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PCR微滴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9548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9:49
一种数字PCR微滴制备方法,属于数字PCR技术领域。包括水相通道、具有分流通道的油相通道、出口为锥形放大的油相与水相交叉通道以及微滴生成后的输出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解决数字PCR微滴生成中产率低、体积大、单分散性差的问题,可以提高数字PCR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PCR微滴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字PCR微滴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属于数字PCR

技术介绍
:PCR技术是现代生物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广泛应用在医学诊断、个体化医疗、食品检验、转基因生物检测、病原体鉴定、免疫分析、法医科学等方面。而作为PCR技术的最新一代,基于微流控技术发展产生的数字PCR,具有比传统qPCR更小的反应体积、更快的反应速度、更低的系统噪声和更高的灵敏度。通过油包水结构,将单个DNA分子封装到单独的微滴中,利用油的惰性实现DNA分子间的相互隔离,每个DNA分子被限制在自己的微滴中单独的进行扩增,避免来自其他序列竞争。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完成DNA分子的扩增后,通过记录微滴的总体个数和可以检测到荧光信号的微滴个数,利用泊松分布算法就可以实现对DNA拷贝数的精确定量。作为数字PCR技术的核心,微滴的制备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数字PCR是通过泊松分布计算事件概率得到最终结果,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微滴的制备应该满足两个基本条件:1.高数据群体的体量2.优秀的单分散性。正是由于这两个条件的制约,严重限制了数字PCR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数字PCR微滴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数字PCR微滴生成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相微通道(7)、水相微通道(3)、出口通道(5)、油相入口(1)、水相入口(2)、扩张角(8);油相微通道(7)整体为长方形环状结构的微通道,长方形环状结构的一边A边的中间位置与水相入口(2)连通,与长方形环状结构的一边A边相对的一边B边的中间位置与水相微通道(3)直接连接连通,同时出口通道(5)在长方形环状结构的B边中间位置也与油相微通道(7)连通;油相微通道(7)通过扩张角与出口通道(5)连接连通,出口通道(5)与出口(6)连通;油相微通道(7)、水相微通道(3)、扩张角(8)相连通处形成通道交叉(4);在通道交叉(4)处,水相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数字PCR微滴生成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相微通道(7)、水相微通道(3)、出口通道(5)、油相入口(1)、水相入口(2)、扩张角(8);油相微通道(7)整体为长方形环状结构的微通道,长方形环状结构的一边A边的中间位置与水相入口(2)连通,与长方形环状结构的一边A边相对的一边B边的中间位置与水相微通道(3)直接连接连通,同时出口通道(5)在长方形环状结构的B边中间位置也与油相微通道(7)连通;油相微通道(7)通过扩张角与出口通道(5)连接连通,出口通道(5)与出口(6)连通;油相微通道(7)、水相微通道(3)、扩张角(8)相连通处形成通道交叉(4);在通道交叉(4)处,水相微通道(3)与油相微通道(7)连通的一段是直管,直管且垂直于油相微通道(7)的B边;在通道交叉(4)处,水相微通道(3)和油相微通道(7)的连通口a与扩张角(8)与和油相微通道(7)的连通口b相对;连通口b的直径与连通口a的直径相等。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数字PCR微滴生成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相微通道(3)为蛇形结构。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数字PCR微滴生成的微流控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继宏张森高辛未张硕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