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性树脂层、粘接性树脂膜、层叠体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102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粘贴于具有高段差的基材,也可防止产生气泡,可维持透明性的粘接性树脂层、粘接性树脂膜、层叠体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粘接性树脂层为具有透明性的、含有丙烯酸类粘接性树脂组合物的单层粘接性树脂层,其中,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丙烯酸类聚合物、(B)丙烯酸类单体、及(C)热聚合引发剂,粘接性树脂层(11)在常温下在两面(11a)、(11b)具有粘着性,可以通过100~250℃的温度及30秒~10分钟的时间的加热,进行热固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粘接性树脂层、粘接性树脂膜、层叠体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即使粘贴于具有段差的基材、也可防止产生气泡的粘接性树脂层、粘接性树脂膜、层叠体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主张以2015年1月30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017131号为基础的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技术介绍
为了将触控面板、移动电话、显示器、贴合玻璃等具有透明性或透光性的基材层叠、粘接,粘着剂被广泛地使用。基材的表面,有时因印刷层、配线、电极、框体等而具有段差。对具有段差的基材层叠粘着剂时,在段差与粘着剂之间产生空隙而残留气泡,则有降低基材间的粘接强度、及通过基材的光学特性的可能性。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保护膜用粘着片,其适合作为移动电话及触控面板等的移动型信息终端的面板保护膜用、特别适合作为玻璃制面板用,作为面板的形状追随性优良的保护膜用粘着片,依序层叠硬涂层、透明基材膜、粘接剂层、聚酯类膜、粘着剂层及剥离片而成。但是,该保护膜用粘着片,层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因树脂膜的弹力,难以追随高的段差,而会进入气泡。在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作为用于光学用部件的粘接用途等的粘着片,使含有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在剥离片上光聚合所制造的粘着片。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并没有提及关于对段差的防气泡。在专利文献3,记载了以下2种实施方式,作为不产生气泡等而制造触控面板的方法。(第一实施方式)一种制造方法,其具有:在触控面板主体部的形成有印刷层的面上,涂布紫外线固化树脂或热固化树脂之后,通过紫外线照射或加热而形成树脂层的工序;以及将覆盖膜上贴有光学透明粘着片的面,粘贴于触控面板主体部的形成有树脂层的面的工序。(第二实施方式)一种制造方法,其具有:在触控面板主体部的形成有印刷层的面上,涂布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工序;以及在紫外线固化树脂上载置覆盖膜的工序;以及之后,照射紫外线的工序。但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形,需要分别在每个基材上形成树脂层,会增加工序数。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形,需要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的紫外线照射设备,并且因需要对树脂层整面照射紫外线,所以若基材具有不透明的部分,则光固化会变得不充分。在专利文献4中,作为使用于触控面板的丙烯酸类粘着剂,记载了含有:具有交联性官能团的主聚合物;具有氢键结性官能团的低分子量聚合物;及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粘着剂。在专利文献4中,作为效果,虽记载了透明导电膜的电特性的变动少的同时,耐湿热稳定性及段差追随性良好,而不容易发生白化、起泡,但难以追随高的段差、而会产生气泡。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3543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6684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02633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0017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所述情形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粘贴于具有高段差的基材,也可防止产生气泡,依次层叠基材、粘接性树脂层、及基材而成的层叠体的、在热耐久后及湿热耐久后也不会产生气泡而耐久性良好,可维持透明性的粘接性树脂层、粘接性树脂膜、层叠体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为解决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粘接性树脂层,其为具有透明性的含有丙烯酸类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的单层粘接性树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丙烯酸类聚合物、(B)丙烯酸类单体、及(C)热聚合引发剂,所述粘接性树脂层,在常温下在两面具有粘着性,通过100~250℃的温度及30秒~10分钟的时间的加热,可进行热固化。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优选为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所述粘接性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A)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含有4~20重量份的所述(B)丙烯酸类单体。所述热聚合引发剂优选为过氧化物。所述粘接性树脂层,优选通过所述加热而热固化后的温度23℃的储能模量,比加热前的温度23℃的储能模量高,加热前的温度23℃的储能模量为1×104~1×106Pa,通过所述加热而热固化后的温度23℃的储能模量为1×104~1×109Pa。