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棒料锻压件生产装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棒料锻压生产的感应炉上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棒料的输送带,在输送带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棒料逐根推入感应炉并将感应炉中完成加热处理的棒料推出的推料机构,在输送带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输送带上的棒料逐根填入推料机构中的填料机构,填料机构和推料机构通过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实现联动互锁,并通过一个推拉机构驱动运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个运动机构且互不干涉,不仅节省了动力源,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每个运动机构均单独设置动力源带来的问题。两个联动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简化了程序互锁,保障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靠新,可稳定高效的长时间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棒料锻压生产的感应炉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棒料锻压件生产装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棒料锻压生产的感应炉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感应炉是利用物料的感应电热效应而使物料加热的设备,其主要部件有感应器、炉体、电源、电容和控制系统等。在感应炉中的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物料内部产生涡流从而达到加热或着熔化的效果。在这种交变磁场的搅拌作用下,炉中材质的成分和温度均较均匀,锻造加热温度可达1250℃。由于中频感应加热的原理为电磁感应,其热量在工件内自身产生,用中频电炉十分钟即可进行锻造任务的连续工作,不需烧炉专业工人提前进行烧炉和封炉工作。不必担心由于停电或设备故障引起的煤炉已加热坯料的浪费现象。由于该加热方式升温速度快,所以氧化极少,每吨锻件和烧煤炉相比至少节约钢材原材料20-50千克,其材料利用率可达95%。由于该加热方式加热均匀,芯表温差小,所以在锻造方面还大大增加了锻模的寿命,锻件表面的粗糙度也小于50um,从而使感应炉广泛应用于棒料锻压件的生产中。现有技术中有多种用于向感应炉中喂料的上料机构,一般均与棒料输送带配合使用,将输送带上的棒料先阻挡排序,然后通过推料机构将棒料逐根紧顶推入感应炉中,并使感应炉中经过加热处理的棒料推出,最后将加热过的棒料放入锻模中进行锻压。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上料机构繁琐,挡料推料等单个运动机构各自需要动力驱动,且各机构动作需要联动互锁,对各个运动机构的动力驱动精确度要求较高。任意一个动力驱动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上料机构卡死导致憋炉,不但影响生产进度,而且如未及时发现,会对操作工人构成较大的安全隐患。2、由于输送带传输至上料机构的棒料与棒料之间的间隙有差别,而在感应炉中加热的棒料是通过上料机构中的推料部分通过逐个棒料的紧顶作用才能从感应炉中排出,有可能在输送带上棒料和棒料之间间距过大的情况下导致感应炉中的棒料加热时间过长,影响其最终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单动力源即可使各个运动机构连锁互动并能使棒料在感应炉中均匀受热的用于棒料锻压生产的感应炉上料装置。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棒料锻压生产的感应炉上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棒料的输送带,在输送带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棒料逐根推入感应炉并将感应炉中完成加热处理的棒料推出到感应炉外的推料机构,在输送带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输送带上的棒料逐根填入推料机构中的填料机构;所述填料机构包括沿输送带输送方向间隔滑动设置在输送带机架上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均水平设置并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在第一滑块靠近输送带的一端设有用于通过第一滑块的往复滑动间隔阻挡输送带上的棒料传输的一级挡板,第二滑块靠近输送带的一端设有包括一块中板及两块端板构成的Z形板,其中中板为用于通过第二滑块的往复滑动将输送带上的棒料填入推料机构的填料板,两块端板中靠近一级挡板的一块为用于通过第二滑块的往复滑动间隔阻挡输送带上的棒料传输的二级挡板,另一块端板为用于阻挡棒料