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饮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593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食品饮料技术领域的一种红茶饮料及其制备工艺,该红茶饮料包括如下组成成分:纯净水:85‑90份;蜂蜜:2‑4份;红茶粉15‑20份;冬凌草:10‑15份;罗汉果8‑12份;柠檬汁1‑3份;食品添加剂:10‑15份和凉味剂0.05‑0.1份,该红茶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处理;S2:加热萃取;S3:过滤;S4:添加调料;S5:杀菌;S6:灌装;S7:冷却,该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红茶饮料及其制备工艺,在原料中加入了冬凌草和罗汉果,能够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止咳润肺、滑肠排毒和清热解毒的作用,尤其适合夏季的饮用,该冰红茶的制备工艺方便,安全卫生。

Black tea beverage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food and beverage Black Tea beverage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the Black Tea drink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pure water: 85 90; honey: 2 4; 15 Black Tea powder 20; Rabdosiae: 10 15; 8 12 Luohanguo lemon; 1 juice 3; food additives: 10 15 and 0.05 cooling agent 0.1,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the Black Tea beverage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S2: raw materials; heating extraction; filtering; S3: S4: S5: add spices; sterilization; filling; S6: S7: cool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lack Tea beverage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adding Rabdosiae and S.grosvenorii in raw materials, can have lower cholesterol and blood pressure, but also has a cough Runfei, slippery bowel detoxification and detoxification effect,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summer drinking, the ice Black Tea system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s convenient, safe and sanita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饮料
,具体为一种红茶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红茶起源于明朝中期(约16世纪)福建省武夷山桐木关地区,最早的品种称为正山小种,近年又出现独树一帜的金骏眉红茶。红茶按制造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红茶饮料所述一种新潮、冰酷的时尚饮品。现有的红茶饮料的功能单一,仅具有解渴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天清热解毒效果不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红茶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饮料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红茶饮料的功能单一,仅具有解渴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天清热解毒效果不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饮料,该红茶饮料包括如下组成成分:纯净水:85-90份;蜂蜜:2-4份;红茶粉15-20份;冬凌草:10-15份;罗汉果8-12份;柠檬汁1-3份;食品添加剂:10-15份和凉味剂0.05-0.1份。优选的,所述食品添加剂包括柠檬酸、柠檬酸钠和维生素C。优选的,所述凉味剂为薄荷醇。优选的,所述冬凌草为冬凌草茎枝的上部嫩叶。优选的,一种红茶饮料的制备工艺,该红茶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处理:将红茶茶叶、冬凌草和罗汉果破碎,破碎长度为0.4-0.6厘米,然后采用82-87℃的软水冲泡8-13秒,然后取出红茶茶叶和冬凌草;S2:加热萃取:将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红茶茶叶、冬凌草和罗汉果加入纯净水:85-90份进行加热萃取,加热温度为88-94℃,时间为10-14分钟,得到茶汁;S3:过滤:经过步骤S2加热萃取后的茶汁进行过滤,取出沉淀物和杂质;S4:添加调料:将蜂蜜:2-4份、柠檬汁1-3份、食品添加剂:10-15份和凉味剂0.05-0.1份调配好,加入经过步骤S3过滤后的茶汁内,并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该冰红茶;S5:杀菌:采用高温瞬间杀菌的方法进行杀菌处理;S6:灌装:将灭菌后的产品采用真空灌装方法立即灌装,灌装时冰红茶的温度控制在75-80℃;S7:冷却。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在萃取时,PH值控制在4.5-5.5。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过滤包括粗过滤和再过滤,所述粗过滤的方法为:采用100目的尼龙网进行过滤,所述再过滤的方法为:采用加压过滤的方法进行再过滤,过滤的压力为0.5-0.7MPa。