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电式双T电磁铁鼓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890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刹车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通电式双T电磁铁鼓刹,包括刹车鼓、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第一制动架、第一衔铁铁芯、第一电磁铁芯、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铁芯、第二电磁线圈、第二衔铁铁芯、第三电磁铁芯、第三电磁线圈、第四电磁铁芯、第四电磁线圈、弹簧和固定壳体。第一制动架与第一刹车片连接;第一衔铁铁芯设于第一制动架内;第一、二电磁铁芯设于第一衔铁铁芯外侧且表面设有第一、二电磁线圈;弹簧的两端固定于第一制动架、第二制动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刹车灵敏、响应快;省电、省力。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double T electromagnet drum brak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brake system, discloses a power type T electromagnet double drum brake, brake drum, brake pad includes first, second brakes, brake first frame, a first armature iron core, a first electromagnetic iron core, a first electromagnetic coil, second electromagnetic iron core and second electromagnetic coils, second cores, third solenoid armature iron core, third electromagnetic coils, fourth electromagnetic iron core and fourth electromagnetic coils, a spring and a fixed housing. The first brake frame and the first connection pad; the first armature iron cor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brake frame; first, second electromagnetic cor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lateral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first, second armature iron core and an electromagnetic coil; the two ends of the spring is fixed on the first frame, second frame brake brak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control, quick braking, quick response, energy saving and labor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电式双T电磁铁鼓刹
本技术涉及汽车刹车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电式双T电磁铁鼓刹。
技术介绍
汽车刹车系统又称汽车制动系统。刹车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目前国内各家汽车厂商在中小型成品商品车上使用较多的为前盘后鼓式刹车系统。申请号为CN20161026740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汽车的刹车系统,包括用于制动车轮的刹车鼓、刹车片和推动刹车片的气缸,还包括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所述刹车鼓外表面包围有环形的空心腔一和空心腔二,空心腔一具有一入口、一隔墙和设置在隔墙另一边的一出口,入口与出口之间为单向通路,入口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包括设置在汽车轮毂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吸收式制冷组件,汽车轮毂的圆心周围设有凹陷,所述吸收式制冷组件与太阳能集热器连通,所述吸收式制冷组件与空心腔一连通并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制动循环回路,制动循环回路内装有清水。但是现有的刹车系统普遍存在以下缺陷:1、刹车响应慢。2、刹车时刹车操控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电式双T电磁铁鼓刹。本技术的通电式双T电磁铁鼓刹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刹车灵敏、响应快;省电、省力。可用于汽车的人为轻松刹车、ABS刹车、车身稳定系统的刹车、无人驾驶控制系统的自动刹车。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通电式双T电磁铁鼓刹,包括刹车鼓以及设于所述刹车鼓内对立两侧的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还包括第一制动架、第一衔铁铁芯、第一电磁铁芯、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铁芯、第二电磁线圈、第二衔铁铁芯、第三电磁铁芯、第三电磁线圈、第四电磁铁芯、第四电磁线圈、弹簧和固定壳体。所述第一制动架、第二制动架内设有空腔,所述第一衔铁铁芯、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设于第一制动架的空腔内;其中,所述第一制动架的外端与第一刹车片连接;第一衔铁铁芯呈双T型:包括与空腔内靠近第一制动架内端的内侧壁连接的连接板以及两个设于所述连接板中心处的导向柱;所述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设于第一衔铁铁芯的外侧且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的内侧设有可容纳所述导向柱的凹腔,所述凹腔与导向柱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分别绕设于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上;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极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衔铁铁芯、第三电磁铁芯、第四电磁铁芯、第三电磁线圈、第四电磁线圈、第二制动架、第二刹车片的结构与连接关系与第一衔铁铁芯、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第一制动架、第一刹车片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相同。第三电磁线圈、第四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极的极性相反。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制动架、第二制动架的内端面上,所述固定壳体盖设于刹车鼓的两端开口处。在断电状态下,所述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与刹车鼓内侧壁之间留有空隙,弹簧处于松弛状态;在通电状态下,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紧贴刹车鼓内侧壁,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作为优选,还包括手刹装置,所述手刹装置包括手刹拉杆、手刹拉杆支点、手刹传动活动架;所述手刹传动活动架设于分别与第一制动架、第二制动架的内端面以及手刹拉杆的一端铰接,手刹拉杆设于刹车鼓外;所述手刹拉杆支点铰接于手刹拉杆上且靠近手刹拉杆与手刹传动活动架的铰接处,所述手刹拉杆支点位置固定不动。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制动架、第二制动架上分别设有沿第一制动架、第二制动架可滑动方向的导向滑槽。