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9748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主要由震击提升装置、井口对中座封装置、旋扣装置和液压系统组成;所述震击提升装置包括:机架、上座体、下座体、两个举升装置、四个侧油缸、滑块座和密封卡瓦,两个举升装置设置在上座体和下座体之间,所述举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举升上油缸和举升下油缸,在所述举升上油缸和举升下油缸上分别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两个举升下油缸的活塞杆与下座体相连接,两个举升上油缸的活塞杆与上座体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修井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
技术介绍
油田开发中后期由于工程因素和地质因素,井下管柱等钻具经常出现因井下落物、套变、封隔器水力锚等井下工具锈蚀、砂卡、盐卡、结蜡腐蚀原因而卡阻的事故,需要对管柱进行解卡再进行洗井、打捞、倒扣、管柱提升、封井等作业。常规方法是使用大修作业车拉拔解卡、活塞震击解卡、磨铣切割方法解卡、爆炸松扣、工具倒扣。这几种方法往往作业程序复杂,设备更换频繁,成本很较高,还容易造成管柱损坏,施工难度大,操作不易控制,解卡后仍需采用其他作业工具进行倒扣旋扣封井作业,工作量大,效率低下。普通油管解卡装置多为锥形单缸设计,卸压后卡瓦易飞出,引发安全事故,普通的双缸解卡装置与井口法兰连接时,由于装置下端面与井口法兰上端面处于盲区,难以对中,且螺栓连接不易操作,卡瓦夹紧时常常因为管柱偏斜,卡瓦两侧直端面夹扁管柱,另外普通解卡装置多为强行拉拔解卡,易造成二次事故,解卡后往往需要进行倒扣、打捞、封井作业,需要更换多种作业设备,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主要由震击提升装置、井口对中座封装置、旋扣装置和液压系统组成;所述震击提升装置包括:机架、上座体、下座体、两个举升装置、四个侧油缸、滑块座和密封卡瓦,两个举升装置设置在上座体和下座体之间,所述举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举升上油缸和举升下油缸,在所述举升上油缸和举升下油缸上分别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两个举升下油缸的活塞杆与下座体相连接,两个举升上油缸的活塞杆与上座体相连接,在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上设置有与钻具管柱相互配合的的座体内腔,在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的座体内腔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座,滑块座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板相连接,在连接板上设置有与螺栓相互配合的螺栓孔,连接板固定在侧油缸的活塞杆上,侧油缸带动滑块座左右移动,滑块座另一端内部卡设有密封卡瓦,在密封卡瓦上的内侧均匀设置有若干胶芯安装槽,密封胶芯设置在与其相互配合的胶芯安装槽内,在密封卡瓦中部设置有安装孔,在滑块座的中部设置有与安装孔相互配合的通孔,固定螺栓穿过安装孔和通孔将密封卡瓦固定在滑块座上,在所述密封卡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退料螺栓孔,在所述密封卡瓦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对中拨块和与其相互配合的安装凸台槽;在所述下座体上方设置有旋扣装置,在所述下座体的下方设置有井口对中座封装置;所述井口对中座封装置的结构包括:对中座、卡紧箍和顶紧螺栓;在所述对中座的上端设置有空心连接柱和卡紧箍固定圈,在所述空心连接柱的中部设置有与钻具管柱相互配合的的内腔,所述对中座通过空心连接柱与下座体相连接,在所述对中座的下端内部设置有与井口法兰相互配合的安装腔,在所述对中座的下端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井口丝堵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导向块,在所述导向块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斜面;在所述卡紧箍的上端设置有上卡紧块,在所述上卡紧块内设置有与卡紧箍固定圈相互配合的固定槽,在所述卡紧箍的下端设置有下卡紧块,在所述下卡紧块的中部设置有与顶紧螺栓相互配合的螺栓孔;所述顶紧螺栓的中部穿过下卡紧块上的螺栓孔,在所述顶紧螺栓上设置有与井口法兰固定空相互配合的锥形头部;所述旋扣装置的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座体上端的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两侧分别滑动设置有滑动夹紧座,两个滑动夹紧座分别与夹紧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在两个滑动夹紧座上分别设置有液压马达,在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驱动齿轮,在所述滑动夹紧座内设置有两个与主驱动齿轮相互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旋转轴上,在所述旋转轴上还设置有旋扣齿轮,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滑动夹紧座上。