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粘接性树脂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粘接性树脂层,层叠于2片隔离片之间而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经由所述粘接性树脂层,层叠2片基材而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经由粘接性树脂层,层叠2片基材,在将所得到的层叠体夹持于2个模具的状态下,将所述粘接性树脂层加热固化。在将所述粘接性树脂层的原材料组合物中所含的溶剂的沸点设为温度A、将所述热聚合引发剂具有1分钟的半衰期的温度设为温度B、将在所述粘接性树脂层的制造工序中用于去除所述溶剂的加热时的温度设为温度C、将在使所述粘接性树脂层加热固化的工序中的模具的压制温度设为温度D时,各温度为下述式(1)的顺序:式(1)温度A<温度C<温度B<温度D。所述2片基材中的至少一片基材,在与所述粘接性树脂层接触的侧的面内,可以包括1个以上的5μm~1mm的段差。所述段差优选为50μm~1mm。本专利技术的粘接性树脂层,优选其厚度比段差厚。本专利技术的粘接性树脂层,优选厚度为段差的1.1~3倍的55μm~3mm,进一步优选为段差的厚度的1.2~2倍的60μm~2mm。所述加热固化时的模具的温度优选为150~300℃的温度。本专利技术以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丙烯酸类单体、及热聚合引发剂为特征,可通过上述成分制作转移胶带状的粘接性树脂层。粘接性树脂层,通过单体成分而具有对具有段差的基材的基材追随性。单体成分通过热等的反应起始条件固化,而可提供即使有段差,也不会进入气泡的粘接性树脂层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通过调整丙烯酸类单体的添加量,可保持对基材的追随性、转移胶带状的粘接性树脂层本身的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强行地,特别是通过热压制,使粘接性树脂层半强行地追随于基材。在制造层叠体时,以抑制气泡生、耐久性的观点,优选不经由空气地将热及压力这两者施加在层叠体的热压制,而并非利用经由空气的电子线照射或能源线照射进行的固化。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即使粘贴于具有高段差的基材,也可防止产生气泡,可维持透明性的粘接性树脂层、粘接性树脂膜、层叠体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粘接性树脂膜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具有段差的基材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粘接性树脂层层叠于2片基材间而成的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将图3的层叠体夹持于模具之间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将粘接性树脂层加热固化而成的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合适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表示粘接性树脂膜10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粘接性树脂膜10,具有2片隔离片12、13,及层叠于它们之间的粘接性树脂层11。构成粘接性树脂层11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丙烯酸类聚合物、(B)丙烯酸类单体、及(C)热聚合引发剂。粘接性树脂层11的两面11a、11b,在常温下具有粘着性(成为粘着面)。再者,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常温”是指约3℃~约40℃,优选为约10℃~约30℃,更优选为约15℃~约25℃,最优选为约23℃。粘接性树脂层11,在整个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粘接性树脂层、粘接性树脂膜、层叠体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接性树脂层,其为具有透明性的、含有丙烯酸类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的单层粘接性树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丙烯酸类聚合物、(B)丙烯酸类单体、及(C)热聚合引发剂,所述粘接性树脂层,在常温下在两面具有粘着性,能够通过100~250℃的温度及30秒~10分钟的时间的加热进行热固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30 JP 2015-0171311.一种粘接性树脂层,其为具有透明性的、含有丙烯酸类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的单层粘接性树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丙烯酸类聚合物、(B)丙烯酸类单体、及(C)热聚合引发剂,所述粘接性树脂层,在常温下在两面具有粘着性,能够通过100~250℃的温度及30秒~10分钟的时间的加热进行热固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性树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为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接性树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性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A)丙烯酸类聚合物,含有4~20重量份的所述(B)丙烯酸类单体。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性树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聚合引发剂为过氧化物。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性树脂层,其特征在于,通过加热而热固化后的温度23℃的储能模量,比所述加热前的温度23℃的储能模量高,加热前的温度23℃的储能模量为1×104~1×106Pa,通过所述加热而热固化后的温度23℃的储能模量为1×104~1×109Pa。6.一种粘接性树脂膜,其特征在于:通过在2片隔离片之间层叠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性树脂层而形成。7.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通过经由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志朗铃木淳史新见洋人
申请(专利权)人: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