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的杀菌温度为120-140℃,杀菌时间为4-6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红茶饮料及其制备工艺,在原料中加入了冬凌草和罗汉果,能够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止咳润肺、滑肠排毒和清热解毒的作用,尤其适合夏季的饮用,该冰红茶的制备工艺方便,安全卫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红茶饮料,该红茶饮料包括如下组成成分:纯净水:85-90份;蜂蜜:2-4份;红茶粉15-20份;冬凌草:10-15份,所述冬凌草为冬凌草茎枝的上部嫩叶;罗汉果8-12份;柠檬汁1-3份;食品添加剂:10-15份,所述食品添加剂包括柠檬酸、柠檬酸钠和维生素C;凉味剂0.05-0.1份,所述凉味剂为薄荷醇。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红茶饮料的制备工艺:实施例1一种红茶饮料的制备工艺,该红茶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处理:将红茶茶叶、冬凌草和罗汉果破碎,破碎长度为0.4-0.6厘米,然后采用82℃的软水冲泡8秒,然后取出红茶茶叶和冬凌草;S2:加热萃取:将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红茶茶叶、冬凌草和罗汉果加入纯净水:85份进行加热萃取,加热温度为88℃,时间为10分钟,得到茶汁,在萃取时,PH值控制在4.5;S3:过滤:经过步骤S2加热萃取后的茶汁进行过滤,取出沉淀物和杂质,过滤包括粗过滤和再过滤,所述粗过滤的方法为:采用100目的尼龙网进行过滤,所述再过滤的方法为:采用加压过滤的方法进行再过滤,过滤的压力为0.5MPa;S4:添加调料:将蜂蜜:2份、柠檬汁3份、食品添加剂:12份和凉味剂0.07份调配好,加入经过步骤S3过滤后的茶汁内,并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该冰红茶;S5:杀菌:采用高温瞬间杀菌的方法进行杀菌处理,杀菌温度为120℃,杀菌时间为4秒;S6:灌装:将灭菌后的产品采用真空灌装方法立即灌装,灌装时冰红茶的温度控制在75℃;S7:冷却。实施例2一种红茶饮料的制备工艺,该红茶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处理:将红茶茶叶、冬凌草和罗汉果破碎,破碎长度为0.45厘米,然后采用85℃的软水冲泡10秒,然后取出红茶茶叶和冬凌草;S2:加热萃取:将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红茶茶叶、冬凌草和罗汉果加入纯净水:87份进行加热萃取,加热温度为91℃,时间为12分钟,得到茶汁,在萃取时,PH值控制在5;S3:过滤:经过步骤S2加热萃取后的茶汁进行过滤,取出沉淀物和杂质,过滤包括粗过滤和再过滤,所述粗过滤的方法为:采用100目的尼龙网进行过滤,所述再过滤的方法为:采用加压过滤的方法进行再过滤,过滤的压力为0.6MPa;S4:添加调料:将蜂蜜:3份、柠檬汁2份、食品添加剂:13份和凉味剂0.075份调配好,加入经过步骤S3过滤后的茶汁内,并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该冰红茶;S5:杀菌:采用高温瞬间杀菌的方法进行杀菌处理,杀菌温度为130℃,杀菌时间为5秒;S6:灌装:将灭菌后的产品采用真空灌装方法立即灌装,灌装时冰红茶的温度控制在77℃;S7:冷却。实施例3一种红茶饮料的制备工艺,该红茶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处理:将红茶茶叶、冬凌草和罗汉果破碎,破碎长度为0.6厘米,然后采用87℃的软水冲泡13秒,然后取出红茶茶叶和冬凌草;S2:加热萃取:将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红茶茶叶、冬凌草和罗汉果加入纯净水:90份进行加热萃取,加热温度为94℃,时间为14分钟,得到茶汁,在萃取时,PH值控制在5.5;S3:过滤:经过步骤S2加热萃取后的茶汁进行过滤,取出沉淀物和杂质,过滤包括粗过滤和再过滤,所述粗过滤的方法为:采用100目的尼龙网进行过滤,所述再过滤的方法为:采用加压过滤的方法进行再过滤,过滤的压力为0.7MPa;S4:添加调料:将蜂蜜:4份、柠檬汁1份、食品添加剂:11份和凉味剂0.05份调配好,加入经过步骤S3过滤后的茶汁内,并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该冰红茶;S5:杀菌:采用高温瞬间杀菌的方法进行杀菌处理,杀菌温度为140℃,杀菌时间为6秒;S6:灌装:将灭菌后的产品采用真空灌装方法立即灌装,灌装时冰红茶的温度控制在80℃;S7:冷却。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红茶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茶饮料,其特征在于:该红茶饮料包括如下组成成分:纯净水:85‑90份;蜂蜜:2‑4份;红茶粉15‑20份;冬凌草:10‑15份;罗汉果8‑12份;柠檬汁1‑3份;食品添加剂:10‑15份和凉味剂0.05‑0.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饮料,其特征在于:该红茶饮料包括如下组成成分:纯净水:85-90份;蜂蜜:2-4份;红茶粉15-20份;冬凌草:10-15份;罗汉果8-12份;柠檬汁1-3份;食品添加剂:10-15份和凉味剂0.05-0.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添加剂包括柠檬酸、柠檬酸钠和维生素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凉味剂为薄荷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冬凌草为冬凌草茎枝的上部嫩叶。5.一种红茶饮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红茶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处理:将红茶茶叶、冬凌草和罗汉果破碎,破碎长度为0.4-0.6厘米,然后采用82-87℃的软水冲泡8-13秒,然后取出红茶茶叶和冬凌草;S2:加热萃取:将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红茶茶叶、冬凌草和罗汉果加入纯净水:85-90份进行加热萃取,加热温度为88-94℃,时间为10-14分钟,得到茶汁;S3: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志明郝志强陈会涛宁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济源市能力源生物饮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