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无级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2730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无级调节装置,包括位于槽型托辊的内端侧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轮组,所述槽型托辊的内端侧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上绑扎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在滑轮组上,所述滑轮组经手柄驱动进行旋转。该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无级调节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捷,能够解决槽型托辊的内曲线抬高角的无级调节,结构安全稳定,经济性、实用性强。

Stepless adjusting device for curve lifting angle in groove type idler s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roove type supporting roller group curve elevation angle stepless regulating device, comprising a frame located in the groove roller inner side, wherein the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pulley, the groove roller ends of the inn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through hole on the lashing a wire rope, wherein the other end of the wire rope wound on the pulley, the pulley rotates by the drive handle. The structure of the groove rollers curve elevation angle stepless adjusting device is simple,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stepless elevation curve can solve the groove roller angle adjusting structure, safety and stability, economic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无级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无级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带式输送机是散料输送设备中的重要设备,曲线带输送机是输送机中的一种,在平面转弯方面曲线带输送机通过自然变向转弯按力学规律自然转弯达到平皮带曲线输送的目的,实现自然转弯的重要附加基本措施是托辊组内曲线抬高,构成内曲线抬高角γ。内曲线抬高的含义:输送带在转弯处的内侧边所形成的曲线叫内曲线,而另一侧边叫外曲线。由于内曲线抬高,中间托辊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内曲线抬高角。其目的是减小转弯半径,则易于实现平稳转弯。当然愈大可使转弯半径愈小,但过大会使输送物料向外侧滚动导致洒料。理论及实践证明抬高角γ≤5°为宜,一般取γ=3°~5°,γ极限可以达到7°。在实际工况运行上,输送带曲线段从转弯曲线的起点到终点,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是不同的,呈现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的变化,在曲线中点抬角最大。目前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的调节结构复杂,调节步骤繁琐,并且无法实现无级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无级调节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无级调节装置,包括位于槽型托辊的内端侧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轮组,所述槽型托辊的内端侧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上绑扎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在滑轮组上,所述滑轮组经手柄驱动进行旋转。优选的,所述滑轮组包括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所述第三定滑轮靠近槽型托辊的内端侧,所述第一定滑轮远离槽型托辊的内端侧,所述第二定滑轮位于第一定滑轮与第三定滑轮之间,所述第一定滑轮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三定滑轮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三定滑轮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二定滑轮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的轮周均设有用于缠绕钢丝绳的圆槽,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均经转轴与机架连接,所述转轴与机架的衔接端设有轴承,所述机架上螺接有用于由外往内顶紧第一定滑轮的转轴的紧定螺钉。优选的,所述手柄设置于第一定滑轮的转轴上,所述手柄包括与第一定滑轮的转轴同轴连接的第一纵向杆件,所述第一纵向杆件的外端部固设有横向杆件,所述横向杆件的外端部固设有第二纵向杆件,所述第二纵向杆件的外端部固设有直径小于第二纵向杆件的纵向芯轴,所述纵向芯轴的外端部上连接有旋转握柄,所述旋转握柄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外表面沿着圆周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凸条。优选的,所述机架包括水平的底座,所述底座上竖直固设有U形开口朝上的第一U形架、第二U形架、第三U形架,所述第一定滑轮位于第一U形架的顶部U形开口处,所述第二定滑轮位于第二U形架的顶部U形开口处,所述第三定滑轮位于第三U形架的顶部U形开口处。优选的,所述槽型托辊包括托辊架横梁,所述托辊架横梁的顶部两侧对称螺接有外竖直支撑板,所述托辊架横梁的顶部在两外竖直支撑板之间对称螺接有内竖直支撑板,两内竖直支撑板之间设有水平的第一托辊,所述槽型托辊内端侧的一外竖直支撑板与一内竖直支撑板之间设有倾斜的第二托辊,所述槽型托辊外端侧的一外竖直支撑板与一内竖直支撑板之间设有倾斜的第三托辊,所述通孔开设于内端侧的外竖直支撑板的中部。优选的,所述托辊架横梁的底部螺接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的外端部设有螺接在地面上的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纵向延伸的铰接转轴,所述旋转底座的外端部铰接在铰接转轴上,所述槽型托辊的内端侧与机架之间竖直固设有截面为凹槽形的槽钢,所述托辊架横梁与旋转底座的内端部嵌入槽钢的槽内,所述托辊架横梁与旋转底座的宽度等于槽钢的槽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无级调节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捷,能够解决槽型托辊的内曲线抬高角的无级调节,结构安全稳定,经济性、实用性强;针对不同的工作负载情况,设计计算出合适的内曲线抬高角后,可以调整出需要的角度,从而减少转弯半径,实现平稳转弯,又可以避免物料外侧滚动导致洒料,达到最佳工况,调整更加自由灵活,机构运用方式简单,对复杂工况的适应能力强。