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168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切换电路,其与补偿变压器电性连接,包括:晶闸管开关和电阻;所述晶闸管开关和所述电阻串联后接入所述补偿变压器的输入端;所述电阻的阻值等于所述补偿变压器的最大负载阻值;所述晶闸管开关为全周期投切。该切换电路中的电阻可有效吸收变压器的反向电动势和能量,避免晶闸管被击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换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
,具体涉及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稳压器由于用电负载比较复杂,其中就包括了感性负载,稳压器中的半周期投切或随机投切等效负载电阻电路,在电流过零点投切的情况下,会出现负载电流半周期不平衡,变压器的直流成分导致变压器磁饱合,在晶闸管断开瞬间,稳压器中的补偿变压器及用电负载会有反向能量对晶闸管释放,由于感性负载在释放能量时电压是无限上升的,直到电压被箝位,然后通过电流释放掉。如果我们只是利用晶闸管自身来承受这个能量的话,当晶闸管达到最大雪崩能量时,就会导致永久性的雪崩击穿短路。但是,这个反向能量太大了,根据能量公式W=1/2*L*I*I,大变压器电感动辄上1H,电流动辄上100A,能量算下来达到几千焦耳,而晶闸管的雪崩能量是按毫焦做单位的,相差太大。因此很容易导致晶闸管过流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切换电路,在电压过零点把电阻投切进去,电阻的阻值等于变压器的最大负载阻值,可以使负载电流相互抵消,变压器无直流成分产生。由于电阻的阻值等于变压器的最大负载阻值,所以切换时变压器的反向电动势和能量被电阻有效的吸收,不会击穿晶闸管。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切换电路,其与补偿变压器电性连接,包括:晶闸管开关和电阻;所述晶闸管开关和所述电阻串联后接入所述补偿变压器的输入端;所述电阻的阻值等于所述补偿变压器的最大负载阻值;所述晶闸管开关为全周期投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晶闸管开关的全周期投切由单片机控制完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片机为ARM单片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阻为线绕大功率电阻。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晶闸管开关为一个双向晶闸管或两个单向晶闸管组成双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换电路还与电压切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用于调节所述补偿变压器的输入端电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压切换电路为编码式无触点电压切换电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编码式无触点电压切换电路由绕组和开关组成,所述绕组用于提供不同的交流电压输入,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绕组是否接入所述补偿变压器的输入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组的个数为N时,所述开关的个数为2(N+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编码式无触点电压切换电路由单片机控制完成不同电压切换。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无触点稳压切换前的电压过零点把电阻投切进去,并在一整个频率周期都不关断,电阻的阻值等于变压器的最大负载阻值,可以使负载电流相互抵消,变压器无直流成分产生。由于电阻的阻值等于变压器的最大负载阻值,所以切换时变压器的反向电动势和能量被电阻有效的吸收,不会击穿晶闸管。(2)晶闸管开关的全周期投切由单片机控制完成方便实现自动化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电压切换电路;12-切换电路。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用户”可指示使用电子装置的人或使用电子装置的装置(例如,人工智能电子装置)。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
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实施例1切换电路主要用于交流稳压器中,用于防止交流稳压器中的晶闸管过流损坏,交流稳压器大多都是通过晶闸管开关来控制电压切换电路中的绕组是否接入来实现稳压。而晶闸管开关容易过流损坏,引入切换电路,可以有效吸收交流稳压器中的补偿变压器及用电负载的反向能量,防止电压切换电路中的晶闸管开关损坏。交流稳压器包括:电压切换电路和补偿变压器。电压切换电路由绕组和晶闸管开关组成。如图1所示,一种切换电路12,包括:晶闸管开关S0和电阻R1;晶闸管开关S0和电阻R1串联接入补偿变压器T1的输入端;电阻R1的阻值等于补偿变压器T1的最大负载阻值;所述切换电路的晶闸管开关S0为全周期投切。全周期投切中的全周期指一个频率周期,因为现有的切换电路中电阻都是随机投切的,就会有给变压器充磁导致磁饱合的现象。控制晶闸管开关S0每次投切时都是一个频率周期下电阻投切到补偿变压器T1上,就不会引起磁饱合的问题。晶闸管开关S0的全周期投切由单片机控制完成。进一步,所述单片机为ARM单片机。电阻R1为线绕大功率电阻。线绕电阻是用电阻丝绕在绝缘骨架上构成的。电阻丝一般采用具有一定电阻率的镍铬、锰铜等合金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切换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换电路,其与补偿变压器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晶闸管开关和电阻;所述晶闸管开关和所述电阻串联后接入所述补偿变压器的输入端;所述电阻的阻值等于所述补偿变压器的最大负载阻值;所述晶闸管开关为全周期投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换电路,其与补偿变压器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晶闸管开关和电阻;所述晶闸管开关和所述电阻串联后接入所述补偿变压器的输入端;所述电阻的阻值等于所述补偿变压器的最大负载阻值;所述晶闸管开关为全周期投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开关的全周期投切由单片机控制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为ARM单片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为线绕大功率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开关为一个双向晶闸管或两个单向晶闸管组成双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阿特为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