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0782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表现出优异的白细胞消除性能,同时具有显著改善的血液通量和红细胞回收率的血液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血液过滤器包括预处理过滤器,其为具有5至30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和10至30微米的平均孔隙尺寸的第一非织造织物的层压体;以及主过滤器,其为具有1至5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5至10微米的平均孔隙尺寸和30%或更高的平均孔隙尺寸分布率的第二非织造织物的层压体。相对于待处理的血液过滤器中的血液,预处理过滤器和主过滤器的填充密度分别为0.1克/100毫升至1克/100毫升和1克/100毫升至3克/100毫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血液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液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表现出优异的白细胞消除性能以及具有显著改善的每单位时间血液通量和红细胞回收率的血液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输送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或红细胞浓缩制剂可能引起例如头疼、呕吐、发冷、发烧、病毒感染和同种异体抗原致敏的副作用。为了防止这些副作用,必须除去接受输血的受试者血液中存在的白细胞。从血液中除去白细胞的方法包括通过高速旋转血液来分离白细胞的离心法,通过使血液穿过过滤器以使白细胞吸附在过滤器上来分离白细胞的过滤器法,以及包括向血液中添加葡聚糖、搅拌该混合物并随后通过抽吸除去分离的白细胞层的葡聚糖法。其中,广泛使用过滤器法,其表现出优异的白细胞分离性能、易于操作并且价格低廉。此类血液过滤器应当满足多种要求。首先,血液过滤器应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血液以防止血液凝结。第二,血液过滤器应具有高的白细胞去除率以防止前述副作用。第三,血液过滤器应当允许血液中的其它有益成分(例如,红细胞)通过,而不会对该成分造成破坏。在韩国专利号1441165中,本申请人公开了通过赋予熔喷非织造织物优异的血液亲和力而具有提高的每单位时间血液通量,改善的白细胞消除性能和红细胞回收率的血液过滤器。但是,作为多孔材料的熔喷非织造织物具有低的孔隙尺寸均匀性。为此,需要层压多个多孔材料以改善白细胞消除性能。其结果是,对于每单位时间的血液通量的提高、对于红细胞回收率的改善和红细胞破坏率的降低产生了限制。专利技术公开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液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以防止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引发的问题,这是本专利技术所要提供的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表现出优异的白细胞消除性能,显著改善的每单位时间血液通量和红细胞回收率的血液过滤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制造表现出优异的白细胞消除性能,显著改善的每单位时间血液通量和红细胞回收率的血液过滤器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下文中描述,并由此类描述至少部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可以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来理解。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来实现上述与其它目的:提供血液过滤器,其包括用于预处理馈送的血液的预处理过滤器,和用于处理经预处理过滤器预处理过的血液的主过滤器,其中该预处理过滤器是具有5至30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和10至30微米的平均孔隙尺寸的第一非织造织物的层压体,该主过滤器是具有1至5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5至10微米的平均孔隙尺寸和30%或更高的平均孔隙尺寸分布率的第二非织造织物的层压体,该预处理过滤器相对于血液过滤器的目标血液通量的填充密度为0.1克/100毫升至1克/100毫升,并且该主过滤器相对于血液过滤器的目标血液通量的填充密度为1克/100毫升至3克/100毫升。该第一和第二非织造织物各自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的是制造血液过滤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造具有5至30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和10至30微米的平均孔隙尺寸的第一熔喷非织造织物,层压该第一熔喷非织造织物以制造预处理过滤器,制造具有1至5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5至10微米的平均孔隙尺寸和30%或更高的平均孔隙尺寸分布率的第二熔喷非织造织物,层压该第二熔喷非织造织物以制造主过滤器,以及在壳体中安装该预处理过滤器和该主过滤器,其中层压第一熔喷非织造织物以使得预处理过滤器相对于血液过滤器的目标血液通量的填充密度为0.1克/100毫升至1克/100毫升,并层压第二熔喷非织造织物以使得主过滤器相对于该血液过滤器的目标血液通量的填充密度为1克/100毫升至3克/100毫升。制造第一熔喷非织造织物的过程可以包括熔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制备第一纺丝液,将第一纺丝液通过第一模头纺丝以形成第一纤维,并在第一收集器上收集该第一纤维,其中由第一模头到第一收集器的距离(模头到收集器距离)为200毫米或更大。制造第二熔喷非织造织物的过程可以包括熔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制备第二纺丝液,将第二纺丝液通过第二模头纺丝以形成第二纤维,并在第二收集器上收集该第二纤维,其中将第二纺丝液进行纺丝的过程包括通过第二模头的喷嘴排出该第二纺丝液,并在通过该喷嘴排放之前立即将空气喷雾到第二纺丝液中,其中由第二模头到第二收集器的距离为60毫米或更小,并且喷嘴与空气之间的角度为60°或更小。