从输送带末端滑出的限位板,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一级挡板和二级挡板间隔交错阻挡输送带上棒料传输的第一联动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固定在输送带机架上并用于承接棒料的料槽,料槽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在料槽内远离感应炉的一端滑动设有用于通过自身的往复滑动推动料槽内棒料的第三滑块,在第三滑块和第一滑块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第三滑块推动棒料以及一级挡板阻挡输送带上棒料传输同步进行的第二联动机构;在第一滑块远离输送带的一端、第二滑块远离输送带的一端或第三滑块远离感应炉的一端设有一个用于通过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第三滑块联动往复滑动的推拉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一根两端均可伸缩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中部与输送带机架相铰接,伸缩杆的两个伸缩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优选的,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带机架上的滑槽板,在滑槽板上分别沿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的滑动轨迹开设有滑槽,并在对应第一滑块滑动轨迹开设的滑槽内滑动设有与第一滑块相连的第四滑块,在对应第三滑块滑动轨迹开设的滑槽内滑动设有与第三滑块相连的第五滑块,第四滑块和第五滑块分别与同一根铰接连杆的两端相铰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通过固定在输送带机架上的滑轨以及各自开设的凹槽配合滑动。优选的,所述第三滑块远离感应炉的一端设有滑杆,在输送带机架上设有供滑杆滑动的通孔。优选的,所述推拉机构为气缸。优选的,所述气缸的缸体与输送带机架固定,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块远离输送带的一端相连。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填料机构包括两级用于阻挡输送带上棒料传输的挡板,且两级挡板在第一联动机构的控制下能够交错间隔挡料,可以在生产中根据输送带的线速度、棒料的长度设置两级挡板的往复摆动间隔时间,使输送带上的棒料在一级挡料板前聚集,并通过一级挡板自身往复摆动将棒料逐根放入一级挡料板和二级挡料板之间,从而使各个棒料间隔均匀,姿态统一后再通过填料板填入推料机构中,最终由推料机构推入感应炉,并将感应炉最靠近出口位置的一根加热完成的棒料推出。两级挡板的设置使每一根棒料在感应炉中加热的时间相同,提高最终成品率以及同批次产品性能的一致性。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级挡板、二级挡板、填料板以及用于推料入炉的第三滑块共四个作业运动机构,而此四个作业运动机构通一个动力源以及两个联动机构控制联动运行,且互不干涉。不仅节省了动力源,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每个运动机构均单独设置动力源带来的问题。两个联动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简化了程序互锁,保障了本专利技术的可靠性,可稳定高效的长时间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A、输送带,B、推料机构,C、填料机构,1、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3、一级挡板,4、填料板,5、二级挡板,6、限位板,7、料槽,8、第三滑块,9、推拉机构,10、伸缩杆,11、滑槽板,12、第四滑块,13、第五滑块,14、铰接连杆,15、滑轨,16、滑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棒料锻压生产的感应炉上料装置,包括链条式、皮带式或其他类似功能的输送带A,输送带A的中部凹陷,具有将输送带A输入端输入的棒料矫正为轴向与输送方向一致的功能。在输送带A输送末端的一侧设有推料机构B,推料机构B包括固定在输送带A机架上并用于承接棒料的料槽7,且料槽7沿输送带A的输送方向设置。料槽7的一端与感应炉的进料口相连,在料槽7内相背于感应炉的一端滑动设有用于通过自身的往复滑动推动料槽7内棒料的第三滑块8。本实施例中在第三滑块8远离感应炉的一端设有滑杆16,在输送带A机架上设有供滑杆16滑动的通孔,由滑杆16在通孔内的滑动保持第三滑块8的滑动轨道。在输送带A输送末端的另一侧设有填料机构C,填料机构C包括沿输送带A输送方向间隔滑动设置在输送带A机架上的第一滑块1和第二滑块2。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1和第二滑块2均通过固定在输送带A机架上的滑轨15以及各自开设的凹槽配合滑动且第一滑块1和第二滑块2的滑动方向均水平设置并与输送带A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在第一滑块1靠近输送带A的一端设有用于通过第一滑块1的往复滑动间隔阻挡输送带A上的棒料传输的一级挡板3。