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本体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改性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293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本体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改性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58.0-86.5%、耐热改性剂10-24%、紫外光吸收剂0.3-1.0%、硅酮母粒0.5-3%、气味抑制剂0.5-5%、阻燃剂2-8%、润滑剂0.1-1%、偶联剂0.1-1%。其制备方法为: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材料;将本体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紫外光吸收剂、气味抑制剂、硅酮母粒、阻燃剂、加工助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将混合的原材料置于双螺杆机器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在挤出过程中,耐热改性剂通过侧向精确喂料系统计量均匀加入,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干燥后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产品气味挥发性小,具有优越的阻燃性能,其成品适合汽车内饰件、冰箱和电子电器等行业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本体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改性复合物及其制备 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本体法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 (ABS)的改性复合材料,具体涉及通过添加纳米级的阻燃剂和能有效抑制难 闻气味的气味抑制剂,从而制备出一种适合汽车内饰件、冰箱和电子电器等多 个领域的改性本体ABS材料,属于化工材料

技术介绍
苯乙烯丙烯腈类共聚物,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acrylnitrile—butadiene—strene copolymer),由于其优异的力口工性能、 良好的力学性能、耐化学药品性能,在汽车内饰件、冰箱和电子电器得到广泛 应用。然而由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在不同程度上会释放出一些难闻 的气味,特别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制成的各种汽车内饰制 件等材料制品已经渐渐受到众多消费者的质疑;而且ABS属于易燃材料(氧指 数为18.3-20.0),并且在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易使人窒息的烟,随着人们环保 意识不断地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在这些方面将受到更大的挑 战,针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也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 了进一步拓展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高丙 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的性价比,就要寻找到一个有效途径以制备出低气味、 甚至无气味的,而且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材 料。人们通过研究对比,发现本体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比传统 上的乳液接枝掺合法,具有更好的性能,本体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 由于其独特的制造工艺,从而具有高纯净性、低气味有机散发、低光泽等优点, 生产出的树脂产品拥有天然的白色,质量十分稳定和一致,其注塑产品能够减 少银纹的产生,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在汽车内饰件、冰箱和电子电器得到广泛 的应用,适应了市场的需求。但在具体针对本体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的阻燃和耐热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燃性能好、气味挥发性小、耐热、耐候性能好 的本体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改性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本体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改性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 58.0-86.5%、 耐热改性剂 10-24%、 .紫外光吸收剂 0. 3-1. 0%、硅酮母粒 0.5-3%、气味抑制剂 0.5-5%、 阻燃剂 2-8%、 润滑剂 0.1-1%、偶联剂 0. 1-1%。所述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特指用连续本体法聚合工艺生产的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橡胶相重量含量为8-20%,选用D0W公司 的ABS3453、 3904;所述的耐热改性剂选自a-甲基苯乙烯(a-MS)、间规聚苯乙烯(SPS)、 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和AS的共聚物、双马来酰亚胺(BMI)中的一种或 其混合物,选用日本电化学公司的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和AS的共聚物或 无锡市衡辉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a -甲基苯乙烯(a -MS)或泰安精细化工有限 公司生产的N,N' —4, 4' 一二苯甲垸双马来酰亚胺;其主要作用是增加高分子 链段运动的空间位阻,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选自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UV-P、 UV-327、 UV-326) 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如UV-9、 UV-531)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选用广州承诚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2- (2,-羟基-5'-甲基苯基)基并三唑 TINUVIN 326)或南京米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UV-9),该产品能提高材料耐候性能,防止因紫外线的照射产生化学反应的变化,造成材料性能的下降。所说的硅酮母粒选自超高分子量硅氧烷高分散母粒,其载体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选用美国道康宁公司生产的硅酮含量为50X的Si-ABS (MB50-313),该产品能改善材料的表面摩擦性能,基本保持不磨损,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所说的气味抑制剂选自一种粉体粒径不小于200目钠型晶体结构的碱金属 硅铝酸盐粉体,分子筛微孔孔径不小于10埃;粒径不小于200目,微孔孔径 为20-30埃的细孔硅胶材料中的一种或其组合,选用国产二氧化硅多孔硅胶材 料,通过细孔硅胶中孔径大小特定且分布均匀的微孔,可以有效降低ABS材料 的气味,并且同时不对材料中同时添加的其他中等分子量添加剂起吸附作用;所说的阻燃剂选自纳米级镁、铝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微米级镁、铝的氧 化物及氢氧化物的一种或混合物;选用北京中超海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粒径 小于100纳米的纳米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微米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微米级阻燃剂主要起协效阻燃剂的作用,能有效的达到阻燃和抑烟的目的,由于粒径小,其阻燃效果相对会更加突出;所说的润滑剂选用印尼CMS生产的乙撑双硬脂酰胺P-130;所说的偶联剂选用南京曙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偶联剂KH-560,润滑 剂和偶联剂在加工和成型方面能有效改善各组分分散性、减少有害摩擦。润滑 剂包括某些脂肪酸、脂肪酸酰胺或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作用是提高制品的防 静电性,防止吸附灰尘;偶联剂包括钛酸酯和铝酸酯化合物,如KH-550、KH-560、 A-189、 101等,改善制品的加工性能。一种本体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改性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其步骤为(1) 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材料;(2) 将本体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紫外光吸收剂、气味抑制剂、硅酮母粒、阻燃剂、加工助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3) 将混合的原材料置于双螺杆机器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挤出工艺为一区200 210°C, 二区210 220。C,三区210 220。C,四区205 215。C,停留时间l-2分钟,压力为12-18Mpa;(4) 在挤出过程中,耐热改性剂通过侧向精确喂料系统计量均匀加入,挤 出拉条、冷却、切粒、干燥后得到最终产品。本专利技术以本体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为基料,加入阻燃剂及气味 抑制剂为主组元,并添加加工助剂,经配比、混合、塑化、造粒而制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产品气味挥发性小,具有优越的阻燃性能,其成品适 合汽车内饰件、冰箱和电子电器等行业领域。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原材料配方采用的本体法ABS原材料为DOW公司的ABS3453、 3904;耐热改性剂为日本电化学公司的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和AS的共聚物; 无锡市衡辉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a-甲基苯乙烯(a-MS);泰安精细化工有限 公司生产的N,N' —4,4' 一二苯甲垸双马来酰亚胺;紫外光吸收剂为广州承诚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2- (2'-羟基-5'-甲基苯 基)基并三唑(TINUVIN 326);南京米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2-羟基_4-甲 氧基二苯甲酮(UV-9);硅酮母粒为美国道康宁公司生产的硅酮含量为50X的Si-ABS(MB50-313);气味抑制剂为国产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本体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改性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58.0-86.5%、耐热改性剂10-24%、紫外光吸收剂0.3-1.0%、硅酮母粒0.5-3%、气味抑制剂0.5-5%、阻燃剂2-8%、润滑剂0.1-1%、偶联剂0.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东夏建盟吉继亮吴晓辉袁绍彦杨定吉甫吴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