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萌专利>正文

轨道交通建设监理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287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轨道交通建设监理平台,包括车体、座位、动力系统、调节部、检测部、感应部和控制部。座位固定于车体上端中央位置,动力系统与车体连接,调节部与车体固定,位于座位前端,检测部固定于车体前端,感应部固定于车体前端。控制部与车体固定,控制部与感应部、调节部、检测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便于使用维护的特点。

Rail traffic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il traffic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platform, which comprises a vehicle body, a seat, a power system, an adjustment part, a detection part, an induction part and a control part. The seat is fixed on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vehicle body, the power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vehicle body, the adjusting part is fixed with the vehicle body, and the seat is position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eat, and the detecting part is fix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vehicle body, and the induction part is fix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vehicle body. The control part is fixed with the vehicle body, and the control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duction part, the adjusting part and the detecting p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and convenient use and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建设监理平台
本技术涉及监理平台,具体涉及轨道交通建设监理平台。
技术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决定着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前景。当前全国轨道交通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轨道交通建设监理作为轨道交通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轨道交通建设整体把握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一般轨道铺设完成后,需要人工采取隧道内步行的方式,对轨道内电力设备、综合监控设备、管路灯进行建设进度检查和相关问题记录,并提出待修改方案。监理人员需要采用人工组队,利用手持式照明设备方式观察轨道工程建设情况并记录,自动化程度低、费时费力、不便于观察。现需要一种监理平台,可通过方便监理人员方便观察隧道内设备建设情况,协助人员快速掌握轨道交通建设进度,并能适用轨道交通施工环境,便于适用、易于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轨道交通建设监理平台,以解决上述问题。轨道交通建设监理平台,包括车体、座位、动力系统、调节部、检测部、感应部和控制部。所述座位固定于车体上端中央位置,所述动力系统与车体连接,所述调节部与车体固定,位于座位前端,所述检测部固定于车体前端,所述感应部固定于车体前端。所述控制部与车体固定,所述控制部与感应部、调节部、检测部连接。所述车体为板状,所述车体前端为弧形,所述车体下端连接有四个轮子。所述座位固定于车体中央,座位两端有制动手刹。所述动力系统为车体提供前进动力。所述动力系统为电力驱动动力。所述感应部包括包括五个感应器,为一号感应器、二号感应器、三号感应器、四号感应器和五号感应器。所述五个感应器为一字行排列与车体固定,位于座位前端。所述一号感应器、二号感应器和三号感应器与控制部连接,控制部通过一号感应器、二号感应器和三号感应器对检测部进行控制。所述一号感应器、二号感应器和三号感应器位于座位左前方,三个感应器之间距离相等。使用者通过左脚的踩踏进行控制。所述所述四号感应器和五号感应器与控制部连接,控制部通过四号感应器和五号感应器对调节部进行控制。所述四号感应器和五号感应器位于座位右前方。所述感应器包括踏板、基座、弹簧和触碰开关。所述基座与车体固定,所述基座上端前方固定有触碰开关,所述触碰开关伸出的感应杆套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与踏板固定,所述弹簧下端与触碰开关固定。所述踏板与基座铰接。所述检测部包括传动轴、轴座、弧形板、固定盖、一组灯、二组灯和三组灯。所述轴座与车体固定,所述传动轴与轴座连接。所述弧形板通过固定盖与传动轴固定。所述弧形板固定有一组灯、二组灯和三组灯。所述一组灯、二组灯和三组灯对称固定于弧形板上。所述一组灯包括两个灯,固定于弧形板顶端。所述三组灯包括两个灯,固定于弧形板两端底部。所述二组灯包括两个灯,固定于弧形板中央。所述一组灯、二组灯和三组灯与控制部连接。所述弧形板为C形,弧形板与传动轴两端固定。所述传动轴中央有轮齿,传动轴的轮齿与调节部的大齿轮为齿轮啮合传动。所述调节部包括步进电机、减速箱和大齿轮。所述步进电机与车体固定,所述减速箱的输入齿轮与步进电机的转动轴固定,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与大齿轮固定。所述调解部的步进电机与控制部连接。所述调节部的大齿轮与传动轴的轮齿与为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控制部包括电源、控制器、灯组驱动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器与电源、灯组驱动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一号感应器、二号感应器、三号感应器、四号感应器和五号感应器连接。所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与步进电机连接,控制器通过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进而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所述灯组驱动电路与一组灯、二组灯和三组灯连接,控制器通过灯组驱动电路进而对一组灯、二组灯和三组灯进行发光和熄灭控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便于使用维护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感应部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感应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检测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灯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调节部示意图。图例说明:1、车体;2、座位;3、动力系统;4、感应部;5、检测部;6、调节部;4a、一号感应器;4b、二号感应器;4c、三号感应器;4d、四号感应器;4e、五号感应器;401、踏板;402、基座;403、弹簧;404、触碰开关;501、传动轴;503、弧形板;504、固定盖;505、一组灯;506、二组灯;507、三组灯;501a、轮齿;602、减速箱;603、大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图1至图6,轨道交通建设监理平台,包括车体1、座位2、动力系统3、调节部6、检测部5、感应部4和控制部。座位2固定于车体1上端中央位置,动力系统3与车体1连接,调节部6与车体1固定,位于座位2前端,检测部5固定于车体1前端,感应部4固定于车体1前端。控制部与车体1固定,控制部与感应部4、调节部6、检测部5连接。车体1为板状,车体1前端为弧形,车体1下端连接有四个轮子。车体1后端连接有制动系统,对车体1的运动状态进行控制。轮子在轨道上转动,进而使车体1前进或后退。座位2固定于车体1中央,座位2两端有制动手刹。使用者坐在座位2上通过制动手刹控制车辆停止和前进。动力系统3为车体1提供前进动力。动力系统3为电力驱动动力。感应部4包括包括五个感应器,为一号感应器4a、二号感应器4b、三号感应器4c、四号感应器4d和五号感应器4e。五个感应器为一字行排列与车体1固定,位于座位2前端。一号感应器4a、二号感应器4b和三号感应器4c与控制部连接,控制部通过一号感应器4a、二号感应器4b和三号感应器4c对检测部5进行控制。一号感应器4a、二号感应器4b和三号感应器4c位于座位2左前方,三个感应器之间距离相等。使用者通过左脚的踩踏进行控制。四号感应器4d和五号感应器4e与控制部连接,控制部通过四号感应器4d和五号感应器4e对调节部6进行控制。四号感应器4d和五号感应器4e位于座位2右前方。使用者通过右脚的踩踏进行控制。感应器包括踏板401、基座402、弹簧403和触碰开关404。基座402与车体1固定,基座402上端前方固定有触碰开关404,触碰开关404伸出的感应杆套有弹簧403,弹簧403上端与踏板401固定,弹簧403下端与触碰开关404固定。踏板401与基座402铰接。使用者踩踏踏板401,踏板401向下转动,并将触碰开关404的伸出杆向下压,触碰开关404闭合,控制部检测到触碰开关404闭合信号,进而对检测部5(或调节部6)进行相应控制。使用者松开踏板401,踏板401在弹簧403的作用力下向上转动,踏板401恢复初始位置,触碰开关404恢复断开状态。控制部完成一次感应器信号感应。检测部5包括传动轴501、轴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轨道交通建设监理平台

