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粘合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51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粘合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聚酯多元醇45份、多异氰酸酯25份、含溴二元醇1份、含氟二元醇2份、分散剂4份、甲苯2份、甲酯1份、聚醚0.5份、聚已内酯2份、丙酮10份、2‑丁酮8份、催化剂0.2份。经过实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聚氨酯粘合剂,粘结强度在9.5MPa以上,而现有的聚氨酯粘合剂粘结强度仅为8.1MPa,效果显著;可见,通过改进聚氨酯胶粘剂的原料和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聚氨酯粘合剂的粘结性能,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粘合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粘合剂。
技术介绍
聚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异氰酸酯基(-NCO)的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分为多异氰酸酯和聚氨酯两大类。多异氰酸酯分子链中含有异氰基(-NCO)和氨基甲酸酯基(-NH-COO-),故聚氨酯胶粘剂表现出高度的活性与极性。与含有活泼氢的基材,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以及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优良的化学粘接力。聚氨酯胶粘剂需要不断提高其粘度和剥离强度等性能指标,但是聚氨酯胶粘剂的原料和生产工艺已经长时间未变,无法进一步提高其粘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粘合剂。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聚氨酯粘合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聚酯多元醇45-55份、多异氰酸酯25-35份、含溴二元醇1-5份、含氟二元醇2-4份、分散剂4-6份、甲苯2-6份、甲酯1-3份、聚醚0.5-1.5份、聚已内酯2-5份、丙酮10-18份、2-丁酮8-14份、催化剂0.2-0.8份;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1)将所述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于-10℃冷库中冷冻处理70-90分钟后,转入热风烘干机使用75-80℃热风充分干燥45-60分钟;(2)将处理好的所述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与所述含溴二元醇、含氟二元醇、分散剂使用高混机于90-100℃混合,保温10-15分钟,再升温至118-125℃,保温3-5分钟,得物料A;(3)向所述物料A中加入所述甲苯、甲酯、聚醚,降低温度至75-85℃,保温15-25分钟,得物料B;(4)将所述物料B转入反应釜,升温至90-95℃,并加入所述聚已内酯和35%-45%所述催化剂,充分反应200-240分钟;(5)将反应釜中温度降低至60-70℃,加入所述丙酮、2-丁酮和余量所述催化剂,继续反应65-85分钟;(6)检验、出料、包装、得成品。进一步的,所述聚酯多元醇,由丙二醇、丁二醇、乙二酸按摩尔比3-5:20-25:8-14聚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多异氰酸酯,由HDI、TDI、IPDI按质量比28-36:5-9:4-8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含溴二元醇,由四溴双酚A双羟乙基醚、二溴新戊二醇、2,3-二溴丙醇按质量比15-20:35-45:1-7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由石蜡、硬脂酸按质量比1-4:10-18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按质量比1-7:2-9混合后制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过实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聚氨酯粘合剂,粘结强度在9.5MPa以上,而现有的聚氨酯粘合剂粘结强度仅为8.1MPa,效果显著;可见,通过改进聚氨酯胶粘剂的原料和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聚氨酯粘合剂的粘结性能,值得大力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聚氨酯粘合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聚酯多元醇45份、多异氰酸酯25份、含溴二元醇1份、含氟二元醇2份、分散剂4份、甲苯2份、甲酯1份、聚醚0.5份、聚已内酯2份、丙酮10份、2-丁酮8份、催化剂0.2份;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1)将所述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于-10℃冷库中冷冻处理70分钟后,转入热风烘干机使用75℃热风充分干燥45分钟;(2)将处理好的所述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与所述含溴二元醇、含氟二元醇、分散剂使用高混机于90℃混合,保温10分钟,再升温至118℃,保温3分钟,得物料A;(3)向所述物料A中加入所述甲苯、甲酯、聚醚,降低温度至75℃,保温15分钟,得物料B;(4)将所述物料B转入反应釜,升温至90℃,并加入所述聚已内酯和35%所述催化剂,充分反应200分钟;(5)将反应釜中温度降低至60℃,加入所述丙酮、2-丁酮和余量所述催化剂,继续反应65分钟;(6)检验、出料、包装、得成品。进一步的,所述聚酯多元醇,由丙二醇、丁二醇、乙二酸按摩尔比3:20:8聚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多异氰酸酯,由HDI、TDI、IPDI按质量比28:5:4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含溴二元醇,由四溴双酚A双羟乙基醚、二溴新戊二醇、2,3-二溴丙醇按质量比15:35:1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由石蜡、硬脂酸按质量比1:10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按质量比1:2混合后制得。