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胶囊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936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净水剂,涉及净水剂技术领域,该微胶囊净水剂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氨基己糖15~25份、鼠李糖2~8份、葡萄糖醛酸0.1~0.5份、羧甲基纤维素30~45份、山梨酸乙酯2~10份、吐温‑80 3~10份、聚维酮5~15份、硬脂酸甘油酯15~25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微胶囊净水剂在水中不会成团,去除水体污染物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净水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胶囊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剂
,具体涉及一种微胶囊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相关调查显示:全国地表水总体轻度污染,其中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五大水系水质污染。国控重点湖泊中,有四成受到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中,17个为中度污染或轻度污染,白洋淀、阳澄湖、鄱阳湖、洞庭湖、镜泊湖赫然在列,滇池水质重度污染。城镇居住区周边水体污染尤为严重。如何净化被污染的水体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现有水体净化方法中,投放净水剂是见效较快和成本较低的一种方法,因此被广泛使用。目前市场上的净水剂主要有杀菌剂、絮凝剂和吸附剂,普遍存在投放入水中容易成团、去除水体污染物效率低、残留大、会引起二次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胶囊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水中不会成团,去除水体污染物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胶囊净水剂,所述微胶囊净水剂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氨基己糖15~25份、鼠李糖2~8份、葡萄糖醛酸0.1~0.5份、羧甲基纤维素30~45份、山梨酸乙酯2~10份、吐温-803~10份、聚维酮5~15份、硬脂酸甘油酯15~25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微胶囊净水剂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氨基己糖15~20份、鼠李糖2~5份、葡萄糖醛酸0.1~0.3份、羧甲基纤维素35~40份、山梨酸乙酯2~7份、吐温-803~6份、聚维酮8~11份、硬脂酸甘油酯20~25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微胶囊净水剂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所述微胶囊净水剂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氨基己糖16份、鼠李糖5份、葡萄糖醛酸0.2份、羧甲基纤维素36份、山梨酸乙酯5份、吐温-805份、聚维酮10份、硬脂酸甘油酯22份。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净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维酮5~15份和吐温-803~10份加入水中溶解;S2,在快速搅拌下加入氨基己糖15~25份、鼠李糖2~8份、葡萄糖醛酸0.1~0.5份、羧甲基纤维素30~45份、山梨酸乙酯2~10份、硬脂酸甘油酯15~25,搅拌均匀后乳化制成微胶囊液;S3,将乳化后的微胶囊液通过喷雾干燥制成所述微胶囊净水剂。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2中乳化过程在高速剪切分散乳化机中进行。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3中喷雾干燥过程在喷雾干燥机中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聚维酮、氨基己糖、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作为壁材包裹净水化合物,制成微胶囊净水剂,微胶囊在水中不会成团,快速分散,囊壁溶解后净水化合物即被释放出来,均匀分散于水中,去除水体污染物效率高。(2)本专利技术微胶囊净水剂包含硬脂酸甘油酯,在水中除了吸附、絮凝作用外,还可催化部分污染物降解。(3)本专利技术微胶囊净水剂其组成成分均是无污染化合物,且低残留,不产生二次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胶囊净水剂,微胶囊净水剂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氨基己糖15~25份、鼠李糖2~8份、葡萄糖醛酸0.1~0.5份、羧甲基纤维素30~45份、山梨酸乙酯2~10份、吐温-803~10份、聚维酮5~15份、硬脂酸甘油酯15~25份。