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雨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4370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净化装置,沿房屋外墙面设置在屋檐下方,包括:顶端设有斗形开口的引流管,引流管内部设有中心喉管,底端出口连接与储水箱连通的反应槽,反应槽内依次设有氧化铁网区、石灰石区和生物填料区,储水箱内部、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浮球、接触装置和与排水泵相连的排水口;以及双氧水储液瓶,上部设有设有折管,其一端口在双氧水储液瓶内部,另一端口与中心喉管的下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加入双氧水与雨水中所含酸性物质完成芬顿反应,降解雨水中有机物及其他污染物,实现雨水净化,该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控制。

Rain water purify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ain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roof is arranged along the housing wall: the top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tube hopper opening, drainage tub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enter pipe, the bottom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of the reaction tan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tank, reac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iron oxide net area, area and area of limestone biological filler the water storage tank, internal, top and botto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loating ball, contact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ainage pump and drainage mouth; and hydrogen peroxide liquid storage bottl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folding tube, a port in the internal hydrogen peroxide liquid storage bottle, a port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other connecting pipes and center. The invention automatically adds hydrogen peroxide and the acid substance contained in the rainwater to complete the Fenton reaction, and degrade the organic matter and other pollutants in the rainwater, thereby realizing the purification of rainwater, and the process is completely automatic without manual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给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雨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海绵城市的作用功能分别是用于收集雨水的“收水措施”,用于含蓄、储存、过滤雨水的“蓄水措施”,及如何有效利用雨水的“用水措施”。雨水过滤净化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技术,由于雨水除含有颗粒物之外,其pH值一般偏低,属酸性水,另外还含有有机物、硝酸根和硫酸根,如果能有效处理这些污染物,则可以更好利用雨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净化装置,自动加入双氧水与雨水中所含酸性物质完成芬顿反应,降解雨水中有机物及其他污染物,实现雨水净化,该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控制。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雨水净化装置,沿房屋外墙面设置在屋檐下方,包括:引流管、双氧水储液瓶、反应槽和储水箱,其中,所述引流管的顶端设有斗形开口,所述斗形开口正对着屋檐出水口,所述引流管的内部设有中心喉管,所述引流管的底端出口连接所述反应槽,所述反应槽内依次设置有氧化铁网区、石灰石区和生物填料区,所述氧化铁网区位于所述反应槽中靠近所述引流管侧,所述反应槽的远离所述引流管侧壁的上端部位设有与所述储水箱连通的出口,所述储水箱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的底部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储水箱的底部,所述浮球的顶部设有接触区,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有接触装置,所述储水箱的下部设有排水口,与所述排水口相连接有排水泵;所述导线、所述排水泵和所述接触装置电连接在同一电路中,所述浮球的接触区随所述浮球浮起并与所述接触装置接触,由此接通所述的电路,启动所述排水泵;所述双氧水储液瓶的上部设有折管,所述折管的一端端口置于所述双氧水储液瓶内部,所述折管的另一端端口与所述中心喉管的喉部下方的开口连通。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折管与所述中心喉管的直径比为1:5~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心喉管的底端端口的位置低于所述折管位于所述双氧水储液瓶内部的端口的位置。