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级盐基性铅盐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848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纳米级盐基性铅盐的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黄丹水磨或制浆;(2)催化反应;(3)粒径控制;(4)脱水及母液水循环;(5)干燥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级盐基性铅盐的制备工艺生产的纳米级铅盐,具有比表面积大、亲油性、与PVC树脂相融性好、热稳定性高等显著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制备工艺生产的产品能有效地解决粒径可控、运输、贮存过程中的吸水结团、生产过程中的分散性、稳定性等关键技术,提高了纳米级盐基性铅盐在PVC树脂中的分散性和相融性以及产品的热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盐基性铅盐制备工艺,制别是涉及一种纳米级盐基性铅盐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盐基性铅盐是聚氯乙烯(PVC)加工热稳定剂中最常用的一种,国内外生 产盐基性铅盐已有数十年历史。由于其在水相中晶型易于长大的特性,市售产品晶型较大, 细度多在200目左右,在PVC加工过程中表现出分散性差,如在挤出口模上易析出、PVC 制品表面常有不分散白点,从而影响制品的外观和品质;此外,由于盐基性铅盐的亲水性能, 易导致运输和贮存中的吸潮和结团,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分散性,稳定性差等问题。为了控制盐基性铅盐的粒径,使其分散性能有所提高,欧洲及日本等国家公开的专利技 术通常在反应过程中加入成核剂(如氧化硅、碳酸钙)和有机酸盐的水乳液来控制晶型以提 高产品的性能;由于成核剂(如氧化硅、碳酸钙)本身的细度难以控制,脂肪酸盐的水乳液 是水均匀性,不能从根本上阻断晶型的增长,故性能不可能有根本改善;国内也有利用晶体 已长大的盐基性铅盐,采用超声波、高速搅拌、球磨等物理方法来实现微晶的专利报道。但 它们在工艺上均存在重复加工、费用高、生产操作性能差等问题;国内目前采用的复合微晶 三盐基硫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级盐基性铅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黄丹水磨或制浆,采用不锈钢离心磨伴水研磨,黄丹与水的重量比为1.0∶4.0±0.5范围内;    (2)催化反应,加入冰醋酸作为催化剂,其中:冰醋酸的用量为黄丹量的0.3%~1.5%;再加入硫酸、亚磷酸或邻苯二甲酸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60℃~95℃范围内;    (3)粒径控制,催化反应完成后2小时内,加入粒径控制剂,粒径控制剂为黄丹重量的0.5~2.0%范围内,搅拌反应0.5小时完成盐基性铅盐粒子的包覆处理;    (4)脱水及母液水循环,采用离心机或板框压滤机脱水处理;母液水循环用于水磨或制浆工序以及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光明王德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太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