微胶囊净水剂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氨基己糖15~20份、鼠李糖2~5份、葡萄糖醛酸0.1~0.3份、羧甲基纤维素35~40份、山梨酸乙酯2~7份、吐温-803~6份、聚维酮8~11份、硬脂酸甘油酯20~25份。微胶囊净水剂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微胶囊净水剂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氨基己糖16份、鼠李糖5份、葡萄糖醛酸0.2份、羧甲基纤维素36份、山梨酸乙酯5份、吐温-805份、聚维酮10份、硬脂酸甘油酯22份。本专利技术采用聚维酮、氨基己糖、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作为壁材包裹净水化合物,制成微胶囊净水剂,微胶囊在水中不会成团,快速分散,囊壁溶解后净水化合物即被释放出来,均匀分散于水中,去除水体污染物效率高。硬脂酸甘油酯,在水中除了吸附、絮凝作用外,还可催化部分污染物降解。本专利技术微胶囊净水剂其组成成分均是无污染化合物,且低残留,不产生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净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维酮和吐温-80加入水中溶解;S2,在快速搅拌下加入氨基己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羧甲基纤维素、山梨酸乙酯、硬脂酸甘油酯,搅拌均匀后乳化制成微胶囊液;步骤S2中乳化过程在高速剪切分散乳化机中进行。S3,将乳化后的微胶囊液通过喷雾干燥制成微胶囊净水剂。步骤S3中喷雾干燥过程在喷雾干燥机中进行。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微胶囊净水剂,包括以下组分:氨基己糖16千克、鼠李糖3千克、葡萄糖醛酸0.1千克、羧甲基纤维素39千克、山梨酸乙酯3千克、吐温-803千克、聚维酮8千克、硬脂酸甘油酯21千克。按以下制备方法制成本实施例中微胶囊净水剂:1.将聚维酮8千克和吐温-803千克加入水中溶解;2.在快速搅拌下加入氨基己糖16千克、鼠李糖3千克、葡萄糖醛酸0.1千克、羧甲基纤维素39千克、山梨酸乙酯3千克、硬脂酸甘油酯21千克,搅拌均匀后乳化制成微胶囊液;步骤S2中乳化过程在高速剪切分散乳化机中进行。3.将乳化后的微胶囊液通过喷雾干燥制成微胶囊净水剂。步骤S3中喷雾干燥过程在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实施例2.一种微胶囊净水剂,包括以下组分:氨基己糖19千克、鼠李糖4千克、葡萄糖醛酸0.2千克、羧甲基纤维素40千克、山梨酸乙酯4千克、吐温-803.5千克、聚维酮9.5千克、硬脂酸甘油酯23千克。按以下制备方法制成本实施例中微胶囊净水剂:1.将聚维酮9.5千克和吐温-803.5千克加入水中溶解;2.在快速搅拌下加入氨基己糖19千克、鼠李糖4千克、葡萄糖醛酸0.2千克、羧甲基纤维素40千克、山梨酸乙酯4千克、硬脂酸甘油酯23千克,搅拌均匀后乳化制成微胶囊液;步骤S2中乳化过程在高速剪切分散乳化机中进行。3.将乳化后的微胶囊液通过喷雾干燥制成微胶囊净水剂。步骤S3中喷雾干燥过程在喷雾干燥机中进行。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胶囊净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净水剂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氨基己糖15~25份、鼠李糖2~8份、葡萄糖醛酸0.1~0.5份、羧甲基纤维素30~45份、山梨酸乙酯2~10份、吐温‑803~10份、聚维酮5~15份、硬脂酸甘油酯15~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胶囊净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净水剂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氨基己糖15~25份、鼠李糖2~8份、葡萄糖醛酸0.1~0.5份、羧甲基纤维素30~45份、山梨酸乙酯2~10份、吐温-803~10份、聚维酮5~15份、硬脂酸甘油酯15~2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胶囊净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净水剂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氨基己糖15~20份、鼠李糖2~5份、葡萄糖醛酸0.1~0.3份、羧甲基纤维素35~40份、山梨酸乙酯2~7份、吐温-803~6份、聚维酮8~11份、硬脂酸甘油酯20~25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胶囊净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净水剂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所述微胶囊净水剂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氨基己糖16份、鼠李糖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陈亮胡晓宇范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众沃生态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