【技术保护点】
轨道交通建设监理平台,包括车体(1)、座位(2)、动力系统(3)、调节部(6)、检测部(5)、感应部(4)和控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2)固定于车体(1)上端中央位置,所述动力系统(3)与车体(1)连接,所述调节部(6)与车体(1)固定,位于座位(2)前端,所述检测部(5)固定于车体(1)前端,所述感应部(4)固定于车体(1)前端,所述控制部与车体(1)固定,所述控制部与感应部(4)、调节部(6)、检测部(5)连接,所述感应部(4)包括包括五个感应器,为一号感应器(4a)、二号感应器(4b)、三号感应器(4c)、四号感应器(4d)和五号感应器(4e),所述五个感应器为一字行排列与车体(1)固定,位于座位(2)前端,所述一号感应器(4a)、二号感应器(4b)和三号感应器(4c)与控制部连接,所述一号感应器(4a)、二号感应器(4b)和三号感应器(4c)位于座位(2)左前方,三个感应器之间距离相等,所述四号感应器(4d)和五号感应器(4e)位于座位(2)右前方,所述感应器包括踏板(401)、基座(402)、弹簧(403)和触碰开关(404),所述基座(402)与车体(1)固定,所述基座(402)上端前方固定有触碰开关(404),所述触碰开关(404)伸出的感应杆套有弹簧(403),所述弹簧(403)上端与踏板(401)固定,所述弹簧(403)下端与触碰开关(404)固定,所述踏板(401)与基座(402)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交通建设监理平台,包括车体(1)、座位(2)、动力系统(3)、调节部(6)、检测部(5)、感应部(4)和控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2)固定于车体(1)上端中央位置,所述动力系统(3)与车体(1)连接,所述调节部(6)与车体(1)固定,位于座位(2)前端,所述检测部(5)固定于车体(1)前端,所述感应部(4)固定于车体(1)前端,所述控制部与车体(1)固定,所述控制部与感应部(4)、调节部(6)、检测部(5)连接,所述感应部(4)包括包括五个感应器,为一号感应器(4a)、二号感应器(4b)、三号感应器(4c)、四号感应器(4d)和五号感应器(4e),所述五个感应器为一字行排列与车体(1)固定,位于座位(2)前端,所述一号感应器(4a)、二号感应器(4b)和三号感应器(4c)与控制部连接,所述一号感应器(4a)、二号感应器(4b)和三号感应器(4c)位于座位(2)左前方,三个感应器之间距离相等,所述四号感应器(4d)和五号感应器(4e)位于座位(2)右前方,所述感应器包括踏板(401)、基座(402)、弹簧(403)和触碰开关(404),所述基座(402)与车体(1)固定,所述基座(402)上端前方固定有触碰开关(404),所述触碰开关(404)伸出的感应杆套有弹簧(403),所述弹簧(403)上端与踏板(40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萌吴磊李坤杰杨雄
申请(专利权)人:孙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