作为优选,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第三电磁铁芯、第四电磁铁芯的形状为空心方桶型,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的底部用相同材质的铁芯连接为一体,第三电磁铁芯、第四电磁铁芯的底部用相同材质的铁芯连接为一体。本技术通电式双T电磁鼓刹的原理为: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第三电磁线圈、第四电磁线圈同时通电时,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产生的磁极的极性相反,第三电磁线圈、第四电磁线圈产生的磁极的极性相反;第一电磁铁芯到第二电磁铁芯到第一衔铁铁芯到第一电磁铁芯,形成一磁通回路;第三电磁铁芯到第四电磁铁芯到第二衔铁铁芯到第三电磁铁芯,形成一磁通回路;第一衔铁铁芯在磁力的作用下向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靠近,同时第一衔铁铁芯通过第一制动架带动第一刹车片靠近紧贴刹车鼓;第二衔铁铁芯在磁力的作用下向第三电磁铁芯、第四电磁铁芯靠近,同时第二衔铁铁芯通过第二制动架带动第二刹车片靠近紧贴刹车鼓;同时弹簧被拉伸,完成通电刹车功能。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第三电磁线圈、第四电磁线圈都不通电时,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第三电磁铁芯、第四电磁铁芯都没有磁性,在弹簧收缩力的作用下,第一衔铁铁芯通过第一制动架带动第一刹车片离开刹车鼓,第二衔铁铁芯通过第二制动架带动第二刹车片离开刹车鼓。在拉紧手刹拉线时,所述手刹拉杆经过手刹拉杆支点,使弹簧拉长,同时第一衔铁铁芯通过第一制动架带动第一刹车片靠近紧贴刹车鼓,第二衔铁铁芯通过第二制动架带动第二刹车片靠近紧贴刹车鼓;完成手刹功能。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通电式双T电磁铁鼓刹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刹车灵敏、响应快;省电、省力。可用于汽车的人为轻松刹车、ABS刹车、车身稳定系统的刹车、无人驾驶控制系统的自动刹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刹车鼓1、固定壳体2、弹簧3、导向滑槽4、第一电磁线圈5、第一电磁铁芯6、第二电磁线圈7、第二电磁铁芯8、第一衔铁铁芯9、第一刹车片10、第一制动架11、第三电磁线圈12、第三电磁铁芯13、第四电磁线圈14、第四电磁铁芯15、第二衔铁铁芯16、第二刹车片17、第二制动架18、手刹拉杆支点19、手刹拉杆20、手刹传动活动架21、连接板22、导向柱23、凹腔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通电式双T电磁铁鼓刹,包括刹车鼓1、设于所述刹车鼓内对立两侧的第一刹车片10和第二刹车片17、第一制动架11、第一衔铁铁芯9、第一电磁铁芯6、第一电磁线圈5、第二电磁铁芯8、第二电磁线圈7、第二衔铁铁芯16、第三电磁铁芯13、第三电磁线圈12、第四电磁铁芯15、第四电磁线圈14、两个弹簧3、固定壳体2和手刹装置。所述第一制动架、第二制动架内设有空腔,所述第一衔铁铁芯、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设于第一制动架的空腔内;其中,所述第一制动架的外端与第一刹车片连接;第一衔铁铁芯呈双T型:包括与空腔内靠近第一制动架内端的内侧壁连接的连接板22以及两个设于所述连接板中心处的导向柱23;所述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设于第一衔铁铁芯的外侧且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的内侧设有可容纳所述导向柱的凹腔24,所述凹腔与导向柱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分别绕设于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上;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极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衔铁铁芯、第三电磁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电式双T电磁铁鼓刹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电式双T电磁铁鼓刹,包括刹车鼓(1)以及设于所述刹车鼓内对立两侧的第一刹车片(10)和第二刹车片(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制动架(11)、第一衔铁铁芯(9)、第一电磁铁芯(6)、第一电磁线圈(5)、第二电磁铁芯(8)、第二电磁线圈(7)、第二衔铁铁芯(16)、第三电磁铁芯(13)、第三电磁线圈(12)、第四电磁铁芯(15)、第四电磁线圈(14)、弹簧(3)和固定壳体(2);所述第一制动架、第二制动架内设有空腔,所述第一衔铁铁芯、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设于第一制动架的空腔内;其中,所述第一制动架的外端与第一刹车片连接;第一衔铁铁芯呈双T型:包括与空腔内靠近第一制动架内端的内侧壁连接的连接板(22)以及两个设于所述连接板中心处的导向柱(23);所述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设于第一衔铁铁芯的外侧且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的内侧设有可容纳所述导向柱的凹腔(24),所述凹腔与导向柱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分别绕设于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上;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极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衔铁铁芯、第三电磁铁芯、第四电磁铁芯、第三电磁线圈、第四电磁线圈、第二制动架、第二刹车片的结构与连接关系与第一衔铁铁芯、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第一制动架、第一刹车片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相同;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制动架、第二制动架的内端面上,所述固定壳体盖设于刹车鼓的两端开口处;在断电状态下,所述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与刹车鼓内侧壁之间留有空隙,弹簧处于松弛状态;在通电状态下,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紧贴刹车鼓内侧壁,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电式双T电磁铁鼓刹,包括刹车鼓(1)以及设于所述刹车鼓内对立两侧的第一刹车片(10)和第二刹车片(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制动架(11)、第一衔铁铁芯(9)、第一电磁铁芯(6)、第一电磁线圈(5)、第二电磁铁芯(8)、第二电磁线圈(7)、第二衔铁铁芯(16)、第三电磁铁芯(13)、第三电磁线圈(12)、第四电磁铁芯(15)、第四电磁线圈(14)、弹簧(3)和固定壳体(2);所述第一制动架、第二制动架内设有空腔,所述第一衔铁铁芯、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设于第一制动架的空腔内;其中,所述第一制动架的外端与第一刹车片连接;第一衔铁铁芯呈双T型:包括与空腔内靠近第一制动架内端的内侧壁连接的连接板(22)以及两个设于所述连接板中心处的导向柱(23);所述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设于第一衔铁铁芯的外侧且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的内侧设有可容纳所述导向柱的凹腔(24),所述凹腔与导向柱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分别绕设于第一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铁芯上;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极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衔铁铁芯、第三电磁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凸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