2上连接冷却装置41的一端具有相同的弯折形状,所述回水管2与进水管1之间通过固定板5连接。所述回水管2上还设置有支撑架6,回水管2通过支撑架6固定在柴油机机体上。所述进水管1通过进水法兰11安装在柴油机机体上。支撑架6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进水法兰11孔眼同心,螺栓将支撑架6和法兰11一起固定在柴油机机体上。支撑架6借用法兰11的安装孔进行有效定位,仅利用柴油机机体上的两个安装孔实现固定和定位。所述固定板5两端分别与进水管1和回水管2焊接。请参阅图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5包括顶板51、支撑板52和底板53,顶板51通过支撑板52与底板53连接,支撑板52将顶板51与底板53之间的空间分割成两个安装位,安装位的形状与进水管1和回水管2的形状相吻合;所述进水管1与回水管2分别卡扣在相对应的安装位上。所述固定板5的材质为塑料。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法兰11与柴油机机体连接,直接从机体水道取水。机体水道内的水从法兰11经由进水管1,进入带冷却装置41的机油滤芯清洁器4上;最后,冷却水通过回水管2,进入水泵3前端,由水泵3泵入机体内。形成有效的压力水冷却循环系统。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外置机油冷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置机油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1)、回水管(2)、水泵(3)和机油滤芯清洁器(4),所述机油滤芯清洁器(4)上设置有冷却装置(41),所述进水管(1)一端与柴油机机体连接,另一端与冷却装置(4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2)一端与冷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水泵(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上连接冷却装置(41)的一端与回水管(2)上连接冷却装置(41)的一端具有相同的弯折形状,所述回水管(2)与进水管(1)之间通过固定板(5)连接;所述回水管(2)上还设置有支撑架(6),回水管(2)通过支撑架(6)固定在柴油机机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机油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1)、回水管(2)、水泵(3)和机油滤芯清洁器(4),所述机油滤芯清洁器(4)上设置有冷却装置(41),所述进水管(1)一端与柴油机机体连接,另一端与冷却装置(4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2)一端与冷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水泵(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上连接冷却装置(41)的一端与回水管(2)上连接冷却装置(41)的一端具有相同的弯折形状,所述回水管(2)与进水管(1)之间通过固定板(5)连接;所述回水管(2)上还设置有支撑架(6),回水管(2)通过支撑架(6)固定在柴油机机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机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通过进水法兰(11)安装在柴油机机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机油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媛宋佳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