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制时间短的豆筋棒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157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烘制时间短的豆筋棒烘干装置,包括封闭的外壳,在所述外壳内固定有竖隔板,在竖隔板的一侧布置有搁架,在竖隔板的另一侧布置有风机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位于风机正上方,在所述外壳外布置有电控箱和空气能热水器,所述空气能热水器的出水管与冷凝器的进水口连接,空气能热水器的进水管与冷凝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风机和空气能热水器均与电控箱电连接,在所述外壳内下部布置有水平的热源管,所述搁架和风机均位于热源管上方。这样主要利用热源管对外壳内腔进行加热,利用冷凝器对热源管进行补充加热,并利用风机和竖隔板对外壳内的气体进行循环,从而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无尘的、高效的、烘制时间短的豆筋棒烘干装置。

Bean bar bar drying device from a short tim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ean bar bar drying device from a short time, including the closed shell, a vertical baffle is fixed in the shell in the vertical baffle plate is disposed on the side of the shelf, a fan and a condenser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vertical baffle plate of the condenser fan is located on the side. A control box and the air heater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shell, the water inlet air outlet pipe and condenser water heater connection, air to water heater water inlet pipe and a water outlet of the condenser is connected, the fan and the air heater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cabinet, in the shell part layout of a level of heat pipe, the rack and fan are located above the heat pipe. This is mainly used for heating the heat pipe cavity of the shell, the use of additional heating of the heat pipe condenser, circulating fan and vertical baffle and the use of gas on the casing, thereby providing bean gluten bar drying device short baking time a safe, clean and 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烘制时间短的豆筋棒烘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制时间短的豆筋棒烘干装置,主要用于烘制豆筋棒。
技术介绍
目前,豆筋棒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品,豆筋棒的制作需要先熬制豆浆,然后将豆皮层层包裹在芯棒上,最后进行烘干脱芯。传统的豆筋棒烘干在砖砌的烘房中进行,烘房通过燃煤或者柴火加热,技术含量低,成本低。这种烘房不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热效率低,不利于降低能耗;并且,加热方式单一,在烘房刚启动的时候,燃煤或者柴火刚开始燃烧,烘房升温慢、效率低;再则,豆筋棒产品上容易粘附砖灰、煤尘或柴灰,不利于豆筋棒的品质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烘制时间短的豆筋棒烘干装置,用于提高烘干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烘制时间短的豆筋棒烘干装置,包括封闭的外壳,在所述外壳内固定有竖隔板,在所述竖隔板的上下两端与外壳的顶底之间均留有间距,在竖隔板的一侧布置有搁架,在竖隔板的另一侧布置有风机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位于风机正上方,在所述外壳外布置有电控箱和空气能热水器,所述空气能热水器的出水管与冷凝器的进水口连接,空气能热水器的进水管与冷凝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风机和空气能热水器均与电控箱电连接,在所述外壳内下部布置有水平的热源管,所述热源管自外壳的一端伸入、穿过竖隔板并自外壳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搁架和风机均位于热源管上方。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外壳内布置热源管、竖隔板、搁架、风机和冷凝器,在外壳外布置与冷凝器和风机连接的空气能热水器和电控箱,主要利用热源管对外壳内腔进行加热,利用冷凝器对热源管进行补充加热,并利用风机和竖隔板对外壳内的气体进行循环,从而提供了一种升温快、安全性高、无尘的、高效的豆筋棒烘干装置;实际使用中,豆筋棒和芯棒一起架设在搁架上,热源管加热避免了粉尘的污染,在热源管温度不够的情况下,尤其是在烘干装置刚刚启动时,可以启动空气能热水器利用冷凝器对温度进行补偿,整个过程中风机自上而下吹风对外壳内的气体进行循环,相对于单一的加热方式,这样的混合互补加热结合气体循环,显著地提高了烘干效率。并且,封闭的外壳可以由保温板材搭建而成,结构简单、生产容易、便于工业化生产。所述冷凝器和风机分别通过水平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安装在竖隔板的对应侧,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均水平固定在竖隔板与外壳的对应内壁之间,所述冷凝器嵌装在上隔板上对应开设的过孔内,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下隔板上对应开设的过孔对接。冷凝器和风机的安装结构简单、牢固,并且通过上隔板和下隔板确保了外壳内空气的充分循环。