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2所示,一种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无级调节装置,包括位于槽型托辊1的内端侧的机架2,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轮组,所述槽型托辊的内端侧上开设有一通孔3,所述通孔上绑扎有钢丝绳4,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在滑轮组上,所述滑轮组经手柄5驱动进行旋转;采用钢丝绳对槽型托辊的内端侧施加拉力,使得槽型托辊内曲线抬高一个角度,利用手柄配合滑轮组以及柔性的钢丝绳,达到无级调节的效果,方式简便、灵活性强、工作高效,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工况,实现平稳转弯,避免物料外侧滚动导致洒料。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组包括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定滑轮6、第二定滑轮7、第三定滑轮8,所述第三定滑轮靠近槽型托辊的内端侧,所述第一定滑轮远离槽型托辊的内端侧,所述第二定滑轮位于第一定滑轮与第三定滑轮之间,所述第一定滑轮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三定滑轮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三定滑轮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二定滑轮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的轮周均设有用于缠绕钢丝绳的圆槽9,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均经转轴10与机架连接,所述转轴与机架的衔接端设有轴承,所述机架上螺接有用于由外往内顶紧第一定滑轮的转轴的紧定螺钉1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手柄设置于第一定滑轮的转轴上,所述手柄包括与第一定滑轮的转轴同轴连接的第一纵向杆件12,所述第一纵向杆件的外端部固设有横向杆件13,所述横向杆件的外端部固设有第二纵向杆件14,所述第二纵向杆件的外端部固设有直径小于第二纵向杆件的纵向芯轴15,所述纵向芯轴的外端部上连接有旋转握柄16,所述旋转握柄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外表面沿着圆周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凸条17,增大摩擦力。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水平的底座18,所述底座上竖直固设有U形开口朝上的第一U形架19、第二U形架20、第三U形架21,所述第一定滑轮位于第一U形架的顶部U形开口处,所述第二定滑轮位于第二U形架的顶部U形开口处,所述第三定滑轮位于第三U形架的顶部U形开口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槽型托辊包括托辊架横梁22,所述托辊架横梁的顶部两侧对称螺接有外竖直支撑板23,所述托辊架横梁的顶部在两外竖直支撑板之间对称螺接有内竖直支撑板24,两内竖直支撑板之间设有水平的第一托辊25,所述槽型托辊内端侧的一外竖直支撑板与一内竖直支撑板之间设有倾斜的第二托辊26,所述槽型托辊外端侧的一外竖直支撑板与一内竖直支撑板之间设有倾斜的第三托辊27,所述通孔开设于内端侧的外竖直支撑板的中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托辊架横梁的底部螺接有旋转底座28,所述旋转底座的外端部设有螺接在地面上的架体29,所述架体上设有纵向延伸的铰接转轴30,所述旋转底座的外端部铰接在铰接转轴上,所述槽型托辊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无级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无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槽型托辊的内端侧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轮组,所述槽型托辊的内端侧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上绑扎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在滑轮组上,所述滑轮组经手柄驱动进行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无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槽型托辊的内端侧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轮组,所述槽型托辊的内端侧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上绑扎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在滑轮组上,所述滑轮组经手柄驱动进行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无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包括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所述第三定滑轮靠近槽型托辊的内端侧,所述第一定滑轮远离槽型托辊的内端侧,所述第二定滑轮位于第一定滑轮与第三定滑轮之间,所述第一定滑轮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三定滑轮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三定滑轮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二定滑轮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的轮周均设有用于缠绕钢丝绳的圆槽,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均经转轴与机架连接,所述转轴与机架的衔接端设有轴承,所述机架上螺接有用于由外往内顶紧第一定滑轮的转轴的紧定螺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型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无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设置于第一定滑轮的转轴上,所述手柄包括与第一定滑轮的转轴同轴连接的第一纵向杆件,所述第一纵向杆件的外端部固设有横向杆件,所述横向杆件的外端部固设有第二纵向杆件,所述第二纵向杆件的外端部固设有直径小于第二纵向杆件的纵向芯轴,所述纵向芯轴的外端部上连接有旋转握柄,所述旋转握柄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国林向晨庄鹏程卢凯杨楠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