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零件的注塑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80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零件的注塑成型设备,包括:机架、动模板、导柱、定模板、通孔、定模芯、整移油缸、第一油管、动模芯、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油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动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动模板相互连接,所述定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设置有整移油缸,整移油缸可以通过输入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从而能输出较大且稳定的推力,进而使得动模板与定模板获得稳定的接触力,在注塑的过程中可以由整移压缸来驱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for automobile engine parts

The purpose of this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kind of injection molding equipment, automotive engine parts include: frame, movable platen, guide column, template, holes, die core and the whole moving oil cylinder, a first oil tube, a movable mould core, a first driving device and the second driving device and the first oil control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and the second driving device are arranged on the frame, the movable template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wherein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template, the tem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ide of the driv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between the dynamic template and the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whole moving cylinder, the cylinder can move through the input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oil pipes which can output larger and stable thrust, thus making the dynamic template and the template to obtain stable contact force, the whole shift driving pressure cylinder in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to us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零件的注塑成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零件的注塑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发动机零件在汽车组装生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发动机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汽车发动机零件的注塑成型作为汽车零价加工工艺中的一步也日趋重要。汽车发动机零件一般适应于热塑性塑料加热成型.利用热塑性塑料的热熔原理,将熔融的塑料通过注塑机将其注射进模具的型腔内,然后冷却定型,打开模具取出塑料产品,注塑需要用到定模与动模,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将两个模芯具有凹陷处的一端相对,通过三通连接管将两个模芯连接形成一个组,再通过机械手将一个或者多个组放入到定模内,合模后注塑。采用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注塑完毕后,机械手先是需要将模芯从定模内取出,放置到下道工序的工作平台后,再将需要注塑的模芯夹过来放入到定模内进行注塑,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不高而且注塑模具的开模十分麻烦,而且传统的注塑成型机在进行注射前,需要先合模,再驱动注射机头到与模具的浇注口对应的位置,最后进行注射。注射机头的移动与合模过程是分开的,需要通过不同的动力源来分开驱动,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在合模的过程中,现有的注塑成型设备通常无法保证在合模时动模板与定模板的位置准确,在多次合模注塑后,动模板与定模板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移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零件的注塑成型设备,本专利技术在定模芯的下端设置有脱模柱,脱模柱与定模板相互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装置可以控制脱模柱在定模板中弹出与缩回,脱模柱弹出可以将动模板与定模板分开,开模快速方便,提高了注塑效率,本专利技术在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设置有整移油缸,整移油缸可以通过输入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从而能输出较大且稳定的推力,进而使得动模板与定模板获得稳定的接触力,在注塑的过程中可以由整移压缸来驱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零件的注塑成型设备,包括:机架、动模板、导柱、定模板、通孔、定模芯、整移油缸、第一油管、动模芯、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油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动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动模板相互连接,所述定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定模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油路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油路控制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相互连接,所述导柱设置在所述动模板上,所述导柱与动模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油管设置在所述动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油管穿过所述动模板,所述第一油管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相互连接,所述定模板设置在动模板的一侧,所述定模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导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定模芯设置在所述定模板上,所述定模芯与定模板相互为一体连接,所述动模芯设置在动模板上,所述动模芯与动模板相互为一体连接,所述整移油缸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之间,所述整移油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相互连接,所述整移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相互连接。进一步,所述定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油管,第二油管穿过所述定模板,第二油管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相互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油路控制装置,第二油路控制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相互连接。进一步,所述动模芯上设置有动模顶针,动模顶针与动模芯相互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定模芯的下端设置有脱模柱,脱模柱与定模板相互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通孔开设有四个。进一步,所述定模芯上开设有成型凹槽。进一步,所述导柱设置有四个。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在定模芯的下端设置有脱模柱,脱模柱与定模板相互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装置可以控制脱模柱在定模板中弹出与缩回,脱模柱弹出可以将动模板与定模板分开,开模快速方便,提高了注塑效率,本专利技术在动模板上设置有四条导柱,导柱与动模板相互固定连接,在定模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导柱的位置相对应,各条导柱分别可以对应传入各个通孔中,动模板可带动导柱移动,以与定模板合模或开模,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导柱对动模板与定模板进行导向,可以保证在合模时动模板与定模板的位置准确,能够顺利,完全地合模,从避免发生碰撞以起到保护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动模板与定模板均设置在机架上,动模板可以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并在机架上滑动,本本专利技术在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设置有整移油缸,整移油缸可以通过输入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从而能输出较大且稳定的推力,进而使得动模板与定模板获得稳定的接触力,在注塑的过程中可以由整移压缸来驱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架;2-动模板;3-导柱;4-定模板;5-通孔;6-定模芯;7-成型凹槽;8-脱模柱;9-整移油缸;10-第一油管;11-动模芯;12-动模顶针;13-第一驱动装置;14-第二驱动装置;15-第一油路控制装置;16-第二油路控制装置;17-第二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零件的注塑成型设备,包括:机架1、动模板2、导柱3、定模板4、通孔5、定模芯6、整移油缸9、第一油管10、动模芯11、第一驱动装置13、第二驱动装置14与第一油路控制装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与第二驱动装置14均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动模板2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与动模板2相互连接,所述定模板4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4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4与定模板4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油路控制装置15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的一侧,所述第一油路控制装置15与第一驱动装置13相互连接,所述导柱3设置在所述动模板2上,所述导柱3与动模板2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油管10设置在所述动模板2的一侧,所述第一油管10穿过所述动模板2,所述第一油管10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相互连接,所述定模板4设置在动模板2的一侧,所述定模板4上开设有通孔5,通孔5的位置与导柱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定模芯6设置在所述定模板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发动机零件的注塑成型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零件的注塑成型设备,包括:机架、动模板、导柱、定模板、通孔、定模芯、整移油缸、第一油管、动模芯、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油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动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动模板相互连接,所述定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定模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油路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油路控制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相互连接,所述导柱设置在所述动模板上,所述导柱与动模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油管设置在所述动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油管穿过所述动模板,所述第一油管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相互连接,所述定模板设置在动模板的一侧,所述定模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导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定模芯设置在所述定模板上,所述定模芯与定模板相互为一体连接,所述动模芯设置在动模板上,所述动模芯与动模板相互为一体连接,所述整移油缸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之间,所述整移油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相互连接,所述整移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零件的注塑成型设备,包括:机架、动模板、导柱、定模板、通孔、定模芯、整移油缸、第一油管、动模芯、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油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动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动模板相互连接,所述定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定模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油路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油路控制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相互连接,所述导柱设置在所述动模板上,所述导柱与动模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油管设置在所述动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油管穿过所述动模板,所述第一油管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相互连接,所述定模板设置在动模板的一侧,所述定模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导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定模芯设置在所述定模板上,所述定模芯与定模板相互为一体连接,所述动模芯设置在动模板上,所述动模芯与动模板相互为一体连接,所述整移油缸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之间,所述整移油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学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恒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