所述热源管位于搁架正下方的部分呈回形布置。有利于对搁架上的豆筋棒进行充足的供热。所述热源管的其中一端向上弯折形成位于外壳外的竖向段,便于热源管内气体的排出;在所述竖向段的上端固定有出气罩,在所述出气罩内设有调节出气量大小的出气结构,通过调节出气量的大小,可以便捷调节外壳内的温度,并且便于热源管内热量的充分利用。在所述外壳内还固定有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与竖隔板的下端齐平,并且水平隔板位于搁架的正下方,在所述水平隔板上均匀开设有过孔。这样设置水平隔板并开设过孔,使气体自下而上均匀地进入搁架区域,促使搁架上各个部位的豆筋棒均匀受热。所述搁架左右并排布置有三组,每组搁架上下重叠有至少两层,在所述外壳上设有正对中间组搁架的进料门。使用更加方便。在所述外壳上设有正对风机的检修门。便于检修风机。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壳内布置热源管、竖隔板、搁架、风机和冷凝器,在外壳外布置与冷凝器和风机连接的空气能热水器和电控箱,从而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无尘的、高效的、烘制时间短的豆筋棒烘干装置,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生产容易、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立体图。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图5为图1的右视图。图中标记如下:外壳1、进料门1a、检修门1b、热源管2、出气罩3、竖隔板4、风机5、搁架6、水平隔板7、冷凝器8、空气能热水器9、电控箱10、上隔板11、下隔板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封闭的外壳1,在所述外壳1内固定有竖隔板4,在所述竖隔板4的上下两端与外壳1的顶底之间均留有间距。在竖隔板4的一侧布置有搁架6,在竖隔板4的另一侧布置有风机5和冷凝器8,所述冷凝器8位于风机5正上方。在所述外壳1外布置有电控箱10和空气能热水器9,所述空气能热水器9的出水管与冷凝器8的进水口连接,空气能热水器9的进水管与冷凝器8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风机5和空气能热水器9均与电控箱10电连接。在所述外壳1内下部布置有水平的热源管2,所述热源管2自外壳1的一端伸入、穿过竖隔板4并自外壳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搁架6和风机5均位于热源管2上方。所述冷凝器8和风机5分别通过水平的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安装在竖隔板4的对应侧,所述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均水平固定在竖隔板4与外壳1的对应内壁之间。所述冷凝器8嵌装在上隔板11上对应开设的过孔内,所述风机5的出风口与下隔板12上对应开设的过孔对接。所述热源管2位于搁架6正下方的部分呈回形布置。并且,所述热源管2的其中一端向上弯折形成位于外壳1外的竖向段,在所述竖向段的上端固定有出气罩3。在所述出气罩3内设有调节出气量大小的出气结构,所述出气罩3出气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选用市面上可调节孔洞大小的结构均可,并且可以是电控的,也可以是手动的。在所述外壳1内还固定有水平隔板7,所述水平隔板7与竖隔板4的下端齐平,并且水平隔板7位于搁架6的正下方,在所述水平隔板7上均匀开设有过孔。所述搁架6左右并排布置有三组,每组搁架6上下重叠有至少两层,本实施例优选所述每组搁架6上下重叠有九层。在所述外壳1上设有正对中间组搁架6的进料门1a。在所述外壳1上设有正对风机5的检修门1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烘制时间短的豆筋棒烘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烘制时间短的豆筋棒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外壳,在所述外壳内固定有竖隔板,在所述竖隔板的上下两端与外壳的顶底之间均留有间距,在竖隔板的一侧布置有搁架,在竖隔板的另一侧布置有风机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位于风机正上方,在所述外壳外布置有电控箱和空气能热水器,所述空气能热水器的出水管与冷凝器的进水口连接,空气能热水器的进水管与冷凝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风机和空气能热水器均与电控箱电连接,在所述外壳内下部布置有水平的热源管,所述热源管自外壳的一端伸入、穿过竖隔板并自外壳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搁架和风机均位于热源管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制时间短的豆筋棒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外壳,在所述外壳内固定有竖隔板,在所述竖隔板的上下两端与外壳的顶底之间均留有间距,在竖隔板的一侧布置有搁架,在竖隔板的另一侧布置有风机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位于风机正上方,在所述外壳外布置有电控箱和空气能热水器,所述空气能热水器的出水管与冷凝器的进水口连接,空气能热水器的进水管与冷凝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风机和空气能热水器均与电控箱电连接,在所述外壳内下部布置有水平的热源管,所述热源管自外壳的一端伸入、穿过竖隔板并自外壳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搁架和风机均位于热源管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烘制时间短的豆筋棒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和风机分别通过水平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安装在竖隔板的对应侧,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均水平固定在竖隔板与外壳的对应内壁之间,所述冷凝器嵌装在上隔板上对应开设的过孔内,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下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周朔民周炫佑王明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耕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