仅为说明和描述本专利技术而提供前述一般公开和以下最佳方式,并且应当理解,这些是为了更详细地描述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专利技术。有利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该血液过滤器包括预处理过滤器和主过滤器,同时,主过滤器的平均孔隙尺寸分布率控制为30%或更高,由此通过使用最少的多孔材料来实现优异的白细胞去除性能。此外,通过用最少的多孔材料实现优异的白细胞去除性能,可以显著改善每单位时间的血液通量和红细胞回收率。附图简介给出附图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其构成公开内容的一部分,目的是结合以下详细描述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并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其中: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主过滤器的孔隙尺寸分布的图。专利技术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提供这些实施方案仅用于说明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其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虽然已经为了说明的目的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因此,本专利技术涵盖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所有专利技术以及落入其等同物范围的所有修改和变更。本专利技术的血液过滤器包括预处理过滤器和主过滤器。预处理过滤器是第一非织造织物的层压体,并进行预处理以便从馈送至血液过滤器的血液中除去可能在血液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发生的通过血细胞凝集形成的微团聚体。主过滤器是第二非织造织物的层压体,并用于从已通过预处理过滤器去除微团聚体的血液中除去白细胞。可以通过熔喷法制得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其中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制成的连续或不连续的纤维彼此相互缠结)的第一和第二非织造织物。该第一和第二非织造织物可以具有大的表面积,并由于小的纤维直径而表现出优异的过滤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非织造织物具有5至30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和10至30微米的平均孔隙尺寸。当第一非织造织物的平均纤维直径小于5微米时,由于纤维具有低的强度和柔性,该非织造织物在通过自由下落的血液过滤过程中被压制,相邻纤维之间的间隙变窄,提高了压力损失,由此会显著延长过滤时间。另一方面,当第一非织造织物的平均纤维直径超过30微米时,填充的用于过滤的纤维的表面积降低,纤维接触血细胞的机会降低,使得难以有效地过滤血细胞。当第一非织造织物的平均孔隙尺寸小于10微米时,含有白细胞的微团聚体不能穿过该第一非织造织物。为此,血细胞过度收集在第一非织造织物中,由此导致过滤寿命缩短的问题。另一方面,当第一非织造织物的平均孔隙尺寸超过30微米时,血细胞在未选择性过滤包括白细胞的微团聚体的情况下直接到达第二非织造织物。结果,由于第二非织造织物的过滤寿命缩短,过滤时间可能无限增加。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预处理过滤器相对于血液过滤器的目标血液通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血液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血液过滤器,其包括:用于预处理馈送的血液的预处理过滤器;和用于处理经所述预处理过滤器预处理的血液的主过滤器,其中所述预处理过滤器是具有5至30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和10至30微米的平均孔隙尺寸的第一非织造织物的层压体,所述主过滤器是具有1至5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5至10微米的平均孔隙尺寸和30%或更高的平均孔隙尺寸分布率的第二非织造织物的层压体,所述预处理过滤器相对于血液过滤器的目标血液通量的填充密度为0.1克/100毫升至1克/100毫升,并且所述主过滤器相对于血液过滤器的目标血液通量的填充密度为1克/100毫升至3克/100毫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30 KR 10-2014-01934391.血液过滤器,其包括:用于预处理馈送的血液的预处理过滤器;和用于处理经所述预处理过滤器预处理的血液的主过滤器,其中所述预处理过滤器是具有5至30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和10至30微米的平均孔隙尺寸的第一非织造织物的层压体,所述主过滤器是具有1至5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5至10微米的平均孔隙尺寸和30%或更高的平均孔隙尺寸分布率的第二非织造织物的层压体,所述预处理过滤器相对于血液过滤器的目标血液通量的填充密度为0.1克/100毫升至1克/100毫升,并且所述主过滤器相对于血液过滤器的目标血液通量的填充密度为1克/100毫升至3克/100毫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非织造织物各自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制造血液过滤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造具有5至30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和10至30微米的平均孔隙尺寸的第一熔喷非织造织物;层压所述第一熔喷非织造织物以制造预处理过滤器;制造具有1至5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5至10微米的平均孔隙尺寸和30%或更高的平均孔隙尺寸分布率的第二熔喷非织造织物;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浩金辰逸
申请(专利权)人: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