本专利技术中,当下雨时,水顺着屋檐出水口流下,在斗形开口汇合后顺着引流管流下,在流动过程中经过中心喉管,使折管内气压降低,双氧水储液瓶中储备的双氧水溶液由于虹吸作用,被吸上来经由中心喉管混入雨水中并流到反应槽,依次经过:(1)氧化铁网区,在双氧水和氧化铁在酸性条件下产生芬顿反应,氧化雨水中的有机物;(2)石灰石区,与石灰石填料反应,中和pH值,使pH值达到中性;(3)生物填料区,经过微生物的作用,继续分解其中的有机物;经上述处理后的雨水最后从反应槽的远离所述引流管侧壁的上端出口流入储水箱,将处理后的水储存于储水箱中,当储水箱中水的高度上升时,浮球浮起,当储水箱中水满时,浮球的顶部接触区触及储水箱顶部触发装置,则接通电源启动排水泵,将过多的水排出到泄洪管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雨水净化装置,自动加入双氧水与雨水中所含酸性物质完成芬顿反应,降解雨水中有机物及其他污染物,实现雨水净化,该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雨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雨水净化装置,沿房屋外墙面设置在屋檐下方,包括:引流管2、双氧水储液瓶5、反应槽6和储水箱10,其中,引流管2的顶端设有斗形开口1,斗形开口1正对着屋檐出水口,引流管2的内部设有中心喉管3(引流管2和中心喉管3的中心轴线重合,中心喉管3由口部、喉部和管部依次构成,喉部为口部和管部的过渡处,相当于口部中直径最小处),引流管2的底端出口连接反应槽6,反应槽6内依次设置有氧化铁网区7、石灰石区8和生物填料区9,氧化铁网区7位于反应槽6中靠近引流管2的一侧,反应槽6的远离引流管2侧壁的上端部位设有与储水箱10连通的出口,储水箱10内设有浮球12,浮球12的底部连接有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储水箱10的底部,浮球12的顶部设有接触区,储水箱10的顶部设有接触装置13,储水箱10的下部设有排水口,与排水口相连接有排水泵11;浮球12、导线、排水泵11、电源、接触装置13电连接构成电路(即与浮球12相连的导线、排水泵11和接触装置13电连接在同一电路中),浮球12的接触区随浮球12浮起并与接触装置13接触,由此接通电路,启动排水泵11;双氧水储液瓶5中储备有双氧水溶液,双氧水储液瓶5的上部设有倾斜的折管4,折管4的一端端口置于双氧水储液瓶5内部,折管4的另一端端口与中心喉管3的喉部下方的开口连通。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折管4与中心喉管3的直径比为1:5~10。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中心喉管3的底端端口的位置低于折管4位于双氧水储液瓶内部5的端口的位置。在使用上述雨水净化装置时,将双氧水储液瓶5置于地面上,反应槽6和储水箱10埋在地下。下雨时雨水顺着屋檐出水口流下,在斗形开口1汇合后顺着引流管2流下,在流动过程中经过中心喉管3,使折管4内气压降低,双氧水储液瓶5中储备的双氧水溶液由于虹吸作用,被吸上来经由中心喉管3混入雨水中并流到反应槽6,依次经过:(1)氧化铁网区7,在双氧水和氧化铁在酸性条件下产生芬顿反应,氧化雨水中的有机物;(2)石灰石区8,与石灰石填料反应,中和pH值,使pH值达到中性;(3)生物填料区9,经过微生物的作用,继续分解其中的有机物;经上述处理后的雨水最后从反应槽6的远离引流管侧壁的上端出口流入储水箱10,将处理后的水储存于储水箱10中,当储水箱10中水的高度上升时,浮球12浮起,当储水箱10中水满时,浮球12的顶部接触区触及储水箱10顶部触发装置13,则接通电源启动排水泵11,将过多的水排出到泄洪管道。上述雨水净化装置,自动加入双氧水与雨水中所含酸性物质完成芬顿反应,降解雨水中有机物及其他污染物,实现雨水净化,该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控制。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的情况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专利技术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雨水净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净化装置,沿房屋外墙面设置在屋檐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双氧水储液瓶、反应槽和储水箱,其中,所述引流管的顶端设有斗形开口,所述斗形开口正对着屋檐出水口,所述引流管的内部设有中心喉管,所述引流管的底端出口连接所述反应槽,所述反应槽内依次设置有氧化铁网区、石灰石区和生物填料区,所述氧化铁网区位于所述反应槽中靠近所述引流管侧,所述反应槽的远离所述引流管侧壁的上端部位设有与所述储水箱连通的出口,所述储水箱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的底部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储水箱的底部,所述浮球的顶部设有接触区,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有接触装置,所述储水箱的下部设有排水口,与所述排水口相连接有排水泵;所述导线、所述排水泵和所述接触装置电连接在同一电路中,所述浮球的接触区随所述浮球浮起并与所述接触装置接触,由此接通所述的电路,启动所述排水泵;所述双氧水储液瓶的上部设有折管,所述折管的一端端口置于所述双氧水储液瓶内部,所述折管的另一端端口与所述中心喉管的喉部下方的开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净化装置,沿房屋外墙面设置在屋檐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双氧水储液瓶、反应槽和储水箱,其中,所述引流管的顶端设有斗形开口,所述斗形开口正对着屋檐出水口,所述引流管的内部设有中心喉管,所述引流管的底端出口连接所述反应槽,所述反应槽内依次设置有氧化铁网区、石灰石区和生物填料区,所述氧化铁网区位于所述反应槽中靠近所述引流管侧,所述反应槽的远离所述引流管侧壁的上端部位设有与所述储水箱连通的出口,所述储水箱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的底部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储水箱的底部,所述浮球的顶部设有接触区,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有接触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梦影马建锋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