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频空调及其变频模块散热器防凝露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变频空调的变频模块散热器防凝露控制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变频空调。
技术介绍
在利用冷媒冷却变频模块散热器的多联机系统中,容易在某些使用条件下导致变频模块表面温度比周围的空气温度露点温度低,进而在变频模块散热器上产生凝露水,影响空调系统的可靠运行。为了安全起见,人们仍倾向于采用空气源多联机系统,利用环境空气流动而冷却变频模块散热器,但难以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空调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提供一种变频空调的变频模块散热器防凝露控制方法,该防凝露控制方法能够在保证良好散热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防止在变频模块散热器上产生凝露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变频空调的变频模块散热器防凝露控制方法,所述变频空调包括中间换热器,该中间换热器包括主换热流路和辅助换热流路,所述主换热流路的制冷出口端具有连接至所述辅助换热流路的入口端的第一分支流路和设置为能够冷却所述变频模块散热器的第二分支流路,所述第一分支流路上设置有分支节流部件,所述防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频空调的变频模块散热器防凝露控制方法,所述变频空调包括中间换热器(5),该中间换热器(5)包括主换热流路(51)和辅助换热流路(52),所述主换热流路(51)的制冷出口端具有连接至所述辅助换热流路(52)的入口端的第一分支流路(511)和设置为能够冷却所述变频模块散热器(6)的第二分支流路(512),所述第一分支流路(511)上设置有分支节流部件(511a),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S1.温度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变频模块散热器(6)的温度Tf和该变频模块散热器(6)所处的环境温度Ti;S2.温度控制步骤:当Tf<Ti时,减小流经所述辅助换热流路(52)的冷媒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空调的变频模块散热器防凝露控制方法,所述变频空调包括中间换热器(5),该中间换热器(5)包括主换热流路(51)和辅助换热流路(52),所述主换热流路(51)的制冷出口端具有连接至所述辅助换热流路(52)的入口端的第一分支流路(511)和设置为能够冷却所述变频模块散热器(6)的第二分支流路(512),所述第一分支流路(511)上设置有分支节流部件(511a),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S1.温度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变频模块散热器(6)的温度Tf和该变频模块散热器(6)所处的环境温度Ti;S2.温度控制步骤:当Tf<Ti时,减小流经所述辅助换热流路(52)的冷媒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模块散热器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通过减小所述分支节流部件(511a)的开度而减小流经所述辅助换热流路(52)的冷媒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模块散热器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模块散热器(6)设置于电控盒内,所述环境温度Ti为该电控盒的内腔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模块散热器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空调包括连接至所述变频模块散热器(6)的第一温度传感器(7)和设置于所述电控盒内以用于检测所述环境温度Ti的第二温度传感器(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模块散热器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空调包括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4)、主节流部件(9)和室内换热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频模块散热器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重复步骤S1和S2,直到Tf≥Ti时,执行步骤S3:根据所述辅助换热流路(52)的出口端与入口端之间的温差ΔT控制流经该辅助换热流路(52)的冷媒流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频模块散热器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T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勇,许永锋,梁伯启,蒋运鹏,程威,张嘉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