实施例2一种聚氨酯粘合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聚酯多元醇55份、多异氰酸酯35份、含溴二元醇5份、含氟二元醇4份、分散剂6份、甲苯6份、甲酯3份、聚醚1.5份、聚已内酯5份、丙酮18份、2-丁酮14份、催化剂0.8份;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1)将所述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于-10℃冷库中冷冻处理90分钟后,转入热风烘干机使用80℃热风充分干燥60分钟;(2)将处理好的所述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与所述含溴二元醇、含氟二元醇、分散剂使用高混机于100℃混合,保温15分钟,再升温至125℃,保温5分钟,得物料A;(3)向所述物料A中加入所述甲苯、甲酯、聚醚,降低温度至85℃,保温25分钟,得物料B;(4)将所述物料B转入反应釜,升温至95℃,并加入所述聚已内酯和45%所述催化剂,充分反应240分钟;(5)将反应釜中温度降低至70℃,加入所述丙酮、2-丁酮和余量所述催化剂,继续反应85分钟;(6)检验、出料、包装、得成品。进一步的,所述聚酯多元醇,由丙二醇、丁二醇、乙二酸按摩尔比5:25:14聚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多异氰酸酯,由HDI、TDI、IPDI按质量比36:9:8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含溴二元醇,由四溴双酚A双羟乙基醚、二溴新戊二醇、2,3-二溴丙醇按质量比20:45:7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由石蜡、硬脂酸按质量比4:18混合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按质量比7:9混合后制得。实施例3一种聚氨酯粘合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聚酯多元醇50份、多异氰酸酯30份、含溴二元醇3份、含氟二元醇3份、分散剂5份、甲苯4份、甲酯2份、聚醚1份、聚已内酯3份、丙酮12份、2-丁酮10份、催化剂0.5份;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1)将所述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于-10℃冷库中冷冻处理80分钟后,转入热风烘干机使用78℃热风充分干燥50分钟;(2)将处理好的所述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与所述含溴二元醇、含氟二元醇、分散剂使用高混机于95℃混合,保温12分钟,再升温至120℃,保温4分钟,得物料A;(3)向所述物料A中加入所述甲苯、甲酯、聚醚,降低温度至80℃,保温20分钟,得物料B;(4)将所述物料B转入反应釜,升温至92℃,并加入所述聚已内酯和40%所述催化剂,充分反应220分钟;(5)将反应釜中温度降低至65℃,加入所述丙酮、2-丁酮和余量所述催化剂,继续反应75分钟;(6)检验、出料、包装、得成品。进一步的,所述聚酯多元醇,由丙二醇、丁二醇、乙二酸按摩尔比4:22:12聚合后制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氨酯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聚酯多元醇45份、多异氰酸酯25份、含溴二元醇1份、含氟二元醇2份、分散剂4份、甲苯2份、甲酯1份、聚醚0.5份、聚已内酯2份、丙酮10份、2‑丁酮8份、催化剂0.2份;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1)将所述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于‑10℃冷库中冷冻处理70分钟后,转入热风烘干机使用75℃热风充分干燥45分钟;(2)将处理好的所述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与所述含溴二元醇、含氟二元醇、分散剂使用高混机于90℃混合,保温10分钟,再升温至118℃,保温3分钟,得物料A;(3)向所述物料A中加入所述甲苯、甲酯、聚醚,降低温度至75℃,保温15分钟,得物料B;(4)将所述物料B转入反应釜,升温至90℃,并加入所述聚已内酯和35%所述催化剂,充分反应200分钟;(5)将反应釜中温度降低至60℃,加入所述丙酮、2‑丁酮和余量所述催化剂,继续反应65分钟;(6)检验、出料、包装、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聚酯多元醇45份、多异氰酸酯25份、含溴二元醇1份、含氟二元醇2份、分散剂4份、甲苯2份、甲酯1份、聚醚0.5份、聚已内酯2份、丙酮10份、2-丁酮8份、催化剂0.2份;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1)将所述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于-10℃冷库中冷冻处理70分钟后,转入热风烘干机使用75℃热风充分干燥45分钟;(2)将处理好的所述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与所述含溴二元醇、含氟二元醇、分散剂使用高混机于90℃混合,保温10分钟,再升温至118℃,保温3分钟,得物料A;(3)向所述物料A中加入所述甲苯、甲酯、聚醚,降低温度至75℃,保温15分钟,得物料B;(4)将所述物料B转入反应釜,升温至90℃,并加入所述聚已内酯和35%所述催化剂,充分反应200分钟;(5)将反应釜中温度降低至60℃,加入所述丙酮、2-丁酮和余量所述催化剂,继续反应65分钟;(6)检验、出料、包装、得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聚酯多元醇50份、多异氰酸酯30份、含溴二元醇3份、含氟二元醇3份、分散剂5份、甲苯4份、甲酯2份、聚醚1份、聚已内酯3份、丙酮12份、2-丁酮10份、催化剂0.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由丙二醇、丁二醇、乙二酸按摩尔比3-5:20-25:8-14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松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明大都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