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防止冷却液混入润滑油中的发动机冷却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804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防止冷却液混入润滑油中的发动机冷却水泵,包括转轴、泵体、叶轮,所述泵体上设有轴孔和泄水孔,所述轴孔为阶梯孔,所述泄水孔与轴孔的中部相通,所述叶轮安装在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穿设在泵体的轴孔中,所述转轴和泵体之间套装有油封和水封,所述油封和水封之间设有一个导流环,所述导流环开有缺口,该缺口的位置对准泵体的泄水孔,所述导流环由具有耐腐蚀、耐高温、不易粘附特性的材料制成。这种结构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从水封泄露出来的水蒸气进行阻隔,避免其直接与油封接触,从而起到补充密封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将冷凝的水滴通过导流环的缺口及时导入到泄水孔排出,防止水进入到润滑系统中导致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防止冷却液混入润滑油中的发动机冷却水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水泵。
技术介绍
对于采用油润滑的发动机冷却水泵而言,需要分别在转轴和泵体之间安装油封和水封,将冷却液与润滑传动系统相互隔离,一方面防止润滑油的泄漏,另一方面防止冷却液混入润滑油中导致润滑油质量劣化,腐蚀、侵蚀金属部件,造成非正常磨损,从而降低水泵的使用寿命。原则上来说,润滑油中不能混入任何水分,但是由于水封不可能做到完全密封(一般水封都会规定一个允许的最小泄漏值),从温度较高的冷却液中蒸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还是能够通过水封泄露出来。这些泄露出来的水蒸气或者直接与油封唇口接触,破坏油膜,降低润滑膜的承载能力;或者与泵体的轴孔内壁面接触后冷却液化为细小水滴,但是由于泵体的轴孔内壁面不光滑,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细小水滴并不会立刻聚集并通过水封和油封之间的泄水孔排出,而是粘附在壁面上。当这些细小水滴过多时就有可能进入润滑油腔中,进而产生一系列上述恶化润滑系统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防止冷却液混入润滑油中的发动机冷却水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防止冷却液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能防止冷却液混入润滑油中的发动机冷却水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防止冷却液混入润滑油中的发动机冷却水泵,包括转轴(1)、泵体(2)、叶轮(3),所述泵体(2)上设有轴孔和泄水孔(4),所述轴孔为阶梯孔,所述泄水孔(4)与轴孔的中部相通,所述叶轮(3)安装在转轴(1)的一端,所述转轴(1)穿设在泵体(2)的轴孔中,所述转轴(1)和泵体(2)之间套装有油封(5)和水封(7),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5)和水封(7)之间设有一个导流环(6),所述导流环(6)开有缺口,该缺口的位置对准泵体(2)的泄水孔(4),所述导流环(6)由具有耐腐蚀、耐高温、不易粘附特性的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防止冷却液混入润滑油中的发动机冷却水泵,包括转轴(1)、泵体(2)、叶轮(3),所述泵体(2)上设有轴孔和泄水孔(4),所述轴孔为阶梯孔,所述泄水孔(4)与轴孔的中部相通,所述叶轮(3)安装在转轴(1)的一端,所述转轴(1)穿设在泵体(2)的轴孔中,所述转轴(1)和泵体(2)之间套装有油封(5)和水封(7),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5)和水封(7)之间设有一个导流环(6),所述导流环(6)开有缺口,该缺口的位置对准泵体(2)的泄水孔(4),所述导流环(6)由具有耐腐蚀、耐高温、不易粘附特性的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冷却液混入润滑油中的发动机冷却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环(6)固定安装在泵体(2)的轴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防止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仲秋魏彪刘光明阳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