第二滑块2靠近输送带A的一端设有包括一块中板及两块端板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棒料锻压生产的感应炉上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棒料的输送带(A),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A)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棒料逐根推入感应炉并将感应炉中完成加热处理的棒料推出到感应炉外的推料机构(B),在输送带(A)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输送带(A)上的棒料逐根填入推料机构(B)中的填料机构(C);所述填料机构(C)包括沿输送带(A)输送方向间隔滑动设置在输送带(A)机架上的第一滑块(1)和第二滑块(2),第一滑块(1)和第二滑块(2)的滑动方向均水平设置并与输送带(A)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在第一滑块(1)靠近输送带(A)的一端设有用于通过第一滑块(1)的往复滑动间隔阻挡输送带(A)上的棒料传输的一级挡板(3),第二滑块(2)靠近输送带(A)的一端设有包括一块中板及两块端板构成的Z形板,其中中板为用于通过第二滑块(2)的往复滑动将输送带(A)上的棒料填入推料机构(B)的填料板(4),两块端板中靠近一级挡板(3)的一块为用于通过第二滑块(2)的往复滑动间隔阻挡输送带(A)上的棒料传输的二级挡板(5),另一块端板为用于阻挡棒料从输送带(A)末端滑出的限位板(6),在第一滑块(1)和第二滑块(2)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一级挡板(3)和二级挡板(5)间隔交错阻挡输送带(A)上棒料传输的第一联动机构;所述推料机构(B)包括固定在输送带(A)机架上并用于承接棒料的料槽(7),料槽(7)沿输送带(A)的输送方向设置,在料槽(7)内远离感应炉的一端滑动设有用于通过自身的往复滑动推动料槽(7)内棒料的第三滑块(8),在第三滑块(8)和第一滑块(1)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第三滑块(8)推动棒料以及一级挡板(3)阻挡输送带(A)上棒料传输同步进行的第二联动机构;在第一滑块(1)远离输送带(A)的一端、第二滑块(2)远离输送带(A)的一端或第三滑块(8)远离感应炉的一端设有一个用于通过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1)、第二滑块(2)以及第三滑块(8)联动往复滑动的推拉机构(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棒料锻压生产的感应炉上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棒料的输送带(A),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A)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棒料逐根推入感应炉并将感应炉中完成加热处理的棒料推出到感应炉外的推料机构(B),在输送带(A)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输送带(A)上的棒料逐根填入推料机构(B)中的填料机构(C);所述填料机构(C)包括沿输送带(A)输送方向间隔滑动设置在输送带(A)机架上的第一滑块(1)和第二滑块(2),第一滑块(1)和第二滑块(2)的滑动方向均水平设置并与输送带(A)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在第一滑块(1)靠近输送带(A)的一端设有用于通过第一滑块(1)的往复滑动间隔阻挡输送带(A)上的棒料传输的一级挡板(3),第二滑块(2)靠近输送带(A)的一端设有包括一块中板及两块端板构成的Z形板,其中中板为用于通过第二滑块(2)的往复滑动将输送带(A)上的棒料填入推料机构(B)的填料板(4),两块端板中靠近一级挡板(3)的一块为用于通过第二滑块(2)的往复滑动间隔阻挡输送带(A)上的棒料传输的二级挡板(5),另一块端板为用于阻挡棒料从输送带(A)末端滑出的限位板(6),在第一滑块(1)和第二滑块(2)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一级挡板(3)和二级挡板(5)间隔交错阻挡输送带(A)上棒料传输的第一联动机构;所述推料机构(B)包括固定在输送带(A)机架上并用于承接棒料的料槽(7),料槽(7)沿输送带(A)的输送方向设置,在料槽(7)内远离感应炉的一端滑动设有用于通过自身的往复滑动推动料槽(7)内棒料的第三滑块(8),在第三滑块(8)和第一滑块(1)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第三滑块(8)推动棒料以及一级挡板(3)阻挡输送带(A)上棒料传输同步进行的第二联动机构;在第一滑块(1)远离输送带(A)的一端、第二滑块(2)远离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孜越,胡世峰,王斌,曹慧敏,陈孟会,潘安邦,李先锋,荆献领,郑肖莉,张翼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