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操作平台,在所述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护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上述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与井口法兰自动对中,现场安装快捷方便,偏斜管柱自动扶正,震击提升解卡避免强行拉拔损坏管柱,同时具有旋扣功能,多种作业可同步进行,且不需更换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倾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中滑块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中两个密封卡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中下座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中对中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中对中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中卡紧箍与顶紧螺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上座体,3、下座体,4、举升装置,41、举升上油缸,42、举升下油缸,43、进油口,44、出油口,5、侧油缸,51、活塞杆,6、滑块座,61、螺栓,62、连接板,63、螺栓孔,64、通孔,7、密封卡瓦,71、胶芯安装槽,72、安装孔,73、固定螺栓,74、退料螺栓孔,75、对中拨块,76、安装凸台槽,8、座体内腔,9、密封胶芯,10、对中座,101、空心连接柱,102、卡紧箍固定圈,103、内腔,104、安装腔,105、凹槽,106、导向块,107、导向斜面,11、卡紧箍,111、上卡紧块,112、固定槽,113、下卡紧块,12、顶紧螺栓,121、锥形头部,13、安装座,131、滑动夹紧座,132、夹紧油缸,133、活塞杆,134、液压马达,135、从动齿轮,136、旋转轴,137、旋扣齿轮,138、轴承,14、操作平台,15、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主要由震击提升装置、井口对中座封装置、旋扣装置和液压系统组成;所述震击提升装置包括:机架1、上座体2、下座体3、两个举升装置4、四个侧油缸5、滑块座6和密封卡瓦7,两个举升装置4设置在上座体2和下座体3之间,所述举升装置4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举升上油缸41和举升下油缸42,在所述举升上油缸41和举升下油缸42上分别设置有进油口43和出油口44,两个举升下油缸42的活塞杆与下座体3相连接,两个举升上油缸41的活塞杆与上座体2相连接,在所述上座体2和下座体3上设置有与钻具管柱相互配合的的座体内腔8,在所述上座体2和下座体3的座体内腔8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座6,滑块座6的一端通过螺栓61与连接板62相连接,在连接板62上设置有与螺栓61相互配合的螺栓孔63,连接板62固定在侧油缸5的活塞杆51上,侧油缸5带动滑块座6左右移动,滑块座6另一端内部卡设有密封卡瓦7,在密封卡瓦7上的内侧均匀设置有若干胶芯安装槽71,密封胶芯9设置在与其相互配合的胶芯安装槽71内,在密封卡瓦7中部设置有安装孔72,在滑块座6的中部设置有与安装孔72相互配合的通孔64,固定螺栓73穿过安装孔72和通孔64将密封卡瓦7固定在滑块座6上,在所述密封卡瓦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退料螺栓孔74,在所述密封卡瓦7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对中拨块75和与其相互配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

【技术保护点】
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震击提升装置、井口对中座封装置、旋扣装置和液压系统组成;所述震击提升装置包括:机架(1)、上座体(2)、下座体(3)、两个举升装置(4)、四个侧油缸(5)、滑块座(6)和密封卡瓦(7),两个举升装置(4)设置在上座体(2)和下座体(3)之间,所述举升装置(4)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举升上油缸(41)和举升下油缸(42),在所述举升上油缸(41)和举升下油缸(42)上分别设置有进油口(43)和出油口(44),两个举升下油缸(42)的活塞杆与下座体(3)相连接,两个举升上油缸(41)的活塞杆与上座体(2)相连接,在所述上座体(2)和下座体(3)上设置有与钻具管柱相互配合的的座体内腔(8),在所述上座体(2)和下座体(3)的座体内腔(8)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座(6),滑块座(6)的一端通过螺栓(61)与连接板(62)相连接,在连接板(62)上设置有与螺栓(61)相互配合的螺栓孔(63),连接板(62)固定在侧油缸(5)的活塞杆(51)上,侧油缸(5)带动滑块座(6)左右移动,滑块座(6)另一端内部卡设有密封卡瓦(7),在密封卡瓦(7)上的内侧均匀设置有若干胶芯安装槽(71),密封胶芯(9)设置在与其相互配合的胶芯安装槽(71)内,在密封卡瓦(7)中部设置有安装孔(72),在滑块座(6)的中部设置有与安装孔(72)相互配合的通孔(64),固定螺栓(73)穿过安装孔(72)和通孔(64)将密封卡瓦(7)固定在滑块座(6)上,在所述密封卡瓦(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退料螺栓孔(74),在所述密封卡瓦(7)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对中拨块(75)和与其相互配合的安装凸台槽(76);在所述下座体(2)上方设置有旋扣装置,在所述下座体(2)的下方设置有井口对中座封装置;所述井口对中座封装置的结构包括:对中座(10)、卡紧箍(11)和顶紧螺栓(12);在所述对中座(10)的上端设置有空心连接柱(101)和卡紧箍固定圈(102),在所述空心连接柱(101)的中部设置有与钻具管柱相互配合的的内腔(103),所述对中座(10)通过空心连接柱(101)与下座体(3)相连接,在所述对中座(10)的下端内部设置有与井口法兰相互配合的安装腔(104),在所述对中座(10)的下端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井口丝堵相互配合的凹槽(105)和导向块(106),在所述导向块(106)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斜面(107);在所述卡紧箍(11)的上端设置有上卡紧块(111),在所述上卡紧块(111)内设置有与卡紧箍固定圈(102)相互配合的固定槽(112),在所述卡紧箍(11)的下端设置有下卡紧块(113),在所述下卡紧块(113)的中部设置有与顶紧螺栓(12)相互配合的螺栓孔;所述顶紧螺栓(12)的中部穿过下卡紧块(113)上的螺栓孔,在所述顶紧螺栓(12)上设置有与井口法兰固定空相互配合的锥形头部(121);所述旋扣装置的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座体(2)上端的安装座(13),在所述安装座(13)的内部两侧分别滑动设置有滑动夹紧座(131),两个滑动夹紧座(131)分别与夹紧油缸(132)的活塞杆(133)相连接,在两个滑动夹紧座(131)上分别设置有液压马达(134),在所述液压马达(13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驱动齿轮,在所述滑动夹紧座(131)内设置有两个与主驱动齿轮相互配合的从动齿轮(135),所述从动齿轮(135)设置在旋转轴(136)上,在所述旋转轴(136)上还设置有旋扣齿轮(137),所述旋转轴(136)通过轴承(138)转动设置在滑动夹紧座(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多用快捷解卡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震击提升装置、井口对中座封装置、旋扣装置和液压系统组成;所述震击提升装置包括:机架(1)、上座体(2)、下座体(3)、两个举升装置(4)、四个侧油缸(5)、滑块座(6)和密封卡瓦(7),两个举升装置(4)设置在上座体(2)和下座体(3)之间,所述举升装置(4)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举升上油缸(41)和举升下油缸(42),在所述举升上油缸(41)和举升下油缸(42)上分别设置有进油口(43)和出油口(44),两个举升下油缸(42)的活塞杆与下座体(3)相连接,两个举升上油缸(41)的活塞杆与上座体(2)相连接,在所述上座体(2)和下座体(3)上设置有与钻具管柱相互配合的的座体内腔(8),在所述上座体(2)和下座体(3)的座体内腔(8)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座(6),滑块座(6)的一端通过螺栓(61)与连接板(62)相连接,在连接板(62)上设置有与螺栓(61)相互配合的螺栓孔(63),连接板(62)固定在侧油缸(5)的活塞杆(51)上,侧油缸(5)带动滑块座(6)左右移动,滑块座(6)另一端内部卡设有密封卡瓦(7),在密封卡瓦(7)上的内侧均匀设置有若干胶芯安装槽(71),密封胶芯(9)设置在与其相互配合的胶芯安装槽(71)内,在密封卡瓦(7)中部设置有安装孔(72),在滑块座(6)的中部设置有与安装孔(72)相互配合的通孔(64),固定螺栓(73)穿过安装孔(72)和通孔(64)将密封卡瓦(7)固定在滑块座(6)上,在所述密封卡瓦(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退料螺栓孔(74),在所述密封卡瓦(7)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对中拨块(75)和与其相互配合的安装凸台槽(76);在所述下座体(2)上方设置有旋扣装置,在所述下座体(2)的下方设置有井口对中座封装置;所述井口对中座封装置的结构包括:对中座(10)、卡紧箍(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梅慧陈强刘猛沈郁平朱连兰朱加全陆文军陈飞王玉锦陈正宏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华亚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